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房陵公主有过几段婚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房陵公主有过几段婚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83 更新时间:2024/1/18 11:06:04

对房陵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存在感是历任开国皇帝中最低的,连带着他的子女存在感也不高,当然这不包括他的嫡子女: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除这五个嫡子女外,李渊的其他子女的存在感似乎是非常低的,但存在感低不代表没有故事,也不代表故事比存在感强的少。

就拿李渊的第六女房陵公主来说,她的存在感在历史上看似很低,但她的故事却一点也不少。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大唐的女子尤其是公主,他们的感情生活更是开放的,这种开放不仅有婚姻上容许再婚,更有感情生活上的混乱。就混乱来说,世人似乎可以追溯到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她嫁给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之后与大唐辩机和尚有一段惊世恋情,历来被后世津津乐道。

实际上,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私情存不存在另说,即便是真实的,她也不是大唐第一位感情生活混乱的公主,在这方面,她的姑姑房陵公主比她厉害多了。

陵公主李氏是李渊的第六女,名字不详,生母不详,不过她虽然是李渊的第六女,但却是李渊登基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准确来说应该是大唐建立后出生的第一位公主。

也因此,李渊对这个女儿是极为宠爱,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都给她最好的,李渊还将平定关中后所得到的古代著名书法家包括张昶、毛弘、索靖、钟会在内的缣素和纸书近一万五千字都给了房陵公主。

当然,那个时候的房陵公主还不能被称之为房陵公主,而是永嘉公主。永嘉公主这个名号贯穿武德和整个贞观年间以及永徽初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里,姑且以永嘉公主称呼她。

永嘉公主是在李渊的万千宠爱下长大,及笄之后,李渊为她千挑万选出了一个驸马,他就是出自河南窦氏的窦奉节。

窦奉节所在的窦家至少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大家族,窦奉节还是太穆皇后窦氏的从侄,也算是外戚家族,而且窦奉节的父亲窦轨也是唐朝开国功臣,被封为酂国公。

窦轨在630年去世后,窦奉节继承了酂国公的爵位,根据永嘉公主的年龄来算,她和窦奉节成婚的时候,窦奉节已经是酂国公,具体官职未知,但在贞观年间,窦奉节是做到了从三品的左卫将军的。

两人成婚后,婚姻生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两人曾育有一女(长大后嫁给了宰相于志宁的侄子于遂古),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古代来说是绝大部分女子的既定命运,不算好也不算不好,只能说就是一种生活,而时间长了,永嘉公主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然后,她就出轨了,她什么时候出轨、出轨对象有几个,现在已经无从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永嘉公主的一个出轨对象是杨豫之。

杨豫之是谁呢?他的身份还真的是大有来头,首先,他的生母是李渊的第五女长广公主(永嘉公主同父异母的姐姐),其父是出自弘农杨氏的杨师道;其次,他的妻子是齐王李元吉的女儿寿春县主。

所以说,杨豫之是李渊的外孙、长广公主的儿子、李世民的外甥、李元吉的女婿。

他和永嘉公主的关系也是挺有意思的,从长广公主这里来说的话,杨豫之是永嘉公主的外甥,从李元吉这里来说的话,杨豫之是永嘉公主的侄女婿。无论怎么看,这关系都是很近的,一家人啊。

但就是这亲如一家人的关系,给了两人经常接触的机会,一来二去,杨豫之和永嘉公主滚了床单,双双婚内出轨了。寿春县主作为杨豫之的妻子,对杨豫之的出轨行为毫无办法,毕竟是一介孤女,光是好活下去就已经很困难了,便是有什么委屈也只能忍着。

寿春县主能忍,但永嘉公主的驸马窦奉节忍不了。

好歹也是一个将军,如何能忍受得了这青青草原呢?他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就不能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最开始,杨豫之和永嘉公主之间的私情是没有人知道的,或者说外人都是不知道的,他们之间的幽会很隐秘,那个时候,杨豫之的父母都还在世,所以,杨豫之还能被管束也能自我约束一下,不至于太过出格,但647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647年,杨师道去世,杨豫之就有点放纵自我了,成了长安城中一个让人头疼的存在,李世民很是看不惯这个外甥的一些行为,说也说了,训也训了,但没啥效果。

