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 嬴胡亥上榜

揭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 嬴胡亥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2/17 3:31:01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篡位是一部历史大剧,而这部大剧时有发生,为了帝位,兄弟反目,臣将互相谋害毒杀,不惜一切代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

1、嬴胡亥

作为中国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一点,让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欢心,得以随侍左右,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篡位良机。这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运,也是他的兄长嬴扶苏的大不幸,更是两千万秦朝人民的大悲剧。作为败家子的典型,他和他千古一帝的父皇携手诠释了什么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赢胡亥唯一的作为就是:他以家国灭亡的代价维持了三大世界建筑奇迹的施工,为自己也为大秦帝国锻造了不可磨灭的碑石——一面刻着秦颂,一面刻着墓志铭。

网络配图

2、王莽

作为西汉皇室外戚,承汉朝外戚掌权的传统,他从外戚逐渐走上权臣的道路。王莽为人谦逊,礼贤下士,并且有大义灭亲的品德,因此一步步地从一个普通的外威子弟上升为权臣家族的掌门人,最终凭借极高的美誉度,以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形式,成为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二个帝位篡夺者。王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新政权只存在了14年,之所以如此短命,主要归功于他那大胆而又失败的改革。按照成王败寇的原则,王莽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伪君子”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如果王莽在他篡位之前死去,恐怕会成为良相贤臣的楷模也说不定,八百年后,一个叫白居易的诗人就为此感叹说:“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3、曹丕

作为东汉皇室外戚,曹丕继承了父亲曹操的家业,成为东汉末代权臣。由于遗传的缘故,曹子桓在文学上略有知名度,不过他最有名的地方却是因为妒忌弟弟曹植而留下逼成七步诗的花絮。曹丕缺乏王莽的美誉度,但作为东汉政权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他取代终身傀儡汉献帝也是顺理成章。作为第三个皇位篡夺者,曹丕继承发扬了王莽不流血政变的改朝换代方式,不过曹丕似乎比王莽更应受到责难,因为他的受害者汉献帝已是成人,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肯定远远超过不懂事的两岁儿童孺子婴。幸运的是,其父曹操代他分担了大部分恶名,以致曹丕在道德方面受到的指责远远少于“伪君子”王莽,充其量只能赢得“真小人”的声誉。

4、司马炎

年轻的司马炎在篡位方面缺乏新意,作为曹魏司马氏权臣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他理直气壮地重演了前代主君曹丕的旧戏,但是,这个成就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昭,司马炎自己的成就是三国归晋。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三位统一者的名誉,远比第四个篡位者要好听得多。然而不幸的是,司马炎时代的古汉族已经演变到了腐朽衰落期,他本人也毫无例外地成为了腐化堕落者的典型,在他把他的国家和子民近乎天意地委托给弱智的太子司马衷之后,古汉族的末日审判无可挽回地加速降临了。

网络配图

5、刘裕

在古汉族衰亡期的几个篡位者中,篡夺东晋的刘裕得以入选是有充分理由的。与王莽、曹丕和司马炎这几位前辈不同,刘裕并非出身于豪门,相反,他的出身很低贱,他的权势和地位完全由他自己一手建立,没有任何老本可吃。刘裕也是自汉高祖刘邦以后,第一个出身庶民的皇帝。刘裕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由军界进入政界继而登上权力巅峰的发家史,对后世掌握军权的野心家具有不可估量的榜样效应和示范作用。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仅隔了五十九年,刘裕建立的宋王朝就被一个名叫萧道成的武将所篡夺。在其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甚至更漫长的岁月,中国的大多数政权更替按照刘裕制订的规则演进。需要对刘裕作出严厉谴责的是,这个武夫出身的皇帝开创了流血政变的先河,在他之后,篡夺者在剥夺受害者的皇位之余顺带剥夺其生存权,成为“刘裕法则”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

