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梨的孔融不是好父亲:为逃命丢弃两个儿子

让梨的孔融不是好父亲:为逃命丢弃两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4/1/26 0:55:29

核心提示: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着城中的一阵喧闹,敌军攻进了城内。此时此刻,这个一生不肯正视现实的狂狷书生,才在几名亲兵的掩护下,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她们母子三人被敌兵俘虏,全部被杀。

网络配图

董卓完全架空汉献帝刘协,执掌官员废立的时候,孔融的不着调、不靠谱就更加突出。其实他完全可以像当时一些官员那样,你指鹿我不一定说是马,只要保持沉默就得了。“敌人过于强大”,我可以保存实力嘛。

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后汉书·孔融传》)

因为每次与董卓对话,孔融都流露出叫董卓滚蛋,让献帝自己来主政的意思,并时常顶撞、不顺从董卓的讲话精神,于是又“被”迁调到了“议郎”毫无实权的参谋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孔融仍然继续跟董卓作对。其实,按现在的价值观念来说,献帝也好,董卓也好,不管谁来做国家领导人,都是封建统治,民主、民生、民权都不可能得到,更何况让董卓来管理国家总比献帝有能力吧。

跟董卓过不去的结果是从“中央警备团团长”,变成了一个不管事的“参谋”,再从一个“参谋”变成了抗敌一线青州北海郡的县市级干部。

在北海的六年,可以说是孔融一生中家庭生活最幸福的时光。在工作上,他平定了贼寇,扶持学校,表彰好人好事,改善了百姓生活等等,并且还举荐了一批青年学子,让他们去做官。孔融一生乐于推荐学子。他曾经惺惺惜惺惺而举荐的学子祢衡,由于比他的性格还狂傲,最终也成了孔融死罪的理由之一,这是后话。工作上的成就感,地方百姓的拥戴,加之远离了朝廷那拨恶心的人,他的心情格外晴朗,由此一家人乐乐融融,煞是幸福。

然而,孔融的耿直与才华让他既得以沉浸于幸福又暗陷不幸的诅咒。这六年之中,如果孔融多搜刮些民脂民膏,多积攒点财富,在“政治中心”设个观察时局、跑官要官的“驻京办”,逢年过节或制造借口,不失时机地向得势者送上点“心意”,为今后的日子做一点打算,也许接下来他一家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网络配图

左丞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袁绍的势力开始鼎盛的时候,他的一个副手劝他去拉点关系,而孔融却一怒之下把他杀掉。

公元196年,是孔融终身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流落在外的汉献帝回到了洛阳。皇宫已经全被烧毁,一粒粮食也没剩下,朝中官员饿得采摘桑叶充饥,有的饿得靠着城墙就死了过去,有的则被士兵杀死。

这一年,曹操带兵进入洛阳,把献帝和朝廷迁到了许昌,曹操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司空”,真正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一年,与孔融互称“孔子颜回”关系的祢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斩首。

也是这一年,从春天起,敌人的部队把孔融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一直持续到夏天,战斗异常惨烈。

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后汉书·孔融传》)

一向虚妄狂放的孔融却并不肯正视现实,生怕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大名士形象,更不会到一线去督阵。当兵员只剩下几百人,攻城的箭镞像下雨一样密集而降,守军与敌军短兵相接,血肉搏杀的时候,孔融仍故作镇定,凭案读书,若无其事地谈笑风生。

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着城中的一阵喧闹,敌军攻进了城内。此时此刻,这个一生不肯正视现实的狂狷书生,才在几名亲兵的掩护下,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她们母子三人被敌兵俘虏,全部被杀。

网络配图

你孔融忠于汉室没罪,但你不顾妻子儿女的身家性命,大敌当前,还做“名士沉稳秀”,白白断送自己三位亲人的性命,能算个东西?

