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段志玄是如何从问题少年摇身变成唐朝名将的?

段志玄是如何从问题少年摇身变成唐朝名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1/20 23:10:14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段志玄的故事。

唐朝“诗鬼”李贺在《南园十三首》中曾写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中的“凌烟阁”,并不仅仅指长安皇宫内的一处建筑,而是特指唐朝男儿们建功立业的标志。唐朝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曾在凌烟阁陈列开国功臣的画像,共24位,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此之后,凌烟阁就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很多大唐男儿,都以能把画像挂在凌烟阁为终身奋斗目标。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长孙无忌(第一)、魏征(第四)、房玄龄(第五)等著名的文臣,也有李靖(第八)、尉迟恭(第七)、秦琼(第二十四)等著名的武将。

在这24位功臣中,排名第十位的功臣名叫段志玄,他和李世民同龄,跟随李世民从太原起兵,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甚至被李世民比作“周亚夫”。下面笔者就来想详细说说段志玄的故事。

一、问题少年识秦王,父子从原随大唐

李渊起兵之前,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镇守太原。李渊为人爽朗,在太原,他结识了一帮非常重要的朋友,例如刘文静(晋阳令)、裴寂(晋阳宫监),刘文静和裴寂都是李渊起兵反隋的第一批追随者,又称“太原元从旧臣”或“西府旧臣”。

其实,在太原,还有一位李渊的铁杆追随者,名叫段偃师,当时担任晋阳郡司法书佐。李渊起兵时,段偃师立即带着两个儿子举家支持李渊,跟随李渊打天下。李渊称帝后,封段偃师为授散骑常侍、益都县公。

段偃师这个人其名不扬,但他的长子名气却很大,此人名叫段志玄,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是李世民较为倚重的一员大将。实际上,段志玄早年就已经出名了,因为在太原,他就是个“问题少年”,在太原的公子圈中,可谓家喻户晓。《新唐书》曾云:

“志玄姿质伟岸,少无赖,数犯法。”

即,段志玄长得威武,但为人有些泼皮,多次触犯律法。

要知道,李渊当时担任太原留守,李渊派长子李建成带着家眷留守河东老家,把次子李世民带在身边。李世民和段志玄都是太原的公子哥,两人又同岁,那李世民和段志玄之前认识吗?

从父客太原,以票果,诸恶少年畏之,为秦王所识。(《新唐书·段志玄传》)

很显然,因为段志玄在太原时劣迹斑斑,名声太“响”,其他同龄人都怕他,因此,李世民自然是认识段志玄的。

而《旧唐书》则记载:

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

意思是,段志玄在太原时,得到了李渊二公子李世民的厚待,二人交情不错。因此,在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时,段志玄立即跟随李世民。

综上所述,段志玄在唐朝功臣中,属于“西府旧臣”,第一批投奔李渊父子。但谁能料到,“问题少年”段志玄,接下来竟然成为一名猛将。

二、先锋官年少成名,段将军勇冠三军

段志玄本名段雄,字志玄。李渊决定反隋后,命麾下众人四处招兵买马,段志玄到乡里募兵千余人,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担任先锋官,当时段志玄仅有19岁。

隋朝末年,包括瓦岗军在内的诸多义军,都把夺取洛阳作为首要目标,李渊为了避开锋芒,取道向西,攻打长安,这一招可谓出其不意,避开了隋军主力。

从太原到长安,第一场战争发生在霍邑(山西临汾),临汾守将宋老生身为隋朝将领,率军坚守城池,抵挡李渊。这一战 ,最出风头的两个人分别是李世民和段志玄。

宋老生打仗还是有一套的,不仅打败了李渊,李建成还因此坠马,关键时刻,李世民率领两人杀到,打败了宋老生。

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旧唐书》)

和李世民一起断敌军之人,就是作为先锋官的段志玄。

《资治通鉴》云:

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阵,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李渊从太原到长安,潼关是必经之路,而镇守潼关的之人,是隋朝名将屈突通。可以说,潼关是李渊攻下长安之前最难打的关隘。李渊不敢轻视屈突通,派心腹刘文静攻打屈突通,二人对峙了一个月,屈突通派部将桑显和趁夜偷袭刘文静,刘文静溃不成军。关键时刻,段志玄力挽狂澜,他带领20余人先后三次冲入战阵,身中流矢但不怯战,最终,唐军大振,擒获屈突通,潼关之战的胜利,为李渊占领长安,打下重要基础。

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旧唐书·段志玄传》)

