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温原本可以除掉董卓 最后却被董卓反杀

张温原本可以除掉董卓 最后却被董卓反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3 更新时间:2023/12/6 7:14:26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汉大臣和董卓,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为羽林郎,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羌人,粗猛有谋,屡立战功。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前往都城讨伐十常侍。不久之后,董卓遇到都城动乱,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之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

在此背景下,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继位,出任太师。选用名士蔡邕等人,执掌朝政,威震天下。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遭到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等人的讨伐,退守长安,自封相国。对于董卓这位东汉末年的权臣,最终是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的。但是,实际上,在董卓执掌大权前,张温这位东汉末年的大臣,是有机会杀掉董卓的。不过,张温犹豫不决,不仅错失良机,反而导致自己最后被董卓击杀。

首先,张温(?-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张温曾受曹操祖父曹腾所提拔。曹腾(100年—159年),字季兴,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宦官,太尉曹嵩的养父。

中平元年(184年),张温当时为大司农,受封为司空。同年张温举荐讨虏校尉盖勋为京兆尹。对于司空来说,是东汉时期的三公之一,这可以说是最显赫的官职之一了。比如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之后,也被封为司空。当然,张温担任司空的时候,曹操、袁绍、袁术、董卓等诸侯都还没有崛起,距离张温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平二年(185年),汉灵帝册封张温车骑将军、假节,与副将执金吾袁滂讨伐胡人北宫伯玉。当时封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同为张温部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董卓曾是车骑将军张温的部下。

在这场战役中,张温统率诸郡的步、骑兵十余万驻扎在美阳城。边章、韩遂也进军美阳,张温与他们交战失利。同年十一月,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兵进攻边章、韩遂,大破他们统领的西羌军。边章、韩遂败退榆中。在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前,董卓其实是一位能战善战的将领,这也是他能够执掌兵权的重要原因。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张温派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击边章、韩遂。对此,孙坚向周慎建议说:“叛军据守的城中缺少粮食,将从外面运入。我愿充领一万人,截断敌军的运粮道,将军统大军跟在后面接应,叛军必然会因疲惫饥饿而不敢应战,退回羌人腹地。到那时,再合力进攻他们,就可以平定凉州。”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周慎没有听从孙坚的建议,率军将榆中城团团围住。而边章、韩遂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将东汉大军的运粮道路截断。周慎感到恐慌,丢弃辎重撤军。对于孙坚来说,很早就为东汉朝廷效力了。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孙坚没能获得重用。

在周慎被击败之后,张温又派董卓率领三万人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羌人与胡人在望垣以北将董卓团团围住。在此背景下,董卓因为粮草短缺,于是便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筑起堤堰,假装要捕鱼充饥。然后,在堤堰的掩护之下,悄然撤退。值得注意的是,等到羌人发觉而追击时,董卓早将堤堰决开,河水已深,致使羌人无法过河追赶。于是董卓回师,驻扎扶风。对于董卓来说,指挥作战的水平,显然要在周慎之上。

不过,他保存实力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东汉朝廷的不满。在此背景下,张温以皇帝的诏书征召董卓,董卓因为自己心虚,所以拖延很久才前去晋见张温。见到董卓之后,张温就开始责备董卓,而董卓应答时毫不恭顺。

在这个时候,孙坚上前附在张温的耳边悄声说道:“董卓不但不怕获罪,反而气焰嚣张,口气很大,应该申明法令,予以处斩。”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张温可以听从孙坚的劝谏,将骜不驯的董卓斩杀,无疑会避免日后的董卓之乱。

但是,张温回答说:“董卓在黄河、陇山之间一向有威望,今天将他斩杀,后面的征战将没有依靠。”

对此,孙坚依然坚持要处死董卓的意见,对张温说道:“将军亲自率领汉朝大权,威震天下,何必依赖于董卓!董卓举止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叛乱一年多,应及时征讨,而董卓却说不可,动摇军心,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委派,无功而回,而且态度倨傲自大,是第三条罪状。”

面对孙坚罗列的罪状,张温也表示认同。但是,张温还是犹豫不决,不忍心动手,便对孙坚说:“你先回去,时间一长,董卓会起疑心的。”孙坚于是告辞而出。而这,自然导致董卓得以逃过一劫。

