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超真的故意害死亲生父亲吗?或因尴尬出身

马超真的故意害死亲生父亲吗?或因尴尬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67 更新时间:2024/1/20 7:27:46

马超的父亲马腾之死,在历史上是一件颇为蹊跷的事情。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是马腾参与了“衣带诏事件”反抗曹操而遭到杀害,之后马超造反。但是在真实历史中,顺序正好相反,是马超先造反,导致了马腾被曹操杀害。表面上看,马腾是因为马超造反受到株连,和自己的儿子马休,马铁一起被杀,夷灭三族。杀死马腾的人是曹操,这个事实相当清楚。但是仔细想想,疑点非常多。因为马超的部队是马腾留下来的,马超继承了父亲的军队,而父亲在朝中当人质,马超当然知道造反的结果是什么。造反必然会导致父亲和兄弟一家人的惨死,但是马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从马腾的角度来看,他所以入朝为官,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其实已经是选择了归顺中央,放弃自己的割据地位了。马腾绝对想不到马超会造反,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杀。所以马超的反叛,不但曹操吃惊,估计马腾临死也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网络配图

要想找到事情的真相,还得从马超的身世说起。古代兄弟姐妹,经常以伯仲叔季排行,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最小。比如说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伯和仲代表他们分别是大老婆生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另外,还有一个孟,孟是什么意思呢?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正妻生的长子就称为伯,比如孙伯符。而庶出的,也就是小老婆生的长子,称为孟。马超字孟起,表明了他并不是正妻所生的,而是小妾生的长子。在古代,庶出是很悲惨的,不但没有继承家业的资格,还要遭到嫡亲儿子的歧视。比如说袁绍袁术兄弟,同父异母,袁术是嫡子,正妻所生,而袁绍是庶出的,后来过继给了伯父袁成。所以袁术就经常看不起袁绍,说过“你们干嘛都不跟随我,却跟着我家的家奴袁绍呢?”在袁术看来,庶出的袁绍等同于“家奴”。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出身名门,家事如此显赫的袁绍,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更何况生于偏远地区的马超呢?估计马超在整个家族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

公元196年,马超20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马腾和韩遂发生火并,韩遂杀死了马腾的妻子和嫡长子。当时的妻,应该是指的马腾的正妻,所以此处死的并不是马超的母亲。而马腾嫡长子的死亡,也许给了马超一个机会,此后马超的地位可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过也有证据表明,马腾仍然有其他的嫡子,马超依然并不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在此以后,马超追随着父亲参加了多次战斗,他作战勇猛,在军中威望很高。再到后来,马腾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适合长期在军中,就选择入朝为官,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同时带走了两个儿子马休和马铁,留下马超继续统帅马腾的军队。从此,这支部队的指挥者就成了马超。

从马腾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割据生涯已经结束了,他带着两个儿子到中央当官,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所以让马超率领部队在外,也许是作为最后的保障,有一支部队在,自己也更为安全。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完全放弃武装,把部队交给中央,自己安度晚年,这是马腾的打算。不过从马超的角度来讲,这笔账可不能这么算。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马休和马铁是否是嫡出的,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这样。也就是说,马超仍然不是马腾家业的继承人。

网络配图

很有可能是,马腾带着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嫡子去到朝廷做官享福,而把不那么受宠的庶子马超留在凉州看家。对于马腾来说,这支部队早晚是献给朝廷表明自己忠诚的礼物,所以是无所谓的态度。可是对于马超来说,却获得了庶子逆袭的唯一机会。作为部队的实际控制人,这些军队,是自己唯一的倚仗,是不可能被放弃的。如果军队被老爹送给曹操,自己也跟着马腾入朝当官,那么他就是马腾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小老婆生的,马腾混的再好,遗产爵位也没有自己的份儿,未来可以说是一片灰暗。但是如果保持自己的军队与中央对抗呢?他有实力有才华会打仗,在少数民族地区里有威望,一呼百应,完全有能力成为一镇诸侯,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甚至于说是谋夺天下也未可知。但是这样做,父亲会死。马超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外人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猜测马超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非常的痛苦。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亲,代表自己的过去。一边是苦心经营的军队,代表自己的未来,实在是难以抉择啊。