这个时候不知道孔融是否会心痛难过,是否会反省自己过去的一切。

事实证明,这个以智商闻名天下的傻蛋还是没有醒悟,在往后的日子,继续荒诞地做他的狂妄大梦。

只身逃过一劫的孔融,匡扶汉室,维护正统的心结不改,加之自以为是的膨胀、狂狷和耿介,就注定了他此后依然灾难重重。或许这些灾难原本就是伴随他的出生、所受的教育以及骨子里的性格基因而来的,这甚至是不可逃避的。但作为一个男人,至少应该有一点家庭责任感吧,你要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没人可以阻拦,但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坚持下去凶多吉少,就不要把别人的生命绑在自己顽固而愚蠢的战车上!

遗憾的是,落花流水的孔融回到许昌又娶了一位媳妇。这个女人在此后的日子里,先后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齐皇帝萧道成的篡位政变: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萧道成的最初判断就觉得这极可能是刘昱对自己的考验或者是另一场恶作剧,因此下令家人紧闭大门,不要放人进来。王敬则无奈,急中生智,将小皇帝刘昱的人头从门上抛了进去。萧道成忙命人将脑袋上的污血洗去,亲自查看,果然是刘昱的首级。他大吁了一口气,这才下令大开府门。网络配图 一477年7月7日,七夕节

  • 诸葛亮求全责备令平庸的王平取代多谋的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对人才,刘备看长处、容个性,而诸葛亮却不容有短、求全责备。世上人才哪有完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完人”王平算是人才吗?求全责备的结果,是“尽数庸才”。感化人才,令有个性的人才从心里上有归属感,这才是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高境界!网络配图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

  • 唐代诗人陈子昂善作秀:买天价胡琴摔只为显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如果说花费万金购胡琴让人惊叹,那么将此琴当众摔毁足以让看客目瞪口呆,而紧接着将天价胡琴演奏会变成个人文集鉴赏会,这种创意和气概,更令人拍案称奇。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摔琴送文这样的手笔,也绝不是寻常富家公子能做到的。网络配图当今作秀一词多少带有贬义色彩。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只让我们觉得俗不可耐

  • 揭秘中国古代的四大笑星:阮籍爱讲冷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三国魏晋时期的阮籍,擅长写讽刺性的文字,号称那个时代的头号“愤青”。他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一开口就玩具有讽刺性的“冷幽默”,从他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上看,他可以算得上是荒诞行为艺术的鼻祖。网络配图古代君王身边,都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

  • 历史上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窦太后一掌权,蔡伦的春天来了,他因为害人有功而被提拔为中常侍,随时陪在小皇帝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俸禄两千石。东汉后来的灭亡和太监乱政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蔡伦正是后汉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网络配图众所周知,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这个人物。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

  • 诸葛亮冤杀魏延背后:一场狗血的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有道是:时势造英雄。为蜀汉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南阳人魏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英雄。他禀性刚烈、率真招忌,没有死在铁马秋风的百战险地,却横死于本部营垒阴谋争权构陷的明枪暗箭之下,不免让人痛惜。刘备迫于曹操南征荆州兵势,携众离新野、走襄阳,不得入城。魏延于城中挺身抡刀砍死守

  • 李白的婚姻生活:曾“倒插门”入赘名门望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她们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且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李白第一、四段婚姻,不是常见的男婚女嫁形式,而是“倒插门”。网络配图以今天的眼光

  •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是一个嫁接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劝吕布投靠董卓的是谁,吕布为何杀死董卓,董卓是谁杀死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于是拿了王允的“七宝刀”来见董

  • 揭秘:历史上拥有正副十一个皇后的荒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只有一位妻子的皇帝,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历史上只有一个妻子的皇帝

    核心提示:后来又立了靳月光为上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当然刘聪不止这两个皇后,这哥们玩得比较猛,“时四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七人”(《晋书》)。有四个正的,还有七个副的,最起码也是正皇后级待遇。网络配图人都是这样,谁也别说谁的辨别能力有多强。拿破仑不是说过吗,真理就是谎话重复一千遍。你耳边老是听到这个人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不是和珅?那会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谁?很多看到这个问题都会肯定的回答一定是和珅。其实错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并不是和珅而是明朝的刘瑾。常言道: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做官若能做到举世公认的大贪官,也是本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瑾苦孩子出身,无法养家糊口,六岁时被太监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