6、杨坚

在历经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长达两百七十二年的黑暗岁月后,衰老的古汉族留在东南的遗孳在统一车轮碾过之后宣告死亡,与此同时,新生的混血汉族随着新的统一国家的出现而迅速成长。当40岁的杨坚从他8岁的小外孙手中夺得皇位时,他恐怕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中国以及汉民族历史上一个承上下的关键人物。在知天命之年,杨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意义仅次于秦灭六国的大统一。这次统一宣示中国不再有陷入永久分裂的可能。作为新汉族的第一代领袖,杨坚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把国家和民族带上了一条光明正大之路。他开创的事业在新汉族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李世民手中,迈上了辉煌的巅峰。

7、朱晃

在漫长的大唐时代,刘裕制订的篡位法则一度成为一纸空文,直到被朱晃重新拾起并发扬光大。在朱晃的引领下,南北朝的武将篡位风在五代十国重新成为时尚。从黄巢农民军的猛将朱温,到大唐梁王朱全忠,再到后梁太祖朱晃,这个篡位者的经历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毫无疑问,朱晃的流氓度要大大超过刘邦和朱元璋,凭借这个过人的流氓度,使他无需张良韩信或是徐达刘基的辅助,独个儿在四战之地的汴梁开创了一代中原王朝。可惜朱晃流氓得不但过人,而且有些过分,曹操欣赏孙权还只让刘景升的儿子与猪犬为伍,他朱晃欣赏李存勖居然直接把自己的令郎比成了畜生,孰不知儿子是畜生,他这个老子又该是何物?结果,这位老流氓自己的结局就弄得很不美妙——被他的第三个畜生朱友珪照本宣科地执行了“刘裕法则”。

8、赵匡胤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伟大的政治家居然是一个武夫出身的篡位者。赵匡胤恢复了自王莽以来不流血政变的优良传统,他在有保留地执行了“刘裕法则”后将之彻底废除。在过河拆桥方面,赵匡胤也比汉高祖和明太祖所做的温和且高明得多。那两位需要用刀子才办到的事,他陛下一杯酒就解决了。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个武夫出身的皇帝成功地改造了势力强大的士大夫阶层,他主动让渡了一部分统治权力,从而赢得了士大夫阶层在意识形态方面百分之百的忠诚。这种统治阶级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只有汉武帝独尊儒术可以与之相媲美。皇帝从孤独的政治偶像嬗变为士大夫的精神象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皇权获得了士大夫的永久支持,王莽曹丕刘裕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网络配图

9、朱棣

在诸多的夺位者中,明太宗朱棣的文治武功即使不排榜首,也是名列前茅,重开运河、营建北京、征服安南、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十巡奴儿干、编纂永乐大典……历代帝王即使只做了其中的一件,都足以名垂竹帛,也难怪嘉靖皇帝要把他这位先皇的庙号由宗改祖。朱棣继承了乃父太祖亲民反腐的一面,却也同样继承了父皇残忍杀戮的一面,只不过他的杀戮针对的不是自己的功臣,而是拥护正统的政敌。经赵匡胤改造后的士大夫阶层对于正统皇权的赤胆忠心超乎朱棣的想象之外,他的诛十族和瓜蔓抄只能对付个人,却无法对付已经上升为社会道德的正统意识。也许朱棣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比他那倒霉的侄子建文帝强,当他意识到靖难之变已经成为终身洗刷不掉的污点之后,这位了不起的篡位者只好用拚命干好本职工作来求得历史的谅解了。

10、爱新觉罗·胤禛

关于胤禛是否篡位直到现在还没个定案,但是在传统观念中对这位可疑的皇位继承者的评价确实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朱棣和胤禛的例子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得罪士大夫,即使皇帝可以用屠刀占得一时的上风,但是士大夫们的笔杆子却能让之背上万世的臭名。夺位成功之后的政治迫害是胤禛和朱棣的共同败笔,而胤禛似乎做得比朱棣还蠢,他不是以武力夺来的天下,更不存在合法的皇位继承者供他推翻,政变之后的流血对他毫无意义。如果他当时能够做得温和一点,也不用勤政到以身殉职来给自己正名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十大著名的篡位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曹植的七步诗恰好的反映了为了帝位,兄弟反目的篡位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六大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历史上的20个真相,历史上不该出现的文物,三国最厉害的人