李渊当初登基之后没啥事的时候就不停地生孩子,留给了李世民不少的弟弟妹妹,让他抚养,再加上李世民自己的儿子、女儿、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这数量可不是一个小数,而在这些人中,杨豫之就是一个反面教材,经常被李世民拿来当做反面教材教育弟弟、妹妹和后辈。

后来,李世民甚至下令将杨豫之应得的家产分给他同母异父的哥哥赵斌。但这并没有让杨豫之在作死的道路上回头,反而直接就破罐子破摔了。

等第二年长广公主也去世之后,杨豫之就彻底不管不顾了,妻子寿春县主就是一个摆设,杨豫之和永嘉之间也不再那么藏着掖着,在长广公主的丧期内,杨豫之仍旧和姨母永嘉公主贪恋被中欢愉,而且挺肆无忌惮的,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驸马窦奉节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私情。

窦奉节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姨母和外甥居然给他戴了一顶巨大的绿帽子,他之前不是没有发现永嘉公主和杨豫之关系很亲密,但他一直以为他们就是亲近一些,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早就滚了床单,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窦奉节感觉气血上冲,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无力感。

按照这两人的身份来说,一个是李世民的外甥和侄女婿,一个是李世民的妹妹,一般的男人是不敢真的对他们是怎么着的,帽子只能戴着,亏只能吃着的,但窦奉节是一个狠人,作为永嘉公主的驸马,他并没有选择忍让。

当然,他也不能直接将事情闹大,那样对他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李世民很可能也不能将他怎么办,但他知道李世民很不喜欢杨豫之这个外甥,而杨豫之的父母也已经不在了,即便杨豫之死了,还真就没有人能怎么着。

考虑到这一点,窦奉节直接将杨豫之绑了起来,然后动用私刑将杨豫之杀死了。杨豫之死了之后,这件事才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虽然生气,但还真不能拿窦奉节怎么样,毕竟他是受害者,所以李世民也只能接受杨豫之被杀这个事实。

《旧唐书》记载:“(杨豫之)居母丧,与永嘉公主淫乱,为主婿窦奉节所擒,具五刑而杀之。”

杨豫之死后,永嘉公主很伤心,而且她和杨豫之的事情在长安城也瞒不住了,成为当时的一大热点,窦奉节走在哪里,都感觉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窦奉节和永嘉公主之间的夫妻关系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大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中有这样八个字来形容永嘉公主和驸马窦奉节之间的婚姻关系:“琴瑟调乖,如宾敬阕。”简单来说就是离婚了。

窦奉节上奏李世民,要求和永嘉公主解除夫妻关系。本来,永嘉公主作为大唐的公主,她要不想离婚,这婚姻基本就不可能结束,毕竟他们之间是女强男弱,但永嘉公主也不愿意和窦奉节继续维持夫妻关系了,而且李世民本心里也愿意让他们离婚。

于是,两人很快就离了婚,大唐公主再婚甚至三婚的不少,但基本都是驸马去世之后才会再婚,像永嘉公主这样离婚的还真没有几个,而且这是大唐第一位离婚的公主。

离婚后,永嘉公主成了寡妇,而窦奉节被外放为秦州都督,不久就死在了任上。

窦奉节的死活,永嘉公主是不怎么在乎的,但到底出轨一事闹得挺大,她也害怕哥哥李世民怪罪,所以在贞观末年,永嘉公主还是挺平静的,深居简出,尽量不让李世民注意到他。

侄子李治继位之后,永嘉公主也还算守得住,一直到永徽五年,即654年,永嘉公主被晋封为房陵大长公主,并且再嫁了。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贺兰僧伽,贺兰僧伽出自武将世家,从高祖开始就是北周的大将军,后来贺兰僧伽袭封通化县男,在贞观年间为左卫将军,和房陵公主的前夫窦奉节是相同的官职。

贺兰僧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脸黑,而且是很黑的那种,与他同样脸黑的还有李叔慎和杜善贤,当时擅长写嘲谑诗的长安县令刘行敏还留下了一首《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全诗如下:

