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几位比较著名的降将分别是哪些人?有3人曾是关羽部下

东吴几位比较著名的降将分别是哪些人?有3人曾是关羽部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4/1/27 20:03:40

对东吴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其中姜维更是成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因此,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自然也能接受降将这一群体。而就本文所要说的东吴,也有几位比较著名的降将。就东吴五大降将来说,其中2人勇冠三军,还有3人曾是关羽部下。

一、甘宁

首先,不管是在《三国志》等正史,还是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甘宁都是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甘宁(?—215年?220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东汉末年,甘宁曾是益州牧刘焉部下,并在益州任职。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南阳是甘宁的祖籍)。

不过,因为在荆州牧刘表麾下没能得到重用,甘宁于公元208年投奔孙权,成为东吴的一位降将。虽然是一位降将,但是,甘宁的战功完全可以和一些江东老将相提并论。甘宁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中,虽然曹魏降将张辽大放异彩,不过,甘宁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正是因为在东吴屡立战功,《三国志》的佐证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甘宁虽然勇猛,最后却只是一个杂号将军。更为关键的是,甘宁还没有获得封侯的待遇,这无疑和三国时期的名将相去甚远,也即甘宁没能获得和战功相匹配的待遇。

二、太史慈

对于太史慈来说,同样是一位媲美赵云、吕布等猛将的三国人物。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在东汉末年,太史慈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也即太史慈和刘备之间,显然存在一段交集。当然,比较遗憾的时候,刘备没能将太史慈招揽到麾下。如果能招揽到太史慈的话,那么蜀汉五虎上将,很可能就要增加一位了。

太史慈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孙策就将镇守南方的重任交给了他。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太史慈继续辅佐孙权。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对于曾经和孙策交手,并且不落下风的太史慈,因为没能参加赤壁之战等战役,所以没能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换而言之,英年早逝,无疑限制了太史慈在东吴将领中的成就和地位。

三、麋芳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在东汉末年,麋芳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麋芳后来背叛蜀汉,归降了东吴。不过,麋芳的前半生,显然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彼时,麋芳如果归降曹操的话,显然是荣华富贵,但是,面对曹操的招揽,麋芳和他的兄长麋竺,无疑对刘备忠心不二。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后来,因未完成供给粮草物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看到将军傅士仁投降孙权之后,麋芳也选择了投降孙权,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此后,糜芳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为吴征伐。当然,成为东吴的降将之后,糜芳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最终的结局也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

四、傅士仁

傅士仁,幽州广阳郡人,刘备手下将领。因为和刘备一样,都是幽州人士,所以傅士仁应该很早就跟随刘备了。不过,傅士仁虽然受到刘备的重用,但被关羽轻慢。在吕蒙袭击荆州时,与麋芳一同不战而降,间接导致关羽被俘身亡。对于傅士仁这位东吴降将,《三国志》记载为“士仁”,《资治通鉴》记载为傅士仁,《三国演义》继承《资治通鉴》的说法作“傅士仁”。来到东吴后,傅士仁和糜芳一样,不仅没有立下什么战功,反而遭到了东吴将士的鄙视和嘲讽。换而言之,相对于蜀汉和曹魏,东吴对于降将的包容程度相对较低的。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在关羽被杀后一度来到东吴,同样遭到了羞辱。

五、潘濬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建安十六年(211年),潘濬被刘备任命为荆州治中从事,与守臣关羽不睦。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关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顶级名将,但是,高傲的性格,无疑让关羽和部下之间离心离德,这也是关羽最终败亡的重要原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得荆州,拜潘濬为辅军中郎将。又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作为东吴降将,潘濬受到了孙权的信任和重用,这和傅士仁、糜芳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别。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拜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又改太常。黄龙三年(231年),授假节,与吕岱率军五万平五溪蛮夷叛乱,经三年而斩获数万,使得一方宁静。潘濬为人刚正不阿,在吕壹弄权时,屡请孙权将其诛杀。甚至想亲手击杀吕壹,使吕壹对他非常畏惧。赤乌二年(239年),潘濬去世。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东吴的降将之中,潘濬的地位和官职应该是最高的。在潘濬担任太常期间,甚至拥有了陆逊平起平坐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业:让辽军胆寒的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戏曲、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杨家将为了抵御辽人的侵略,不管是杨老令公还是杨家七子还是杨门女将,都冲锋在战场第一线,誓死对抗辽兵。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然而杨家将的结局却让人十分唏嘘,杨令公本人被奸臣潘仁美陷害,血溅李陵碑而

  • 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各占一方三分天下。三国时代的初期主要是以三家争斗为主,而到了三国时代的末期,争斗由外部转向了内部,其中争斗最凶的就是北方的曹氏集团。曹操死后,他的位置谁来继承呢?在他的几个儿子中

  • 明熹宗为何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句话也是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说的就是中国的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不是有一位非常喜欢做木头?他到底是谁?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

  • 郭子仪的汾阳王府自落成后,为何每天都是府门大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郭子仪生活的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小人辈出,无数忠良遭到迫害,那么跟我们今天要谈的关于郭子仪常年不关府门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大将,他在安史之乱和潘镇之乱中,立下的不小的功勋,在全国上下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他曾经被

  • 盛唐名将郭子仪有哪些功绩?为何能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中华千古第一奇人?盛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四十岁时任朔方节度使,手握十万精兵。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副宰相兼兵部尚书。收复长安后,加司徒官衔,封代国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58年,进位中书令,成为真正的宰相。公元762年,郭子仪又因功进封汾阳郡王。公元779年

  • 康熙晚年为何会发生九子夺嫡 做个逍遥王爷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九子夺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晚年时期所发生最严重的事就是九子夺嫡,康熙的孩子为了皇位,为了争储而手足相残。但这一问题就不免让人感到奇怪,这些皇子安心当王爷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搭上如此大的代价去争储呢?清朝王爷实际上这还要从清朝时期皇子的封王制度开始出发,清朝虽

  • 郭子仪为何不自立为皇帝,反而是甘愿当一辈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李氏能够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是最大功臣之一。当时郭子仪率军先收复河东、河北,又收复两京,已立下不世之功。等安史之乱过后,郭子仪又击退吐蕃,再次保住皇室安全。以当时郭子仪的实力和威望来说,他是有机会自立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历史上,不少篡位者便是利用自己当政时的实力,以及威信成功自立,为何郭子仪不

  • 明知道水战会弱于东吴,曹操还毅然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水战弱于东吴,为何他还要发动战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2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就此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因病去世,袁绍集团内部四分五裂,为了夺取更大的利益与优势,曹操对袁绍集团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他用七年的时间彻底地击溃袁绍集团

  • 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靠假传圣旨篡位为何没有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后周太祖郭威的文章。唐朝灭亡后,天下藉藉,中原大地上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其中,后周从公元951年建立,到公元960年被宋朝取代,一共只有10年国祚。在10年内,后周的前两代君王郭威(太祖)、柴荣(世宗)都称得上是那个乱世的英雄人物。

  • 武举始于武则天时期,那么最具广泛知名度的是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考武艺的科举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很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