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奇闻:朱元璋吃豆腐为何每餐花千两银子?

奇闻:朱元璋吃豆腐为何每餐花千两银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4/3/4 23:06:14

朱元璋坐拥江山后,尝尽宫中珍馐百味。一日,与马皇后忆苦思甜,念及贫贱时想吃豆腐而不得,叹息不已。马皇后贤淑,进言:“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陛下当以节俭治天下。”朱元璋称:“善!”于是下诏:崇尚俭朴禁止奢华,从朕做起,每饭一盘豆腐足矣。他还明谕后世也照此执行,使皇子皇孙们“知外间辛苦也”,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条皇家家规。

御厨们又是如烹制这盘豆腐呢?原来这是用几百、上千只鸟的脑髓做成的。御厨们为了搂钱,可谓挖空了心思,想方设法地增加名目与消耗,一盘几钱的豆腐,到了御厨们这儿,食材一变换,没有数千两银子是做不成的。

朱元璋亲自查明的惊天大案:发明数字的新写法

一天,朱元璋坐在宫殿之上,仔细查阅着各地呈报上来的财政账目。突然,他在一本账册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细微的问题:一本账本上 “ 十万两白银”被人为地改成了“五万两白 银 ”,也就是在“十”上加上3笔便成了“五”。

朱元璋亲自查明的惊天大案,由此诞生了中国数字的新书写方式

网络配图

朱元璋看后倒吸一口凉气,一字之差便使国家面临亏损五万两的危机。同时他也暗暗佩服改账目的人,如果不仔细查看,是很难发现的。是谁胆子这么大,竟敢擅自修改政府财务账目?其目的何在?贪污,一定是贪污。朱元璋想到这两个字,牙根都疼。

朱元璋是一个佃农出身的孤儿。在做皇帝之前,他讨过饭,当过和尚,打过杂役,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此对贫苦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对贪官污吏怀有一种异常强烈的仇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此事调查清楚,并严惩作弊贪污的人。

他仔细看过账本后,确定该账本是由户部侍郎郭桓呈报的,便差使大内总管去叫郭桓前来晋见。在郭桓到来前,他也效仿郭桓在“五万两白银”中间狭窄的缝隙里加了一个“十” 字 ,“五万两白银”立即变成了“五十万两白银”。

不一会儿,郭桓腆着大肚子来了,见过朱元璋后,乖巧地立在一边。

朱元璋强压怒火问郭桓 :“郭爱卿 ,我来问你,这个账本是你呈上来的吧?”郭桓接过账本看了看,小心翼翼地回道:“禀皇上,此账本正是下官所呈。”

网络配图

“那呈送的时候,你是不是仔细核对过呢?”朱元璋继续问郭桓。

“启禀皇上,下官已核对属实 ,请皇上明察。”郭桓说。“好,那现在朕让你重新核对一下,是不是还有什么遗漏。”朱元璋说完,把账本扔给了郭桓。郭桓接住账本,心里惴惴不安,他猜不透朱元璋的本意。可当他细细看过账本后,后脊梁骨上马上透出了一股股凉气,想不到自己的细心还是露出了马脚。他怔怔地看着刚刚被朱元璋改过的数字,许久没有缓过神来,而且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问朱元璋:“启奏皇上 ,该账本被人改过。”

“噢?说说哪里被改了。”朱元璋一脸惊讶。“皇上,各省府衙每年上缴的税费不过五至十万两白银,而这个账本上却是‘五十万两白银’,而且其中的‘十’是后填上去的。”郭桓仍以平静的口吻说道。

“是吗?不过不止这些吧?你再仔细看看还有没有被改的地方。”朱元璋进一步说道。

“没有了。”郭桓回道。

“真的没有了?”朱元璋加重语气问道。郭桓一激灵,意识到朱元璋马上就要发威了。但他依然强装镇定地说道:“恕下官眼拙。”朱元璋一听此话,火往上撞,一拍龙案,用手指着郭桓大声训斥道“明明你在账本上做了手脚 ,还在这里信口雌黄。你说,账本上那五万两白银去哪里了?”这下,郭桓便没有了辙,一下子瘫在地上。朱元璋即刻命令将郭桓押进大牢。