叔慎骑乌马,僧伽把漆弓。唤取长安令,共猎北山熊。

贺兰僧伽在娶房陵公主之前曾经有过婚姻,原配妻子是谁并没有记载,两人育有一子,名为贺兰尚同,后来原配病逝,儿子贺兰尚同也娶了万春公主的女儿豆卢氏,孤单的贺兰僧伽也就娶了寡居的房陵公主。

第二段婚姻中,房陵公主是否还有过出轨行为,我们不得而知,当初杨豫之的被杀、婚姻的破裂应该对她的打击很大,或许这样的过去会让房陵公主安分守己一些也说不定。

也或许她依旧和从前一样,存在婚内出轨的行为,但应该肯定的是,即便她还有过出轨行为,应该也比较隐秘,也或者出轨的对象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更没有牵扯进权力斗争中去,所以房陵公主的第二段婚姻是比较平静的。

后来贺兰僧伽去世,至于什么时候去世的,我们不得而知。他去世之后,房陵公主就过起了寡居的生活,到了673年的夏天,房陵公主跟随侄子李治到九成宫避暑,就是在九成宫中,房陵公主于闰五月三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后陪葬献陵。

这位大唐立国以来出生的第一位公主,她的一生也算是轰轰烈烈了,婚内出轨外甥杨豫之,导致杨豫之被驸马窦奉节动用私刑杀死,继而公主和驸马也因此离婚。但即便这样,她是公主,在大唐依旧可以再嫁,有第二段婚姻,至于是否幸福,谁又能知道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失败多,姜维北伐成功多 后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姜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与刘备一起死了的还有他那复兴汉室的梦想,刘禅显然对这没兴趣,只不过是迫于压力,刘永刘理又太小,刘封不过是养子罢了,因此想要让刘家复兴汉室,那就只有靠辅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

  • 司马炎篡位后,曹魏皇室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的,印象中,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都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概括。不过,在南北朝以前,大部分亡国之君的下场还算不错。虽然他们失去了皇位,但是却也得到了优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仅身家性命得以保全,还依旧能够享受着荣华富贵。例如三国时的曹魏政权,魏帝在失去皇位后,新上位的晋帝并没有迫害这位亡国之君。

  • 李自成当初几乎能横扫大明 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清军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李自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汉人最骄傲的朝代,明朝的衰败一直都让人遗憾。但是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满人竟然能够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建立清朝。按理说,李自成攻打明朝的时候,几乎横扫了大明。大顺朝刚建立,为何会被满人轻而易举的击溃呢?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多面性的,何况一个

  •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资治通鉴·魏纪一》: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这里有三层意思:诸葛亮认为法

  •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 仁孝徐皇后:徐达的女儿,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仁孝文皇后徐仪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非徐达莫属。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两人情同手足。从朱元璋早年起义时,徐达就跟着他征战沙场,并先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公元1368年,徐达和副将常遇春推翻元朝统治后,顺利攻入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即位

  •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 他们打仗为什么会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徐达和常遇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当今社会极其注重学习,从小家长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青少年要上的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更是数不胜数

  • 汤和战事多败少胜,朱元璋对他颇有不满,最后为何没有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汤和战败多次,又经常发牢骚,为什么没被朱元璋杀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这跟徐达差不多,当初在滁州时,徐达挺身而出,代替朱元璋为

  • 三国时期死得最惨的十大谋士分别是谁?因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聪明的十大谋士,三国真正历史十大谋士,三国战死的名将

    三国时期死得最惨的十大谋士分别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谋略奇才。他们为自己追随的主公服务,为其出谋划策,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不过古人有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谋士的功劳如果太过,就会危及到主子的地位。正所谓“功高盖主”,主公会不

  •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夏侯渊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打仗厮杀,讲究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意思是亲密的血缘关系能够使将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在战场上更加奋力作战,紧密配合。蜀汉多出“父子兵”,父子俩同时出现在战场上,例如刘备和刘封、关羽和关平、诸葛瞻和诸葛尚。曹魏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