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是如何对待六国文化的?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是如何对待六国文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3/12/25 0:33:34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迅速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例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改币制等。同时,由于六国的被灭,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涌入咸阳为秦国服务。

与商鞅变法后秦国独尊法家不同,秦始皇认为六国既灭,天下臣民便皆为我之百姓,再加上为了秦国的稳固,他必须推动秦文化与东方六国文化的融合,因而他不仅没有对各流派的人才予以驱逐,反而选择了接纳和包容。

但事情有正反两面,人才的涌入促进了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但例如黄老道家、阴阳家等流派的涌入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很难讲秦始皇迷信长生是否受到了这些人的影响,但秦始皇接纳六国文化,却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黄老道家、阴阳家经过综合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了所谓的“五德始终说”,便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由于秦国是取周而代之,而周是火德,于是秦便为水德,从此秦国尚黑。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将秦的东门由黄河延伸到上朐,并以咸阳和东门为中轴线规划新版图,正式提出了大咸阳规划。而在这个庞大的规划中,则充满了法家以外的思想,秦始皇的大咸阳规划完全是按照“法天象地”的思想来设计的,这是显然是采纳了邹衍的阴阳五行说和道家思想,认为天上的星座与地上的君臣是相对应的。

秦始皇不仅大规模扩建咸阳城,而且利用“法天象地”的思想进行整体布局,使咸阳形成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的宏伟壮观局面(《三辅黄图·咸阳故城》)。

秦始皇的大咸阳规划,总体是以咸阳城旧址为核心,分为渭北和渭南两部分。渭北包括咸阳城、咸阳宫以及增建的六国宫等。渭南则包括上林苑及其他宫殿、园林,阿房宫便属于渭南。

旧时的咸阳城采用的是山南水北(位于渭水以北九峻山以南)的格局,而随着秦国的发展,旧都咸阳的部分建筑便已经扩展到了渭水以南。而秦始皇设计的咸阳城则对南北两岸的建筑进行了大肆扩建,建成之后,渭水则会贯穿都城,就像天汉(天上的银河)一般。

一、渭北部分

在渭河北岸,秦始皇扩建了咸阳宫,同时还把东方六国的宫殿搬到了咸阳原北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中,“秦每破诸侯,写放(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仿六国宫的位置根据记载应该位于咸阳北阪上。

二、渭南部分

渭南则是秦始皇规划建设的重点,先是修建了信宫(后改称极庙),最后甚至决定把皇宫从渭北迁出,在渭南上林苑建设新的宫殿(阿房宫)。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丽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从秦始皇大咸阳规划来看,对于六国文化他最初是持接纳包容态度的,也曾尝试融合不同的文化,可惜最终的事实证明,他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并由此引发了之后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的大咸阳规划工程量极大,因而终其一生,乃至到秦国覆亡之前,仍在陆续修建,尚未完全峻工。然而,随着项羽吸入咸阳,秦国就此覆灭,大咸阳规划不仅最终未能完工,甚至有很多建筑都被项羽一把大火焚尽,最终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是谁?妇好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有哪些,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将军是谁,历史女将军有几位

    每当一提起妇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提到中国的殷商王朝,我想大家都会想到暴虐残酷的商纣王和红颜祸水的苏妲己。但是在短暂的商朝,有一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君主,他叫做武丁。在武丁统治的那一时期,国家趋势一改以往的颓靡,国家发展快速,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发

  • 宋光宗赵惇的皇位是如何被废掉的?历史上的他是何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光义把皇位传给赵匡胤儿子了吗,南宋赵惇,赵光义后代绝了吗

    说到宋光宗赵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一共涌现了将近500位皇帝,这些皇帝有的非常有作为,不仅将国家发展壮大,还对中国历史发展甚至世界历史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来的窝囊皇帝也不少,而且每个朝代都不少。今天介绍的窝囊皇帝来自宋朝,虽

  • 赵光义上位之后 他是怎么对待大哥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光义传位给哪个儿子,赵光义怎么对待皇嫂,赵匡胤和赵光义关系好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光义和赵匡胤妻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对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妻儿确实不怎么的,所以后世才传言赵光义继位不正,所以继位后才迫害寡嫂幼侄。赵匡胤去世时还有两个儿子健在,长子赵德昭当时25岁,幼子赵德芳17岁,以年纪来说他的两个儿子都足以继位,但

  • 在赵惠文王时期,真正让廉颇扬名列国的是哪场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廉颇巧退秦军,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廉颇做好了什么秦军的准备

    廉颇初次崭露头角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对抗秦军的战场上,秦军曾多次进攻赵国,但是都被廉颇率军击退,从那时开始,秦国士兵听到廉颇的大名都会胆寒。真正让廉颇扬名列国的是阳晋大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惠文王在位前期,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赵惠文王

  • 受赐紫禁城骑马是什么待遇?这是让和珅丢了性命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廷玉紫禁城骑马哪一集,允许紫禁城骑马,赐紫禁城开车

    受赐紫禁城骑马是什么待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为臣子为奴才的最高荣誉称号,不是三眼花翎,也不是黄马褂:三眼花翎就是贝子贝勒们闹着玩的东西,亲王郡王对此不屑一顾;黄马褂其实就是大内侍卫的制服,即使寸功未立,他站岗放哨或者随扈皇帝出行,都必须穿上黄马褂。在清朝

  • 全琮:他是东吴名将,最后还娶了孙权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甄宓有几个孩子,曹魏第一名将,吴国全琮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带)人。对于全琮来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的儿子。对于全琮来说,因为迎娶了孙权的长女,所以全琮在东吴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并且,全琮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迁东安郡守。在此基础上,赤乌九年(246年),

  • 孟昶:被老百姓感动得哭死的皇帝,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皇帝们的更换频率非常高。各朝各代的国主,无论是寿命还是在位时间就较为短暂,长得有几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然而,在这众多的国君当中,后蜀的亡国之君孟仁赞却是个例外。他自公元934年继位,至公元965年病逝,前后总计时长三十二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感兴趣

  • 玄武门之变之时,秦琼能保持中立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叔宝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秦琼在哪里,玄武门之变秦琼参加了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琼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德五年(622年),唐朝基本统一天下,而唐朝建立时就存在的君臣矛盾上升为朝廷的主要矛盾,最终引发了武德太子之争和“玄武门之变”。不过网上这几年有些人认为凌烟阁功臣秦琼在武德太子之争和“玄武门之变”中也保持中立。那么历史真的如此吗?首先

  • 坚守成都数年不降的刘璋突然投降真的是因为马超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超当时为啥不救关羽,刘璋投降以后,马超归顺刘备后为什么就平庸了

    还不知道刘璋坚守成都数年不降,为何马超到城下一晃,他就放弃抵抗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围攻雒城近一年,庞统被流矢射中而死。法正写信给刘璋,分析了形

  • 庾文君:东晋第一位太子妃,还成为了临朝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豊朝太子妃,太子妃朝服,太子妃升职记是哪个朝代

    在封建社会,为了争夺皇权而出现的争斗不断发生,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太后也不在少数,例如西汉的吕雉、北宋的刘娥等人。东晋时期也有这样一位把握朝政大权的太后,她就是庾文君。庾文君是颍川郡鄢陵县人,她出生与名门望族,父亲是左将军庾琛,哥哥是太尉庾亮与司空庾冰,弟弟是车骑将军庾翼。庾文君从小就生活在山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