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却将秦琼的国公封号给改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却将秦琼的国公封号给改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25 20:01:40

玄武门之变疑点重重,新旧两唐书都不能自圆其说,其中做大的自相矛盾之处,就是李世民说当天唐高祖李渊要召集建成元吉跟自己在金殿对质,可是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拎着带血的长矛“进宫护驾”的时候,李渊为什么没有上朝,却领着几个小太监“泛舟海池”?

更为诡异的,是李世民派去觐见并“护卫”李渊的,为啥是尉迟敬德不是秦琼?新旧两唐书如出一辙的一段记载,表明了李世民的险恶用心:尉迟敬德苦大仇深,李世民派他“进宫护驾”,是不是想弑父夺位?

新旧两唐书,我们还产生了一个疑问: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恭封官加禄,李世民为何把秦琼国公封号改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熟读新旧两唐书的读者都知道,唐朝开国将领中,李渊最尊重的是秦琼,最看不上的就是尉迟敬德,甚至还要杀掉他,是李世民苦苦哀求,才保住了尉迟敬德一条性命。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记载:元吉谮敬德于高祖,下诏狱讯验,将杀之,太宗固谏得释。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记载:巢王(李元吉被李世民侮辱性地追封巢刺王)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从新旧两唐书这段记载,我们能看出李渊是真的动了杀机,尉迟敬德当时已经命悬一线。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部将(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是不必皇帝下令斩杀的,李渊亲自出面,说明他已经准备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渊十分尊敬秦琼而讨厌尉迟敬德。秦琼受到李渊的赏赐,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绸缎数万匹、金钱数千万自不必说,一个开国皇帝许诺可以把自己的肉割给一个刚来的将领,这也是古往今来头一份儿。

但是对同样战功赫赫并且救过自己儿子性命的尉迟敬德,唐高祖李渊直接选择了无视:秦琼已经受封上柱国、翼国公,连程咬金都被封为宿国公、侯君集也被封为子爵(全椒县子)了,尉迟敬德还是连个男爵都没捞到(唐初功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级)。

有功不赏,无过受罚,还差点丢掉性命,只要是个人,就不可能没有仇怨,所以尉迟敬德杀起李渊的儿子,那可是毫不手软:元吉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其宫府诸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率兵大至,屯于玄武门,杀屯营将军。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

提着李渊最钟爱的二子首级,尉迟敬德算是出了胸中一口闷气,而接下来李世民的安排,就完全暴露了他弑父夺位的野心: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肯定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长孙无忌觐见的时候忘记解下佩刀,还引起了轩然大波。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根据大唐《武德律》作出判决:监门校尉(负责安检的保安小队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长孙无忌误佩刀入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罚铜二十斤。

李世民居然批准了封德彝的判决,要不是大理少卿戴胄据理力争,监门校尉就被开刀问斩了。

长孙无忌是正牌国舅,无意间带刀进宫,按照当时的法律也应该判处死刑(戴胄的观点就是要杀也得先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只是秦王府的一个“左二副护军”,也就是李世民保安分队的一个副队长,拎着带血的长矛来见当朝天子,岂不是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把皇帝李渊吓出一身冷汗,尉迟敬德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火箭式上升:从没有任何爵位直接受封国公,军衔跟秦琼程咬金拉平,还拿到了当时最多的食邑: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当时秦琼是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是右武卫大将军,食邑都是七百户)。

我们细看秦琼和程咬金的国公称号,好像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李渊给秦琼的国公封号是“翼(像不像赵云的翊军?)”,给程咬金的封号是“宿(这称号也不错)”,但是到了李世民登基,这二位的国公称号变成了“胡”“卢”。

读者诸君都知道,唐朝国公封号的命名,一般有三个三种形式:第一种,确有其地,如魏国公、赵国公、楚国公;第二种是以受封者籍贯命名,比如山东人秦琼程咬金都可以封为鲁国公;第三种是取美称,比如李靖之“卫”、李勣之“英”。

秦琼程咬金的“翼宿”,变成了“胡卢”,这就耐人寻味了:胡卢跟葫芦谐音,本意大概是捂着嘴偷笑的意思,这是不是李世民在变相指责秦琼程咬金:你们不去玄武门,是想看我笑话?