马超最终的选择我们都知道了,他选择造反,导致了父亲和兄弟被杀,全家一百多口人惨死。而相应的,马超凭借着手里的这支部队建功立业,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特别是渭水一战,马超把曹操杀的打败,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在历史上,为自己重重书写了一笔。然而世事难料,最终马超在乱世中没能把自己的势力壮大,在经历过很多挫折以后,马超投靠了刘备。在刘备手下,马超做到骠骑将军这样的重臣,可惜在战场上却没有什么表现机会,最终在47岁的年纪郁郁而终。不知道徘徊在生命尽头的马超,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呢?在马超临终之前,曾经给刘备上了这样一则奏疏:

网络配图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在临终遗奏疏里,马超感叹自己全家200多口人都被曹操杀光了,把堂弟马岱托付给刘备。“馀无复言”四个字,显得非常的悲凉。马超的临终遗言充满了温情,说明他心里面还是在乎亲情的。家破人亡,后半生的马超是孤独和寂寞的,但是这也是他自己选择的。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没有人能够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是历史上没有污点的完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女人最多的皇帝,历史上有没有黑阙王朝,历史上的污点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王朝都是因为衰弱而被取代的,在本人看来有几个朝代却是因为太强大而在历史中消失的,秦汉不用多说的。但是有一个王朝一样伟大,却总是不被重视,这个伟大的王朝就是——杨氏隋朝。要知道这个王朝的贡献绝对不会比汉唐对于中国古代王朝的贡献小的,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建立隋朝。隋朝完成了自

  • 清雍正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废除贱籍制度,养廉银制度是谁提出来的,清朝官员养廉银

    《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网络配图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

  • 朱元璋反腐:百姓把贪官"绑缚赴京治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对贪腐深恶痛绝,宁枉勿纵,从不手软十九年内,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无一官员做满任期允许百姓直接把贪官污吏“绑缚赴京治罪”起罪之低、处罚之重、涉及之广、时间之长,史上第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在位期间影响比较大且众所周知的大政治风波有二。一是大肆诛杀、清洗开国重臣。其杀戮之重之广,在中国史上是

  • 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 还被拥立为专政首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不凡兵王,印度把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唯一击败满广志的部队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荡”的祸首———“板荡之篇,于焉而极”,“狼戾贼忍,暴虐不仁”有史以来未曾有过。董卓字仲颖,生于凉州陇西郡临洮县,老家大概是在今天的甘肃省岷县西南一带。少年时代,游走于凉州一

  • 被称为八贤王的胤禩为何会在夺嫡大战中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德芳为什么称八贤王,谁被称为,八贤王简介

    康熙晚年,在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之后,康熙的众皇子们蠢蠢欲动,对皇储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以当时的情形来看,八阿哥胤禩德才兼备,在朝中威望甚高,大有舍我其谁的味道。但是康熙却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毅然决绝地将八阿哥胤禩排除在皇储之外。胤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在夺嫡大战中失败?让我们来看一下。网

  • 古代十大奸臣结局:和珅家产是大清国15年的收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是能臣吗,和珅放到现在有多有钱,和珅一家的结局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 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 权纳贿,肆行贪

  • 辛辛苦苦统一中国 却传位给傻太子终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晋武帝,即司马炎,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他一生纵横沙场,能征惯战,果敢英武,平定东吴,统一天下。结束了汉末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司马炎在位的太康年问,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然而,他却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这似乎不合逻辑。然而事实却是如此,那么英明神

  • 大唐功臣仆固怀恩战功卓著 为何却最终走向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为何不投降唐朝,唐朝24位开国功臣结局,仆固怀恩怎么读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正月,虽然冬天的气息尚未散去,凛冽的寒风依然刺人肌骨,但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里已经洋溢起了春天的气息。历经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长安城再也没有了以往摩肩接踵、洒汗成雨的国际大都市的恢宏气象。又一个新年的到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特别庆祝的,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立时让长

  • 雍正惩贪:贪官自杀就让他子女家属接着退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 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雍正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 或多至数十万”

  • 真实关羽:对政治一窍不通 不容别人超过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做人学关羽,关羽10种不知道的技巧,关羽何人永远不会忘恩负义图片

    核心提示:关羽是一个军事干才,然而对政治却一窍不通。关羽是位“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那类人物,更加之“护前”,即容不得别人超过他,所以在太守任上,同部属、同僚的关系十分紧张。网络配图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县解州镇)人。逃亡到涿郡(今河北涿州)之后,为躲避官府追究,遂改字云长,因什么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