屈突通后来归降唐朝,成为唐朝著名的将领,在凌烟阁排名第十二,19岁的段志玄能够生擒屈突通,可见段志玄之勇猛。因为此功,段志玄被李渊晋升为乐游府骠骑将军。从此之后,段志玄可谓年少成名。

4年后,李世民前往洛阳征讨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被两个敌将俘虏,段志玄等待时机,在渡过落水时,他竟然用蛮力将两位敌将拉下马,夺马而逃。王世充麾下数百名士兵追赶段志玄,但都不敢靠近他。“追者数百骑,不敢逼。”此后,王世充被平定,段志玄被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李渊占领长安后的第二年,建立唐朝。作为皇帝,李渊基本上都在长安城内。而李建成作为太子,“国本”不可轻动,也留下了镇守长安。平定天下的任务基本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外征战多年,段志玄一直是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当然,此时段志玄已经不是当年的“问题少年”,而是真正的沙场勇士。

三、玄武喋血意志坚,太宗问鼎封功臣

随着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一一陨落,李唐王朝一家独大的,但接下来引来新的危机。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不仅功劳一件一件增加,很多人才也笼络于其麾下,李建成作为大唐太子,心中充满焦虑。于是,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打算除掉李世民。

但李世民身边文武大臣众多,若想动李世民,必先剪除他的羽翼。于是,在李建成的筹划下,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被纷纷调出秦王府,另外,李建成使用各种手段来拉拢秦王府的将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纷纷被李建成利诱过。例如,李元吉送了一车金银珠宝给尉迟恭,劝尉迟恭投奔太子阵营,尉迟恭不答应,李元吉竟然派人暗杀尉迟恭。

段志玄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他当时的境遇和尉迟恭是一样的。

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旧唐书·段志玄传》)

面对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的重金利诱,段志玄意志坚定,暗中把实情告诉李世民,并且和尉迟恭等人一起建议发动政变,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带领尉迟恭、段志玄、侯君集、程知节等心腹将领,埋伏于玄武门,在李建成、李元吉路过时将其诛杀。从此,李世民掌控了唐朝的军政大权,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而段志玄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又改为褒国公。

四、保家卫国大将军,军令严似周亚夫

贞观年间,段志玄被李世民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镇守西部。在此期间,吐谷浑屡次挑战唐朝,李世民命段志玄率军攻打。

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将边兵及契、党项之众以击之。(《资治通鉴》)

在段志玄的攻打下,吐谷浑兵马被打得丢盔卸甲,段志玄乘胜追八百多里,不仅打败了吐谷浑,还大大展示了大唐的国威。

若论抗击外敌,段志玄在唐朝的表现并不输给其他将领。另外,段志玄在军事管理上很有一套,他的部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段志玄和宇文士及分别统兵从萧章门护送长孙皇后的灵车。

萧章门是唐朝皇宫内宫的大门之一,因为葬礼上人员众多,段志玄和宇文士及镇守萧章门,不仅要保证长孙皇后的灵车安全,还要保护内宫的安全。

夜里,李世民有急事需要派人到萧章门,使者先到宇文士及的军营中,宇文士及听闻是皇帝的使者,连忙开门接待。然而,等使者到了段志玄的军营,段志玄拒不开门。

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伪。”竟停使者至晓。(《旧唐书·段志玄传》)

即使是皇帝派人来,段志玄也不开门,理由是“军门不可夜开”。使者说他有皇帝的敕书,段志玄又说:“夜里看不清,难辨真伪。”使者真没办法了,只能等到天明。

和宇文士及相比,段志玄的“胆子”太大,连皇帝的使者他都敢拒绝,但深究下令,段志玄的确没有做错,因为他是一个军人。

第二天,李世民知道真相后,称赞段志玄说:“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

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身为周勃之子,统兵有方,军纪严明,有一次,汉文帝到军中视察,将士们知道是皇帝前来,但没有周亚夫的军令,不敢开门。通报后,周亚夫请汉文帝入军营,站岗的士兵还不忘提醒汉文帝:“将军有令,军营中不许车马疾驰。”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汉文帝只好让车夫牵着马,慢慢行走。

周亚夫的结局虽然不好,但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代名将、杰出军事家的称号。李世民把段志玄比作周亚夫,可见是对段志玄治军能力的极度认可。

五、将军陨落名长存,官赠母弟情义深

前文提到,隋朝末年,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带着两个儿子跟随李渊打天下,另一个儿子名叫段志感,但和乃兄相比,段之感的则差了一大截。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听闻段志玄病重,亲自前往探望,在段志玄弥留之际,李世民为了让段志玄安心,承诺给段志玄的儿子段瓒为五品官,本来以为段志玄会欣然接受,谁知段志玄的做法却出乎李世民意料。

