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魏延死得还可惜的将领,此人究竟是谁呢?

比魏延死得还可惜的将领,此人究竟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4/1/9 1:49:21

一、分裂的三国

越是厉害的历史人物,争议就越多,哪怕明明早有了历史定论,但偏偏这些历史厉害人物,却被强加给了“分身术”,比如诸葛亮!

正史中的诸葛亮备受尊崇,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彪炳千秋了。可惜出了《三国演义》,诸葛亮就又变成另一番“妖人模样”。以至于搞得许多人都分不清,哪个是“真身”,哪个是“分身”。

反正远看是诸葛亮,近看还是诸葛亮,到底是不是诸葛亮?诸葛亮说了不算,谁说了算?谁说算谁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喜滋滋地把魏延介绍完,刘备刚要点赞,可诸葛亮却一声大喝:“刀斧手推下斩之!”惊得刘备连忙问为啥杀功臣?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真不敢推测当时刘备、关羽是啥心情,反正好说歹说保住了魏延。可这事却并没完,一晃诸葛亮要星落五丈原了,于是交代了遗策。果然,魏延喊完三声“谁敢杀我”后,就被马岱给斩了!

但历史上是如此吗?根本就不是!

正史中,诸葛亮对魏延是爱护有加。比如一次,蜀汉大佬刘琰骂了魏延一通,结果却气坏了诸葛亮。一封书信怒斥刘琰,逼着刘琰写检讨,最终还把刘琰打发回了成都,别跟着我北伐了。(出自《三国志》)

因此《三国演义》中,搞出什么魏延有反骨,并踢翻诸葛亮的七星灯主灯,最后还因谋反,被诸葛亮遗策杀掉,两人如此“水火不容”,纯属是“分身”导致。

实则正史中,魏延之死跟诸葛亮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魏延死得非常可惜,概括说来,就是死于跟杨仪的内斗!

《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分身”,就是为了体现诸葛亮如妖般的智谋而已,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了。

因此笔者再解释一下,这就是笔者为何总是不顾有些读者反对,一手三国正史,一手《三国演义》,齐头讲解的原因。无他,仅是想让读者,了解得更全面一些,不至于有分裂感。一分裂,必然对立,一对立,就必然不会再有客观眼光!

更何况,许多读者都工作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全面了解和辨别,哪个是真身(正史),哪个是分身(《三国演义》)?多一些资料或知识点,总比少一点要好!

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比魏延死得更可惜的名将,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这一回,诸葛亮却失去了如妖般的智谋罢了。咱还是,先按照《三国演义》的内容说起。

二、张任的三大战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要杀魏延,是因魏延有反骨。但就在随后,诸葛亮却又自作主张杀掉了,刘璋手下第一大将张任。须知当时刘备正在劝降呢,可诸葛亮却喝令斩之了。莫非,张任也跟魏延一样,长着反骨?

根本没有!相反张任是一位忠臣良将!我们先看看,张任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概括说了,具体战绩有三个。

其一:射杀庞统。无论从正史,还是《三国演义》去分析,刘备入川的最大损失便是死了庞统,此事件甚至成了蜀汉最终灭亡的一大原因。

倘若庞统不死,诸葛亮也就不会入川,这样一来,荆州便不会交给关羽,那么荆州还能丢,关羽还会被杀、刘备还能有理由发动夷陵之战吗?所以,从这一点来言,张任射杀庞统,堪称是改变了三国。

其二:追杀刘备,大战张飞

刘备入川,最危险的一战,便是对阵张任,看下原文:

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张任从背后追来,看看赶上……玄德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天亡我也!”只见来军当头一员大将,乃是张飞……正撞着张任,便就交马。战到十余合,背后严颜引兵大进。张任火速回身,张飞直赶到城下。张任退入城,拽起吊桥。

从这一战中就能看出,张任的武功有多牛了,不但能跟张飞大战十余合,且还能在严颜的夹击下全身而退。再加上在落凤坡设伏杀庞统,张任妥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帅才!

其三:逼得诸葛亮,丢下四轮车“跑路”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从来都是稳坐在四轮车内,别管天塌地陷,也是这种气定神闲的派头。但为了打败张任,诸葛亮都不得不自毁形象,丢下四轮车,骑马引诱张任追杀。

随后便是除了关羽外,其余蜀汉大将尽皆出战。先是严颜在右冲杀,随后是赵云“隔岸摆开”,堵住归路,还有“魏延一军从芦中忽起,都用长枪乱戳。黄忠一军伏在芦苇里,用长刀只剁马蹄”。

张任惨败只有数十人了,却突然撞出来张飞,“大喝一声,众军齐上,将张任活捉了”。

瞅瞅,从大战张任的这阵容里,就能推测出张任到底有多猛了!大概也正是因如此,在《三国志平话》中,张任再次“分身”,竟然成了赵云的师兄。

三、诸葛亮为何非杀张任?