最后,虽然张温曾放过董卓一马,但是,董卓之后却没有投桃报李,反而恩将仇报。中平三年(186年),汉灵帝于长安拜张温为太尉,成为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同年张温受征召回京师。中平四年(187年),张温因未能平乱,而被汉灵帝罢免了官职。当然,张温作战失利,其实也和董卓阳奉阴违存在一定的关系。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篡夺朝廷大权之后,当时张温担任卫尉这一官职,并且张温并不与董卓结交,所以被董卓所怨恨。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树立威望和铲除异己,董卓就诬蔑张温与袁术私下联系,于初平二年(191年)十月初一将张温拷打致死。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张温登场于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于长安宴请百官时,因吕布截获了袁术与张温联系的书信,乃登堂密告董卓;董卓获报后,立刻命令吕布将张温从宴席中拖出斩首,并将首级呈上,百官见之俱感颤栗,唯董卓一人饮食谈笑自若。因此,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张温被杀的过程中和正史上有所出入。但是,在最终的结果上,张温都是被董卓斩杀的。换而言之,张温本来有机会除掉董卓,却因为优柔寡断,所以被董卓反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蓝玉不死朱棣就不敢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朱棣敢反朱标吗,蓝玉厉害还是朱棣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蓝玉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慈父爱子,明太祖温柔的另一面如果要在历史上的开国帝王中,按照心狠手辣的程度,投票排个座次的话,想必朱元璋一定能高票当选为第一名。他心狠手辣的程度,绝对令文武百官谈虎色变,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几乎全

  • 清军在攻打明朝的时候 明末的藩王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军攻打大使馆,清军怎么打败明军的,满清为什么能打败明朝

    还不知道:明末藩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时期的朱姓藩王们其实什么也做不了,一是没有这个能力抗清,而是在地方的藩王手里是没有军队的,没有兵怎么打?并且在朱棣继位以后,就对各地的藩王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只能待在自己分封的地方,没有皇帝的召见一律不许进京,尤其不许

  • 崇祯为什么在一天内处死三十六位大臣 只因为一个人的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皇帝到底死没死,因义和团被处死的大臣,第一个凌迟处死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崇祯杀大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残害开国大臣王朝里最著名的就是汉朝。刘邦当时把帮助他建立国家的功臣们全都杀了,一个也没有留下。这确实是历史上没有人能比得上的。位于刘邦后面的、残酷的君主就应该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也把为他立下了很多功劳的大

  • 朱友谦:从强盗到朱温养子,最后被宦官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自囚八年后续,宦官称帝,朱温什么下场

    他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养子,最后却被李存勖处死,此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快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朱友谦,唐末五代时期大臣,当过士卒当过强盗,后来成了朱温养子,最后得罪宦官伶人被后唐庄宗李存勖下令处死,这便是他的一生,也算丰富。朱友谦当过一段时间强盗,专门抢劫过路的行人、商人,后来不知怎的

  • 刘备伐吴时,反对伐吴的诸葛亮并没有出面阻止,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伐吴为什么,刘备伐吴为何不带诸葛亮,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于公于私都不能不有所表示:于公,荆州丢失,就失去了进取中原最便捷的通道,挨打不还手也会影响蜀汉士气;于私,不替关羽报仇,张飞首先就不答应,魏延可能也会心里不舒服。刘备不是一个只重义气不管大局的莽夫,这位一代枭雄的政治

  • 顺治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为何栽在了儿女情长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和顺治为什么这么痴情,皇帝的励精图治或是,清朝的皇帝为什么不昏庸

    重情重义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于看重儿女情长就会对自己产生不太好的影响,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本能成为一名颇有作为的皇帝,结果就是栽在这男女私情上了。顺治皇帝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原本是一个很有思想抱负本可大有作为的帝王,但是却在年仅24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当

  • 萧瑀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在隋末乱世中被隋炀帝杨广救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末我为王,隋炀帝杨广是死在哪里,新唐书萧瑀传

    还不知道萧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只用十几年就将强大的隋朝折腾没了的亡国皇帝,隋炀帝杨广身上有很多缺点,其中之一就是忘恩负义。而且隋炀帝的忘恩负义可谓“一视同仁”,连自己的小舅子萧瑀都不放过。不过有意思的是,隋炀帝杨广的忘恩负义反倒在隋末乱世救了自己的小舅

  • 东突厥战败后,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万俘虏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东突厥战败后,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万俘虏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与东突厥的战争,最终以前者的胜利而告终,但胜利之后,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怎么安置那些俘虏?围绕这个话题,唐太宗麾下的大臣们提出5种不同意见,到底选哪个,唐太宗也纠结半天。一、“东亚

  • 揭秘:晚年的唐玄宗真的很糊涂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功与过都非常突出的皇帝。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可到了在位后期,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荒于政务,沉迷酒色,宠信奸臣。结果一场“安史之乱”将盛唐迅速拖入了深渊,唐玄宗也因此被迫退位,留下了晚节不保的遗憾。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晚年真的那么昏

  • 美女皇后被诬陷写色情诗竟惨遭暴君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萧观音,不是神不是仙,是大辽国的第一人皇后,却被诬蔑遭暴君处决。萧观音曾因为一时的容貌和聪慧过人的才气,成为皇帝“红颜知己”,集千般恩爱于一身,宠逾众妃。又因为一首色情诗遭人诬陷被勒令自尽,命丧黄泉,可惜了一代才女。网络配图她萧观音(1040—1075),契丹族,生于今辽宁省阜新县塔营子古城,大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