顿首谢,请与母弟,乃拜志感左卫郎将。及卒,帝哭之恸。(《新唐书·段志玄传》)

他请求李世民把这个好处给自己的弟弟段志感,而不是给自己的儿子段瓒。段志玄的这个做法,让人敬佩不已。不几日,段志玄去世,年终45岁,李世民非常悲痛。给段志玄谥号“忠壮”,命陪葬昭陵。

次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段志玄名列第十位,名垂大唐。

笔者认为,段志玄打仗所向披靡,谓之“勇”;意志坚定,谓之“忠”;治军严明,谓之“谨”;官赠母弟,谓之“义”。虽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每个人在某个方面都很优秀,但像段志玄这样,从最开始跟随李世民,各方面才华均衡,又能善终的,实在难得。

然而,在凌烟阁中功臣中,段志玄的名气并不如李靖、尉迟敬德等人响亮,这或许是段志玄在各方面较为均衡、为人低调的原因。《旧唐书》的作者刘昫曾拿尉迟恭和段志玄做比较:

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

尉迟恭忠勇无敌,但却性格粗暴,动不动就奋拳负气,若不是唐太宗训诫,差点晚节不保;段志玄平时虽然低调,却是保家卫国真正需要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在选男宠的时候 符合男宠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武则天男宠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封建制度下,男女地位一直都不平等。尤其是在婚嫁方面,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要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如果丈夫因各种原因去世,她们也要守寡一生。可也有出身显赫的贵族小姐和嫁入豪门的夫人们会有例外,她们会纳男宠来满足的自

  • 嘉庆新官上任三把火,难道是为了和珅贪污的那笔巨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手下最红的一个大臣,而在乾隆死后,嘉庆便立刻赐死了和珅,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指的就是这件事。很多人就以为,嘉庆是看到和珅家有钱,而且他又贪赃枉法,所以就把和珅的家给抄了,以充国库。而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然,国家不

  • 在地方任职期间,张齐贤如何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那么,这个堪称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朱元璋最霸气的两首诗,你读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明朝开国皇帝,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这不仅让他成为了一名能诗作文之人,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诗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根据《明史·艺文志》的记载,在《明太祖文集》五十卷中,光诗文就有五卷。现在,后人能够看到朱元璋的诗词有两百多首,我

  • 石达开:二十岁就封王,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来讲讲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石达开,公元1830年生人,广西贵县那邦村人,石达开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亚达”。根据他自己的描述:“祖辈由广东和平县移来居住,为‘客家’人,父亲石荣昌,母亲周氏,六屈村,壮人。”根据贵县县志的描述,石达开家世代务农,家中

  • 八王之乱的后果是谁种下的?司马炎为何要大肆分封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八王之乱的后果是谁种下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藩王作乱屡屡发生,但不管是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还是明朝建文帝时期的“靖难之役”,在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及西晋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不仅持续时间长(16年),而且过程极其复杂,战争规模和对国

  • 朱见济如果还活着,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见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却兵败被俘,在于谦等大臣的支持和孙太后的同意下,留在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一年后,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归京城,但却被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中长达七年。期间,朱祁钰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 杨玉环深的李隆基宠爱 李隆基最后为什么要赐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玉环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玉环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独得李隆基的宠爱16年,让后宫的嫔妃惊羡不已。历史上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杨玉环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是赞美了杨玉环出色的美貌,杨玉环的美让人心动,因为她的笑容,这个荔枝哪怕是劳神费力弄

  • 崔琰为何不帮助女婿曹植,反而帮助曹丕承继世子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混乱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是当时的一代英雄,志在天下,一举统一了北方,但是英雄也有年老的时候,在曹操的晚年的时候,就曾经为立储的事情犯难,在朝堂上诸多士族大臣都在支持曹丕立储,继承大统,但是其中就有一个人———崔琰。崔琰是曹植的岳父,但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在的立储问题上不帮曹植反而帮助曹丕,崔琰

  • 陈宣帝陈顼下诏北伐时,为何会派出吴明彻领兵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偏安东南地区,此后又出现了宋、齐、梁、陈这些南朝政权,虽然这些朝代进行过北伐,但却没能恢复中原,实现统一。陈朝是南朝最后一个政权,进行过南朝最后一次北伐,举全国之力却没能取得胜利,当世第一名将反而兵败被俘,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全军覆没。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场战役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