如今,所有疑问再次集中在了诸葛亮身上,杀魏延有解释,杀张任该怎么讲?笔者认为大致有两点原因。

其一:张任抱定必死之心!在张任被活捉后,面对刘备劝降时大喊:“忠臣岂肯事二主乎?”所以,诸葛亮成全其忠心。

但这个解释不全面,誓死不降的人有很多,关羽曾如此,张辽曾如此,最终不也投降了吗?于是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其二:刘备作秀!对比一下曹操就明白了。曹操劝降关羽时,不但让张辽来回奔波传话,那话说出来也实在。比如当得知关羽提出,一旦得知刘备消息,必去投奔后,曹操说:“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

曹操之所以这么做,就是避免自己先跟关羽接触,失去了回旋余地。可再看刘备是如何劝降张任的。

刘备先问:“蜀中诸将,望风而降,汝何不早投降?”跟着又说:“汝不识天时耳。降即免死。”

这是劝降还是在羞辱人?起码一点诚意也没有吧!因此这就证明了,刘备就不想招降张任。可又不能不表现出自己爱才之心,因此唱红脸,当好人。诸葛亮就只能配合着,唱黑脸,做恶人!

最后刘备再出来秀一把,“玄德感叹不已,令收其尸首,葬于金雁桥侧,以表其忠”。

至于有人说,是因张任杀了庞统,所以刘备或诸葛亮,必须要为庞统报仇!这个理由,只能算有此一说,因为太低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雄心了。

所以诸葛亮非要杀张任,就是配合刘备演戏。

那么正史中张任是怎么死得?被刘备杀掉的,跟诸葛亮也是没一毛钱关系。

那么刘备为何不留张任?这就不得不说,刘备此刻已非昔日“三顾茅庐”时的寒酸窘迫了,如今即将拿下西川,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不是张任“降不降”的问题,而是刘备自己发生了问题,白白错失了一位名将。

倘若刘备当时,多一些冷静,多一些诚心和耐心,张任完全是可以投降的,后来的黄权不就是如此吗?如此一来蜀汉,就会多一位文武全才的名将。因此才说,张任死得比魏延更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67岁高龄的程咬金讨伐西突厥的结果如何?为何会差点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程咬金的最后一战:一代猛将为何身败名裂,还差点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程咬金何许人也?他原名咬金,后更名为知节,山东人,一生骁勇善战,善用马槊,是《隋唐演义》里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不过,此人脸皮厚,当然这并不是缺点,只是让人忘记了真实历史中的他是一名有勇有谋的

  • 朱元璋看过刘伯温献献上的画后,开始大杀官员,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一些功臣,这是事实。说朱元璋杀光了全部开国公侯,这是抹黑。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一,朱元璋出身卑微,猜忌心重,生怕自己百年之后功臣宿将造反,他杀功臣是替子孙削掉棘杖上的刺;其二,当年的屠龙勇士

  • 驱逐张仪和举鼎而死,秦武王做的这两件事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驱逐张仪和举鼎而死,秦武王做的这两件事背后有何深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谥号为“武”的君主屈指可数,且个个英武不凡,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等,都是一代人杰,千古传颂。不过,就本文所要说的秦武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李白才华横溢,为什么没有入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的才情在繁盛的大唐犹如一颗明珠,尽管大唐人才辈出,却依旧不能夺走李白大唐诗仙的c位。这么一位恒古难有的天才,却为什么不受君王的待见呢?李白真的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吗?这其中又有什么不可与外人道的理由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白很幸运,作为诗人,他生在了最容易滋养文人墨客的

  • 刘盈三次被刘邦抛弃,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惠帝刘盈,西汉帝国的第二代皇帝。他幼年生活贫苦,少年颠沛流离,成年形如傀儡,短暂的一生写满浓浓的悲剧色彩。战乱年代,他曾被父亲刘邦三次扔下马车,抛给追兵;入主东宫时,太子之位又差点被刘邦废掉;继位称帝后,权力又被母亲吕后架空,并被迫娶亲外甥女为妻。尤其在亲眼目睹变成人彘的戚夫人后,他精神大受刺激,

  • 子午谷奇谋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诸葛亮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子午谷奇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我认为诸葛亮的核心目的不是击败曹魏,占领雍凉地区。他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军队中扶持马谡。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这是他自己说的。管仲,诸葛亮之前中国政客心中偶像,齐桓公的国相;乐毅,关羽、岳飞之前中国军人心中偶像,燕国大

  • 为什么说刘彧是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他的内心为何变得扭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经历过风雨磨难的人未必会有着豁达的胸怀,当经历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一颗心会逐渐扭曲,认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羞于被他人所知,甚至也要让别人感同身受。比如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的那位替吴王夫差“尝粪识病”的越王勾践就是如此。勾践忍受着

  • 与朱元璋比起来,元末枭雄陈友谅究竟输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一场反元起义的风暴已经形成。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点燃了反元斗争的第一把火!天下群起而应之,此后便烽火燎原而不可遏。都是元末乱世之枭雄,凭什么朱元璋成功,而陈友谅却失败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朱

  • 赫舍里氏为何能被选为皇后?她与康熙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赫舍里氏为何能被选为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为一代圣贤的皇帝,文韬武略,成就了历史上很多皇帝所达不到的高度。正是因为其成就之高,所以为了维持良好的政治关系,也缺少不得世家女子的入宫,后宫因此百花争艳,美貌女子何其多。她11岁嫁给康熙,一入宫就是皇后,

  • 明朝著名谏臣:揭秘杨继盛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敢于直言的谏臣,但明朝最让人敬佩的谏臣,非杨继盛不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继盛,字椒山,直隶容城人。本是一届放牛娃,受当时重臣徐阶的赏识。但他的发家史还是靠仇鸾。他向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弹劾了仇鸾,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嫉恶如仇,他的正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