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和慈禧究竟是怎样死的?溥仪又为何能继位

光绪和慈禧究竟是怎样死的?溥仪又为何能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3/12/28 6:42:20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一生抑郁的光绪皇帝驾崩于中南海瀛台含元殿。翌日,慈禧太后也撒手而逝。这一对母子的恩怨情仇就这样结束了,在不到20个小时之内,大清朝的两位最高领袖相继去世,留下了一个航向未定的帝国。

网络配图

关于光绪皇帝之死,历来聚讼不休、传说纷纭,毒死说甚为流行,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甚至奕劻都是犯罪嫌疑人。当时从北京发往伦敦《泰晤士报》的一则消息说,“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已于今天去世。大清国皇帝陛下刚刚于周六去世,他们两人死亡时间离得如此之近,不由使人疑窦。人们怀疑这件事情的背后可能有谋杀”。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二九室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清光绪帝死因研究)》正式立项。历经三年时间,在对光绪皇帝遗骨、头发、衣物的科学鉴定基础上,最终得出了光绪帝体内砷含量严重超标的结论,这意味着光绪帝很可能死于砒霜中毒。凶手是谁?至今难成定瓛。

根据清宫医疗档案的记载,太后是死于突发性痢疾。据有关资料记载,慈禧七十三岁寿宴那天,宫里请了京内最好的厨师,准备了一百多道菜肴。慈禧特别高兴,先饮了几杯白酒,然后又吃了不少菜。第二天,慈禧即感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一星期后,她变得骨瘦如柴,虽然请了太医切脉诊治,但病情并无好转;又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她甚至昏迷不醒,不久就命归黄泉。

从上述材料看,慈禧太后从发病到病故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太后是有机会安排身后政治格局的。在最后一周的人事安排过程中,久掌枢廷的庆王奕劻却被支出了京城,被派往遵化东陵查看太后陵寝工程,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这意味着太后并不信任奕劻。除此之外,袁世凯亲信部将段祺瑞的北洋第六镇也被调出北京,换防的是满洲人铁良的北洋第一镇,此人早年与袁世凯并列为荣禄门下将才。

网络配图

太后在临终之前为何会对奕劻和袁世凯如此防范呢?原来当时的北京城流传一个传言,说袁世凯将在太后驾崩之后,发动政变,干掉皇帝,拥立庆王之子载振为帝。这个传言毫无根据,袁世凯和奕劻弄权可以,但改朝换代,他们没有能力和胆量。太后是谨慎的,她可能信了这个流言。

1908年的冬天,光绪皇上的身体似乎越来越不好了,接班的人选成为太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慈禧太后把目光再次投向醇亲王府,不久,太后下旨将醇王载沣三岁的儿子溥仪接进宫中教养,这是立皇储的节奏。光绪皇帝驾崩当日,溥仪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大统,改元宣统。从宗法角度而言,溥仪是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

是日,慈禧太后亦驾崩。慈禧太后选中溥仪其实选中的是醇王载沣,溥仪乃一冲龄幼童,他继承大统,即是其父载沣执掌国柄。根据太后临终之前的安排,载沣成为监国摄政王。载沣是大清历史上第二位摄政王,前任是多尔衮。载沣并不是一个醉心于权力的人,在得知自己成为帝国摄政王的时候,他竟然在日记中写下:“叩辞至再,未邀俞允,··…万分无法,不敢再辞。” 那么,太后又为何会选中载沣作为权力继承人呢?因为载沣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

长久以来,光绪皇帝体弱多病,久无子嗣,故而帝位继承者只能从近支宗室中择贤而立,这几乎已成庚子以后宫廷共识。由于同治、光绪二帝皆无子,咸丰皇帝也仅有同治帝一个儿子,所以未来的皇嗣只能从道光帝的曾孙辈中挑选。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四皇子即为咸丰皇帝,另有两个儿子年幼时夭折。惇亲王奕琮之子载漪成了庚子祸首,九皇子孚郡王奕譓的后人贝勒载澍因罪被革,他们的后人都不可能成为皇嗣候选人。八皇子钟郡王奕詥这一系到了光绪末年,还没有溥字辈的孩子出生。