    导读: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因为命运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终生,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地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六大人才。一、陈登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地位一般,只是在曹操收吕布的时候作为内应顺便提了一下,给人的感觉此人不过是个耍阴

  • 李世民拔刀欲自杀其实暗藏玄机 堪称唐朝影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一个好的皇帝,必然是一个“演技出众”的影帝。比如赵匡胤,他在兵变夺位时,竟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痛苦流涕,对后周三位宰相说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如果说赵匡胤是“宋朝影帝”,那么“唐朝影帝”非李世民莫属了,他的演技也十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个被饿死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历史的头条,日本打中国的皇帝是谁,唯一不杀开国功臣的皇帝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网络配图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博学多通,文武兼备。

  • 大智若愚!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真的没用吗,刘备真的想匡扶汉室吗,刘禅大智若愚

    导读:扶不起的阿斗,大家对于刘禅最深的印象就是这句话了,那么,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一起来看看具体分析: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血战长坂坡赵云为他七进七出,险失大将刘备差点摔了他,诸葛亮辅佐不成他把刘备家当给丢光了,他是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

  • 曾国藩左宗棠多次闹别扭:一失和竟成千古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经历的三次失败,左宗棠为何不救胡雪岩,左宗棠骂曾国藩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一个“锋颖凛凛向敌矣”,两种类型截然相反,甚至有点冰炭不同炉。网络配图左宗棠极受时人推

  • 沉冤难雪!揭被《三国》冤杀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三国失踪的密探,下雪平冤的成语,沉冤难雪

    导读: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史学小说,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往往会采用一些小说手法。其中就包括利用不同的死因去突出人物的性格,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名将的死因都是错误的,那么都有哪些呢?网络配图将军阵前死,这是战争年代很正常的现象。诸如关羽走麦城,被孙权俘虏,不屈而死;典韦为保护曹操,酣战而死;吕布被俘,有

  • 被演义误读的隋唐英雄 李元霸不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罗松和李元霸谁厉害,隋唐英雄谁比李元霸厉害,隋唐演义原著中李元霸

    导读:《隋唐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它给我们描绘了隋末唐初一群英雄好汉是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炀帝暴政的。虽然演义中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但是有些人物却不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人物在我们固有的认识里出现了误读的现象。网络配图一、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

  • 甲午海战和谈幕后真相:李鸿章叹息日本太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甲午战争李鸿章态度,甲午海战对世界的影响,甲午海战和谁有关

    《马关条约》签订后,相当于日本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中国赔款把日本迅速滋养成强敌,给中国带来无尽的苦难。抗日战争,今天的钓鱼岛之争,乃至台湾问题,都与其有关。而抗日战争日本战败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免除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网络配图《说倭传》是一部记述甲午战争全过程的小说,其背景自然是那段用血泪写成、用屈辱

  • 真实的唐伯虎:并不风流 秋香是大其十多岁的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吗,唐伯虎历史上与秋香,唐伯虎和秋香结婚图

    核心提示:真实的唐伯虎并非风流潇洒,他二十九岁赴南京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株连下狱,后谪为吏,一生坎坷,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擅绘山水花鸟、仕女人物。而秋香确有其人,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青楼女子,比唐伯虎大十几岁。网络配图中新江苏网苏州四月四日电 清明节,记者冒雨来到重新对外开放的苏

  • 揭秘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一道随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让赵云,姜维让诸葛亮中计,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走汉中

    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曹操马上把目标转移到刘备身上。刘备本来就是前来依附刘表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部署,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大败溃逃。无奈之下,诸葛亮提出要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