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尧君素是何形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尧君素是何形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79 更新时间:2024/1/19 7:59:43

隋朝名将君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被视为正统,在儒家思想中, “忠”字被列为第一位,《忠经》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把“忠”说成是天下最高尚的道德。因此,每逢乱世,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因为一个“忠”字,爆发出让人惊人的能量,让后世敬佩。如商朝末年的比干、两宋年间的岳飞、靖难之役时的方孝孺等。笔者今天要介绍一位隋朝末年的忠臣,此人名叫尧君素,是一位可歌可泣的人物。

一、两将守河东,君降吾不降!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当时天下大乱,李密窦建德刘武周等农民起义军逐渐壮大,隋朝国力衰亡。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反隋。

隋朝的都城在洛阳,当时李密等义军的目标都是攻占洛阳,李渊为了避开隋军主力,反其道而行之,决定率先攻占长安。李渊从太原攻向长安,一路上攻城略地,还算顺利,唯独有两个人给李渊制造了麻烦,这两个人分别是屈突通和尧君素。

尧君素和屈突通都是当世虎将,二人合力守河东,成掎角之势,以抵御李渊的兵马。李渊派刘文静和屈突通对峙,不料被屈突通偷袭,关键时刻,唐朝开国大将段志玄带领20多名骑兵连续三次冲杀屈突通的阵营,屈突通因此大败而逃。《新唐书·段志玄传》记载:

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屈突通最终投奔了唐朝,成为唐朝的开国名将,并且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二,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但在河东之战中,屈突通逃跑之后,并未立即投奔唐朝,而是跑到了他的战友尧君素那去了。《隋书》曰:

及通军败,至城下呼之。君素见通,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屈突通被李渊打败,跑到了尧君素那,他不是去求援的,而是去泼冷水的。屈突通说:“李渊的义军太厉害了,周边的郡县纷纷响应,我已经尽力了(对得起隋朝了),你不如早点投降,还能赚点富贵。”尧君素一听,立即大怒,怼道:“你骑的马、你用的剑都是朝廷(隋朝)给的,你有何颜面这么劝我,你说你已经尽力了?你还有力气来到我这,就说明你根本没尽力!”

于是,两人分道扬镳,屈突通投降李渊,尧君素死战到底。

二、抵抗唐军,木鹅求援洛阳城

尧君素是何许人也,面对李渊大兵压境,为何如此硬气?史载,尧君素,汤阴人(岳飞的老乡)。隋炀帝杨广还是皇子的时候,尧君素就是杨广的近侍,是隋炀帝的潜邸旧臣。隋炀帝登基后,尧君素得到了升迁,升任鹰击郎将。

隋朝末年,各大将领麾下的将士都有逃跑的,唯独尧君素的部下没有没有一个敢逃跑。可见,尧君素军纪严明,擅长治兵。正是因为如此,尧君素才能率军死守,和李渊对峙。

李渊从太原一路杀到河东,从没有吃过这么大苦头,但面对尧君素,李渊除了围城,没有半点办法。为了防止尧君素向外部求援,李渊命人将出城的道路全部堵死,尧君素的求救信送不出去,只能坐等断粮。

紧急关头,尧君素想了一个办法,他用木头在城内造了一只木鹅,在鹅的脖颈里藏了一封求救信,把自己所面临的情形详细说明后,把木鹅放到黄河里,让木鹅顺着黄河东下。

时围甚急,行李断绝,君素乃为木鹅,置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黄河,沿流而下。河阳守者得之,达于东都。(《隋书》)

没想到,尧君素用一只木鹅真的将情报送到洛阳,木鹅飘出城的时候,李渊压根没有注意,后来隋朝河阳的守将截获了这只木鹅,看到求救信后,立即交给了越王杨桐。当时隋炀帝杨广远在江都,洛阳城内由杨桐做主,杨桐是杨广的孙子。因此,尧君素用木鹅成功的把信送到。

三、射杀妻子,众人皆叛我独忠

尧君素的求救信虽然被送到了洛阳,但他等来的却不是援军,而是劝降者。原来,越王杨桐得到尧君素的信之后,立即派遣庞玉、皇甫无逸两人前去慰问尧君素,没想到这两人被李渊截获,半途投降了李渊。所以,尧君素苦苦等待一个多月,等来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李渊为了劝降尧君素,给了他优厚的条件,包括免除尧君素之前的反抗之罪,甚至承诺给尧君素加官进爵,但是尧君素选择继续忠于隋朝,以必死之心,和城池共亡。

由于被李渊层层包围,尧君素一方面要求将士们死守城门,修补城墙,另一方面要求大家省吃俭用,节省口粮。随着城内的粮食逐渐减少,将士们逐渐出现恐慌。此时,李渊又派人前来劝降,来人说的情真意切,很多将士纷纷心动。

尧君素的妻子当时正在城下,也劝尧君素投降李渊,以保全百姓和将士,妻子说:“大隋已经风雨飘摇,我们如此坚守,又有何意义?”

