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中比郭嘉典韦更让曹操痛哭垂泪的人是谁

三国中比郭嘉典韦更让曹操痛哭垂泪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40 更新时间:2024/1/19 1:09:41

曹操大哭不比刘备少, 曹操也是个事业型男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一生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典韦和郭嘉是几乎同一时间来到曹操身边的,他们一个有“勇力”,一个是“贤士”,一武一文,竭力辅佐着曹操,使曹操手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因此有三哭郭嘉典韦之说。那么历史上竟然还有比典韦郭嘉更让曹操痛哭的人,下面就来盘点最让曹操垂泪的十大人物,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

网络配图

最让曹操垂泪第十名:荀攸

荀攸,字公达。董卓作乱时,荀攸因与人密谋行刺董卓而被捕,同时被捕的另一个人因恐惧而自杀,但荀攸却镇定自若,并在董卓死后出狱。荀攸后来得到曹操赏识,多次为曹操出奇计,比如擒吕布、斩颜良、征刘表,等等。曹操曾在荀彧面前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后来,荀攸在征讨孙权的途中去世,曹操每说到荀攸都要流泪,“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最让曹操垂泪第九名:张邈

张邈,字孟卓,曾与曹操、袁绍为友。袁绍当上讨伐董卓的盟主后,优柔寡断的本性逐渐显露,这受到张邈的指责,于是袁绍让曹操杀掉张邈。曹操对袁绍说,张邈是我们的朋友,应宽容他,且天下未定,不应自相残杀。张邈事后更加尊重曹操。

建安二年,曹操东伐陶谦,对家人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可见,张邈曾是曹操以全家性命相托的人。曹操东伐回来,“见邈,垂泣相对”,情到深处,曹操流下了泪水。然而,张邈最终背叛了曹操,这是因为张邈与袁绍的关系不断激化,他害怕曹操最终会站到袁绍一边,且张邈的亲友也劝他脱离曹操而投奔吕布。

网络配图

最让曹操垂泪第八名:毕湛

毕湛曾任曹操的别驾。张邈背叛曹操后,劫持了毕湛的家人。曹操对毕湛说:你的亲人都在张邈那里,你可以过去。毕湛立即叩头,说自己决不离开。曹操感动得流泪。然而,毕湛没能履行诺言,还是悄悄去了张邈那里。毕湛和曹操再次见面,是在吕布被曹操打败时(张邈已归属吕布),他被曹操生擒。众人认为毕湛必死,哪知曹操却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曹操根本就没怪罪毕湛。

最让曹操垂泪第七名:袁绍

曹操在年少时就与袁绍有交往,此后他们一起讨董卓、攻袁术,每次都取得了成功。再后来,二人在战场上成了对头,结果曹操获胜。袁绍于建安七年病死。建安九年曹操来到袁绍墓前祭拜,失声痛哭。《三国志》中写道:“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曹操也许是为少了一个老朋友、老对手而伤心吧。

最让曹操垂泪第六名:陈宫

陈宫早年追随曹操,后投奔吕布。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建安三年,曹操将吕布的城池围住,吕布军心涣散,陈宫被吕布的部将捆绑后献给曹操。 陈宫见到曹操后,想以死明志。曹操说,那你母亲怎么办?陈宫说:“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紧接着陈宫大步走向门外,曹操想阻止却没能拦住,“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如初”。

网络配图

最让曹操垂泪第五名:袁涣

袁涣先随刘备,后从吕布。吕布曾让他写信辱骂刘备,他说:“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得骂将军,可乎?”吕布听后很惭愧。吕布被曹操杀掉后,其下属纷纷向曹操献媚,唯独袁涣没有。曹操让百官分取吕布物品,其他人都捡值钱的东西,只有袁涣“取书数百卷”。袁涣很快被曹操任命为都尉。他曾建议曹操减少战事、教化百姓,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三国志》中写道:“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

最让曹操垂泪第四名:庞德

庞德曾为张鲁部下,后降曹操。庞德当时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正赶上暴雨连绵数日,樊城周围水深五六丈,庞德只能到堤上避水。关羽率水军将庞德避水之堤围住,水越来越大,庞德落水被擒。庞德对关羽的威逼利诱破口大骂,最终被杀。《三国志?庞德传》中有写:“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