网络配图

所以,能够进入皇嗣选拔赛的人只有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这三支的孙子辈了,即奕纬之嗣孙溥伦、奕䜣之孙溥伟、奕譞之孙溥仪和溥杰。依照中国立嗣传统,“其法择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择从兄弟之子。”对于光绪皇帝而言,只有溥仪、溥杰是胞兄弟之子,自己的亲侄子;溥伟是从兄弟之子,也就是堂兄弟的儿子;溥伦从血缘上讲连从兄弟之子都算不上,隐志郡王奕纬死的时候并无子嗣,溥伦是过继的孙子,并不是道光皇帝嫡系曾孙,自然没有什么优势。

如此一来,作为醇王载沣的长子,溥仪是最有优势的。早在1905年,西方在华外交官就对大清未来继承者做了极为精准的预测,他们认为“如果醇亲王意外地有一个儿子,他就一定是继承人。”安排溥仪继位,也就是安排载沣掌权,这是慈禧太后的决策,但倘若是光绪皇帝自己做主,必然也会做这样的安排。

在纷争复杂的大清政局中,载沣又是一个各方都可能会接受的人。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这种身份会唤起朝廷内部帝党势力的记忆,年轻的摄政王会成为先帝光绪的事业继承者。载沣的嫡福晋瓜尔佳氏系出名门,乃是太后重臣荣禄的女儿,作为后党中流砥柱的女婿,载沣也会得到后党官僚的认同。太后的这种安排,很可能是希望调和帝后两党的矛盾,弥合从前的伤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并不是唯一女帝!盘点历史上4位女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谁算出来武则天当女皇,为什么武则天之后再无女帝,武则天历史容貌复原

    导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男性主权的社会。很少能看到女性统治者。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女帝也寥寥无几,本期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硕果仅存可称之为帝的四位女性,一起看看都有谁吧。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殇帝元姑娘公元528年,北魏的胡太后淫乱后宫,担心一旦事情败露,会带来杀身之祸

  • 十位不可思议皇帝:汉武帝竟诛自己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大帝里有出现虽远必诛,汉武帝为什么会在晚年酿成巫蛊之祸,虽远必诛是谁

    1.诛灭自己三族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疏不间亲”,“虎毒不食子”。本来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当政后期,逐渐老态的汉武帝变得神经兮兮,疑神疑鬼,在奸臣的挑拨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也的确算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网络配图诛灭自己三族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

  • 秦始皇怎么死的 宫廷政变被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围绕着秦始皇的历史疑案确实是太多了,秦始皇的死因就是其中之一。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其大概经过是这样的: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一站到了湖北的云梦,去过了湖南南部的九嶷山。然后顺长江而下,到过江苏、浙江一些地方;转过

  • 蜀汉开国战神魏延 提出一大胆计策可瞬间摧毁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境战神江策,马岱斩杀魏延后去哪了,战神之王江策

    魏延是刘备颇为赏识,并在实践使用中得到肯定的杰出将领,其不仅是一员能上阵厮杀的猛将,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很有实战谋略的帅才,与关云长风范颇似,与马谡恰恰相反。网络配图一当年,魏延只是一名部曲(即从属于某一位将军,地位较低),后屡立战功,是一位靠自己的才能打拼的草根英雄。刘备为汉中王时,没有任命与自己亲同

  • 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会嗜杀成性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皇子之乱,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明朝灭亡跟朱元璋有关系吗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一点为人所诟病。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嗜杀成性呢?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

  • “人屠”白起的军事生涯总共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美国的巴顿将军在一次战前动员时说:“战争就是杀人,你不杀他,他就杀你。”这位出身西点军校的美国名将揭露了战争血淋淋的实质。网络配图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战争必须通过杀人的速度和效率来决定卷入战争的国家命运。如果以在战争中有效消灭敌人的数量来衡量,巴顿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出色的将军,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

  • 秦始皇最爱的女子是谁 为什么秦始皇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终其一生都没有立下皇后,后世人们一直在追究其中的缘由,更是有许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将秦始皇的感情史扒出来翻炒一番。经历了儿时的躲避追杀的逃亡生活,以及后来回到秦国的争夺秦国王位的残酷斗争,嬴政已经具备了一个政治领袖应该有的素养。他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野心家,因为他成功的打败了六国,中

  • 项羽失败原因:爱作秀 称他是英雄就逞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是因身患精神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一点为人所诟病。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嗜杀成性呢?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

  • 章邯最后为什么会投靠楚国自称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力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台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凌籍郡县,狃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废也。于是章邯一出,而杀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梁虽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