尧君素听完,摇了摇头,对妻子说:“天下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女人来操心了。”说吧,竟然拿起腰间的弓箭,满弓如月,对着妻子放了一箭,妻子立即毙命。《隋书·诚节》记载:

其妻又至城下谓之曰:“隋室已亡,天命有属,君何自苦,身取祸败。”君素曰:“天下事非妇人所知。”引弓射之,应弦而倒。

尧君素为何要亲手杀掉自己的妻子呢?很多人都认为,尧君素是一个治军极其严厉的名将,他的妻子动摇军心,犯了他的大忌,因此他亲手射杀妻子。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尧君素之所以杀妻,是因为他知道城破之日不远,他打算以死殉国,为免妻子受辱,于是亲手杀死了爱妻,这和当年崇祯帝自缢前屠杀后妃公主的做法类似。《隋书》也说:

君素亦知事必不济,然要在守死不易……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也。

尧君素守河东,是抱着必死之决心,这样的敌人,确实让李渊很棘手,一个多月后,和河东城内彻底断粮,百姓饿死者众多,有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多日的饥饿让尧君素麾下的将士逐渐失去了本有的忠贞,最终,有将士选择叛变,杀死尧君素,投降李渊。忠臣尧君素,就这样淹没在隋末的乱世里,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未能阻挡李渊西进的步伐。

四、廿十年后,唐太宗为其正名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是李渊的主要战力之,尧君素在河东的表现,李世民全部看在眼里。贞观十二年,李世民路过河东旧地,想起了昔日的对手尧君素,李世民突然下诏:

“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意思是说,尧君素当年为隋朝效力,其他将领当时纷纷倒戈,唯有尧君素坚决死战,在隋朝国破之时,尧君素仍然选择做一个忠臣,实在难得。追封尧君素为蒲州刺史,寻找他的子孙下落。

忠,天下之至德也。隋朝末年,连李渊都选择反叛,尧君素身为一名隋朝守将,被李渊逼入绝境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隋朝的臣子,生为隋臣、死为隋鬼,毫无疑问,尧君素是一名忠臣。笔者认为,从某个角度来说,尧君素是位英雄。

很多人讨论忠臣,都逃不出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这个人到底忠于谁?当时的帝王值不值得他去效忠。唐朝取代了隋朝,隋炀帝杨广被后世描述为昏庸之君,而唐高祖李渊则是巍巍唐朝的创始人,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杨广明显是一个不值得效忠的人,而李渊则是天下才俊的最佳栖息地。但笔者认为,所谓的忠臣,忠于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恪守,而不是忠于君王,所以,尧君素是一位值得后世称赞的忠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宣宗要选择放弃安南,让它重新独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宣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派大军征讨安南,就此将安南归入明朝管辖,建府设衙、加以统治。然而,到了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从安南撤兵,册封黎利署为安南国王,安南自此重新独立,成为明朝藩属国。那么,明宣宗为何要选择放弃安南呢?安

  • 除了一些心术不正的皇帝,历史上有哪些比较痴情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说到古代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比较正常的,就是属于那种一个皇后,后宫佳丽很多的。当然也有一些皇帝心术不正,就非常喜欢女色。但是还有一种,那就是非常痴情的皇帝,那么在历史上有哪些比较痴情的皇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明孝宗朱祐樘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制古代帝王,

  • 吴三桂为什么要投降清朝 所谓的红颜是不是借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投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开局“一个碗”的大明被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的一根绳结果。这跟绳在结果大明的同时,也令吴三桂进退维谷。恪尽臣节固然可以留下美名,但代价却是吴三桂自己和数万将士们的性命。要美名、还是要性命,吴三桂几经思索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

  • 古代皇宫的女性非常之多,她们究竟每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这两年关于古代后宫的电视剧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好像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尤其是看后宫的女人斗来斗去的,感觉像是斗蛐蛐一般,虽然说斗的你死我活的,但是却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乐趣,那么真正历史上古代皇宫里面的女人也是这么生活的吗?难道说真的有这么嚣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在面对匈奴的时,秦始皇选择花费人力钱财修筑长城,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时期匈奴逃到漠北是哪,秦始皇在刘邦敢反吗,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谁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原的实力可谓空前强大,当时秦王朝身为中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势力,结束中原内部旷日持久的战争后,国中精猛善战之人可谓数不胜数,可以说,当时的秦国在战争这一方面的能力,并不比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相差多少。那么,似乎并不缺乏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什么不攻打蜀汉 曹睿也不会同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从这句话能看出,诸葛亮对于三国进程有极其重要作用,没有他的足智多谋刘备就无法建立蜀汉政权,可以说诸葛亮身上有太多故事,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计谋都是我国无所不知的计谋,可这样一位传

  • 姑布子卿是什么人?被称为相术之祖的他有何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姑布子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相术,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故弄玄虚的封建迷信,很多的江湖骗子也打着“相术”的名号招摇撞骗,于是人们就更加不喜欢它,一提到相面、看相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嗤之以鼻。但实际上,相术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它诞生于氏族社会,完善于春秋战国时代,通过察看

  • 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为何是历史上最弱势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的印象中,无论哪个朝代,其开国皇帝都是优秀且强势的,有着远胜于常人的本领及能力,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就是历史上最弱势的开国君主,甚至比许多守成之君都还要不如。因此,这也导致晋元帝司马睿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相对较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哪些人?四位都是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哪些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

  • 让唐朝闻风丧胆的吐蕃名将,最后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国力如日中天,四方诸国纷纷来朝。可就在此时,雪域高原上出现了一位绝世名将,他打败薛仁贵,歼灭十八万唐军,让唐朝畏惧三十多年,几乎无人能敌,他就是吐蕃名将论钦陵!然而,论钦陵的结局却很悲惨,不仅本人自杀,家族几乎被灭,剩下的后裔全部投靠唐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