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很多人都听说过“汉初三杰”的大名,谁对刘邦来说最重要?

很多人都听说过“汉初三杰”的大名,谁对刘邦来说最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23 更新时间:2023/12/30 20:40:45

“汉初三杰”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们是跟随刘邦争夺天下的三个非常重要的人,张良萧何韩信。很多时候,人们在意的是他们三个人不同的结局,被杀死的,获得善终的,以此来评价他们的人品、谋略。但是,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他们是不是能够得以善终,而是他们对于刘邦来说,到底谁最重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史以来,凡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契合,必有一大群能臣干吏的辅佐,必有一大批朝野异人的襄助,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发展至顶点,人生才能实现无以复加的辉煌。

对于汉高祖刘邦而言也是如此,他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实现从一介平民到九五至尊的华丽转身,正是有成千上万谋臣武将的鼎力相助,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前进的步伐都不可能那么稳健,前进的道路都不可能那么平坦。所以,对于刘邦来说,作为“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谁更重要,似乎不用比较,因为缺一不可,少一不行,没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刘邦都不可能统一天下。不过,可以借此来摆摆三杰的功劳,倒是一件小有趣味的事情。

韩信封王,萧张封侯,可见刘邦自己心里是明白谁更重要的。刘邦对项羽的最大短板就在于军事能力不足,刘邦能轻松打败其他人,唯独对项羽屡战屡败,没有韩信克制项羽,萧张无能为;但没有萧张,则还有陈平辈,差距不是太大。

萧何可以给刘邦提供一个安定的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粮草,让刘邦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萧何就是刘邦的根基。平定天下后,萧何又制定法律制度,影响汉朝几百年。张良相当于刘邦的指导老师。当刘邦遇到难题,或踌躇不定的时候,张良可以为刘邦拿定主意。没有张良,刘邦会犯很多错。韩信,则是刘邦手下唯一能与项羽抗衡的大将。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长期处于劣势。没有韩信,刘邦就无法在军事上战胜项羽。

打仗打的是后勤,这是谁也懂得的寻常道理。刘邦还定三秦大战中,萧何留守汉中,主持后方事务,镇守地方,征收赋税,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养,确保了后援充足。楚汉战争最艰难的几年,萧何坐镇栎阳,建宗庙、立社稷、修宫室、治县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拓宽,后援需求越来越大,萧何在后方想方设法,努力使前线的粮草得到及时供应,兵源及时补充,给汉军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保障,功不可没。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秦始皇灭了韩国后,张良立志反秦,曾在博浪沙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秦始皇。秦末天下大乱,张良也聚集一伙人反秦,后来投奔了刘邦。刘邦西征攻秦,取宛城、收峣关、招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这一路节节胜利,时时处处可见张良的智谋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最厉害、让刘邦受益最大的计谋,就是“约法三章”,这让刘邦不仅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赢得了民心;还有,在项羽要攻打刘邦之际,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张良不顾自己的安危,为刘邦出谋划策,最终使刘邦在鸿门宴安全脱险。后来,渡陈仓、定三秦、反攻楚国,最终,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厥功甚伟。

下邑画策的疯狂,没错,就是疯狂,捐关东之地拉拢诸侯盟友。这才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胜利的根本战略,让多线作战的项羽完全无法发挥个人的优势。这种疯狂到顶点,却又光明正大到无懈可击的战略思想,想不出就是想不出。这是要结合个人的眼光经历学识以及对君王的了解还有自身的话术等多方面才能得出来的,不是说我换个人就能够提出这么疯狂的战略构想。;要是没有张良,刘邦,萧何能不能跟当时军事系统知识,军事素质上来讲,刘邦应该不是对手的。

韩信就更不用说了,要从军功上来说,那就非韩信莫属了,西汉初年要说军功,说韩信第一,那绝对没有敢说第二,这可远非樊哙卢棺之流可比的。在楚河汉界的疆场上,他一身传奇;在北伐东进的征途中,他战功无数。修栈道、渡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沈沙决水、传檄而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韩信用智慧、用神勇、用鲜血创造出来的,他率领千军万马,破魏、平代、伐赵、降燕、定齐,最后全歼楚军,打败项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刘邦才由衷感叹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有何癖好?冬捕炖鱼请客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有何癖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皇帝们的奇葩爱好,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除了爱江山爱美人,皇帝们还有特别的爱好: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痛失江山不心痛,被金兀朮烧了书画却呼天抢地;明宣宗朱瞻基除了跟老爹打造仁宣盛世,还喜欢养蟋蟀,咱们学的课文《促织》,就是讽刺朱瞻基

  • 年羹尧这位清朝大将,为什么后来却被雍正皇帝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的年羹尧,在雍正时代算是非常风光的,权势非常大,但后来却被雍正皇帝杀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除此之外,年羹尧在西北快要打完仗的时候涉嫌养寇自重。雍正后来调查的时候拿到了确切的证据,但是年羹尧不承认。首先,军饷和粮草要的和军队数量不符(太多)。

  • 进宫五年晋封为妃:豫妃的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懿传》中张狂粗鄙却深受乾隆皇帝宠爱的豫妃还记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豫妃,出身不高,本是一介歌女,在宫外终日与登徒子们调情饮酒,寻欢作乐,因此练得一身旁人眼中的狐媚子本领。也正是别人眼中所不耻的这一本领,让她日后进宫虽然年纪偏大,却仍被乾隆宠幸。其实看来

  • 赵元僖:本来可以登基,结果却意外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统治者的大问题,一般来说皇帝都会选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但是也有皇帝传给自己的弟弟,比如北宋时期,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宋初期国内局势还不稳定,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时期皇权更替频繁的原因,也

  • 东吴几位比较著名的降将分别是哪些人?有3人曾是关羽部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东吴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其中姜维更是成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

  • 杨业:让辽军胆寒的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戏曲、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杨家将为了抵御辽人的侵略,不管是杨老令公还是杨家七子还是杨门女将,都冲锋在战场第一线,誓死对抗辽兵。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然而杨家将的结局却让人十分唏嘘,杨令公本人被奸臣潘仁美陷害,血溅李陵碑而

  • 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各占一方三分天下。三国时代的初期主要是以三家争斗为主,而到了三国时代的末期,争斗由外部转向了内部,其中争斗最凶的就是北方的曹氏集团。曹操死后,他的位置谁来继承呢?在他的几个儿子中

  • 明熹宗为何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句话也是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说的就是中国的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不是有一位非常喜欢做木头?他到底是谁?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

  • 郭子仪的汾阳王府自落成后,为何每天都是府门大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郭子仪生活的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小人辈出,无数忠良遭到迫害,那么跟我们今天要谈的关于郭子仪常年不关府门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大将,他在安史之乱和潘镇之乱中,立下的不小的功勋,在全国上下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他曾经被

  • 盛唐名将郭子仪有哪些功绩?为何能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中华千古第一奇人?盛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四十岁时任朔方节度使,手握十万精兵。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副宰相兼兵部尚书。收复长安后,加司徒官衔,封代国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58年,进位中书令,成为真正的宰相。公元762年,郭子仪又因功进封汾阳郡王。公元7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