后来经过反复审讯,一桩惊天大案浮出了水面。郭桓勾结刑 、 礼 、兵、工等六部小官员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还侵吞大量黄金白银。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 犯 几 万 人 都 判 处 了 死刑,还有很多同党被发配到边关。

网络配图

经过这桩大案,朱元璋意识到数字在财务账目上的重要性,也感觉到现行的数字极易涂改,如果继 续 沿 用 下 去 将 贻 害 无穷,于是他果断出台了一个规定,把记载钱粮数字的 汉 字 “ 一 、 二 、 三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九、十、百、千”改为大写 , 用 “ 壹 、 贰 、 叁 、肆 、 伍 、 陆 、 柒 、 捌 、玖 、 拾 、 佰 、 仟 ” 来 代替。此决定一出,便断了那些贪官们的财路,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大明奇冤:雪里冻死大明第一才子“解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朱庆小说,大明谢缙简介,大明奇冤讲的什么事

    号称“大明第一才子”的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第,授中书庶吉士,初甚受朱元璋

  • 三国趣话:曹操究竟有哪些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演义贾诩人物性格特点,形容一个人有人格魅力的话,我欣赏有人格魅力的话

    导读:曹操在历史上堪称一代枭雄,无论《三国演义》如何否认,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求贤若渴、用人不疑的鲜活形象。在三国中,他实力最强,麾下猛将如云。那么他究竟有哪些魅力,能够聚集天下英豪为他卖命谋策?网络配图《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

  • 盘点:人类历史之中的十大超级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人类历史最大的帝国,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导读: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强大的帝国,就版图而言,有横跨三洲的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等等。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其中的十大超级帝国。网络配图在世界5000年历史中,出现了无数国家,但震撼世界的大帝国却寥寥无几,以时间顺序的十个版图最大的帝国:1、波斯帝国: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此时中国还在

  • 历史探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是谁,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是谁,历代皇帝列表

    导读: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象征着权利,它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数不胜数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网络配图“皇帝”一词的由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但是没有一个人称自己为皇帝。到了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

  • 历史探秘:李世民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故事,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导读: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是一场血腥残酷的皇位争夺战,这一战中,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随后继位,实为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这样一起血腥的宫廷政变?这一直深受史学家的关注。如果说李世民自李渊登基之始,就开始苦心积虑地争权夺利妄想爬上皇帝宝座,那可真有点冤枉了他。是不断发

  • 揭密历史:宋太祖为何想要迁都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为什么迁都到洛阳,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北宋为何不定都洛阳

    导读:北宋初年,宋太祖曾经有过迁都洛阳的提议,这一项提议最终因为大臣的强力反对而最终得以作罢。而此后短短的五个月后,宋太祖就离奇暴毙。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网络配图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

  • 揭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 嬴胡亥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棣篡位,朕的皇后总想篡位,历史上争夺皇位最残酷的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篡位是一部历史大剧,而这部大剧时有发生,为了帝位,兄弟反目,臣将互相谋害毒杀,不惜一切代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1、嬴胡亥作为中国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

  • 揭: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六大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历史上的20个真相,历史上不该出现的文物,三国最厉害的人

    导读: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因为命运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终生,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地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六大人才。一、陈登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地位一般,只是在曹操收吕布的时候作为内应顺便提了一下,给人的感觉此人不过是个耍阴

  • 李世民拔刀欲自杀其实暗藏玄机 堪称唐朝影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一个好的皇帝,必然是一个“演技出众”的影帝。比如赵匡胤,他在兵变夺位时,竟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痛苦流涕,对后周三位宰相说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如果说赵匡胤是“宋朝影帝”,那么“唐朝影帝”非李世民莫属了,他的演技也十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个被饿死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历史的头条,日本打中国的皇帝是谁,唯一不杀开国功臣的皇帝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网络配图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博学多通,文武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