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杀手,还真没有秦琼程咬金,新旧两唐书都开列了参与者名单: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恭、李孟尝

看到这里,想必不用笔者解释,读者诸君也应该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不派秦琼去“觐见”李渊了吧?至于李世民为什么要更改秦琼程咬金的国公封号,也就只有秦琼程咬金自己清楚了。

秦琼在李世民登基后就请了病假,而且一请就是十二年:享福十二年,说明不是重病,十二年没治好,说明这病有点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武宗英年早逝后,唐宣宗李忱如何走进宦官的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他的生母郑氏是原浙西观察使李锜家中的一个小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后李锜作乱被朝廷处死,郑氏就随同李锜的家眷们没入掖庭为奴。当时宪宗的贵妃郭氏看中了她,便把郑氏从掖庭调到自己身边充任侍女。郑氏天生丽质,不久之后唐宪宗

  • 唐宪宗起初为何不立郭氏?难道是怕复制武则天的道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

  • 郭氏作为唐宪宗的嫡妻,她如何成为“七朝五尊”的懿安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刘昫曾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后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孙之礼,福寿隆贵,四十余年,虽汉之马、邓,无以加焉。识者以为汾阳社稷之功未泯,复钟庆于懿安焉。”这位“七朝五尊”的人就是唐宪宗李纯的嫡妻、唐穆宗李恒的生母——懿安皇后郭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孛儿帖有着怎样的经历?术赤究竟是谁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孛儿帖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180年夏天,18岁的铁木真刚刚成婚不几日,19岁的妻子孛儿帖就被掳走,等到铁木真积聚力量将孛儿帖救出来的时候,孛儿帖已经快生了,不久之后,术赤出生。术赤一出生就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他就是铁木真和孛儿帖的儿子,有人则认为

  • 甄宓的死因是什么?她是被曹丕赐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甄宓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的甄宓其实是一个相当可怜的女子,身为美女,生在三国时代,就注定了命运比别的女子要坎坷一些。她先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来被曹丕强娶,倒也备受宠爱,生了曹睿和东乡公主,但等到曹丕登基为帝,甄宓的命运急转直下,很快就被曹丕

  • 田承嗣作为唐朝中期将领,他如何形成割据一方的态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中期将领田承嗣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他早年跟随安禄山发动叛乱,此后又归降朝廷。不过田承嗣并不是真的想为朝廷效力,他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最后形成割据一方的态势。因唐玄宗采取姑息之政,并没有讨伐田承嗣,反而将他拉拢,这无疑增长了田承嗣的气焰,导致他的行为也更加嚣张。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

  • 孝庄太后在意愿中表示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为什么会这样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庄太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75岁的昭圣太皇太后去世,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是我们熟知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临终之际曾留下遗命:“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

  • 李隆基不得不杀死太平公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到达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当时仅仅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人口就达到了百万以上,另外不少国家也纷纷来到唐朝进贡,就连西方的波斯和阿拉伯帝国也派使者来到大唐,但是在唐朝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女皇帝,也是中国唯一的女帝,它叫做武则天,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才人,在唐太宗死后出家,但由于唐高宗李

  • 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为何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三大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三大名将最后的结局,都是异常惨烈的,都是当时唐朝数一数二的名将武将,实力超群,战功无数,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最后的下场依旧惨烈,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仙芝、封常清、哥

  • 如果永琪没有英年早逝,清朝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背景设定为乾隆年间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五阿哥”永琪的身影。大部分影视作品都将他刻画为武功高强、才华横溢的人物,而在其中一些作品中,他甚至是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但历史中的永琪其实是英年早逝,年仅26岁,至于死因则是得了"附骨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