最让曹操垂泪第三名:郭嘉

“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操就是一个有泪不轻弹的热血男儿。曹操得知父亲曹嵩被人谋财害命后,也不过“哭倒于地”。曹操的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为了掩护曹操脱险,一个被“乱箭射死”,一个被“砍为肉泥”,曹操“俱无深痛”。自己的亲人死了,曹操除了心中哀伤,更多的是“切齿”愤怒。但是,当典韦和郭嘉这两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非亲男人”死后,曹操却把“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抛到九霄云外,悲痛欲绝,大哭特哭,甚至事情过去了一年后,想起他们来仍是“放声大哭”、“捶胸大哭”。

网络配图

最让曹操垂泪第二名:典韦

典韦两次救过曹操性命。第一次是曹操征吕布时被围,“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第二次是曹操和张绣作战时遇险,曹操“轻骑引出”,留下典韦阻止张绣军队。典韦在战场是猛将,在军营中是曹操的贴身保镖,常昼立侍终日。典韦为救曹操而死,曹操“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

最让曹操垂泪第一名:根据《三国志》《魏略》以及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和分析,最让曹操痛哭的人不是典韦也不是郭嘉,此人究竟是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谁被评为中国“最为集权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废除了中书省之后,朱元璋提高原属中书省辖的六部权力,以六部治国。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一职,如有人敢奏请设丞相者处以极刑。这个规定在明朝后来的帝王中,没有一个敢违背的。这样,朱元璋既是皇帝,又兼行丞相职权,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集权的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

  •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讲到周瑜从鄱阳回来,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商议讨曹的相关事宜,诸葛亮向周瑜献出一计说道:“愚有一计:只要把两个人送与曹操,曹操的百万之兵便会撤走。”周瑜忙问其详,诸葛亮说:“曹操在漳河造一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有沉

  • 为什么诸葛亮儿子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之子何人?蜀汉临危受命的诸葛瞻将军是也。司马懿之子何人?长子大将军司马师、次子魏国晋王司马昭也。世人皆知,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是一对老冤家,好不棋鼓相当的对手,孔明与仲达的故事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而他们的血脉后代较量又如何,却少有笔墨探个究竟。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或许是因为,彼时诸葛瞻与司马昭已不站在

  • 探秘四方诸侯为何不愿朝见周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周王室的衰败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这个人百分百灵验的乌鸦嘴也是原因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王室的这段历史。网络配图他是周王室中有名的预言家,但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因此得了个“乌鸦嘴”的绰号。他的出现,对败落的王室来说按说是福音:诸侯害怕被预言,对王室更加敬畏了。可周王却渐渐对他不满起来……东周

  • 如果他继位 就不会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被演绎了千遍万遍,关于她的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她之所以能成为焦点,还是因为在男权时代,成为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女皇帝呢?是唐高宗懦弱吗?还是她自己的手段太高明?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网络配图武则天是唐太宗小老婆,太宗死后,因为没有子嗣遂到感

  • 揭秘权臣赵高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嬴政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死在了沙丘宫中,临死之前的几天秦始皇曾下令招公子扶苏将三十万大军的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让扶苏赶快回到咸阳准备自己的后事。始皇已经预见到自己将死,他将这道命令发下去之后的几天之后就死了。传说始皇有一道传位诏书是给扶苏的,但是却被赵高和李斯扣下,后来两人还假诏赐

  • 乾隆被称为最长寿的皇帝 但有一个比他还长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寿命过八十岁的皇帝有吴越王钱镠、宋高宗赵构、女皇帝武则天、梁武帝萧衍,还有人们熟识的乾隆皇帝。而乾隆以八十九岁的高龄力压群雄,排在了以上各位皇帝的前面。人们已经习惯性的认为乾隆就是最长寿的皇帝了,然而事实上还有一个皇帝的寿命超过八十岁,并且他的寿命比乾隆还长,他就是南越王赵佗。网络配图赵佗

  • 开创了中国历史五项之“最”的宋代传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武官最高职位。也是这一年的同一个时刻,童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了一件迄今为止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以副大使的身份,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网络配图一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半

  • 宋江虽手下众多但真正意义上的心腹却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凡成大事者,离不开各路能人异士的相助,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始终不如一群人的力量,因此能够将能人收为己用之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集体组织中也就多半都会有党派之分,而各个党派的领导人,手下肯定养着一批心腹,来为他出力卖命。这一点在我国体现的非常深刻,例如古时候的大小官员

  • 诸葛亮七出岐山没一统天下:他犯了哪些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七出岐山却数次无功而返,最后病死五丈原可谓是令人唏嘘不已。关于他的故事太多,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关于他战略方向失误的一些说法,仅供大家参考。此证据大多源于《三国志》。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国家整体军事进取的态势不够坚决和明朗1、应制定隆中对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战略主攻方向和配合方向的战术目标荆州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