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2/7 0:47:23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

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先埋伏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路——古博浪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之后,那个大力士扔出了大锤,可惜只是砸坏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行刺行动失败。

秦始皇在此之前已经有过被刺的经验,时间长了也自然会防备。他每次出巡都准备四驾一模一样的车辇,时常换着坐。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到底那辆车上坐着秦始皇。

这次不成功的刺杀事件让张良名扬天下。秦始皇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对此十分恼怒,下令全国通缉刺客。张良在家乡是藏不住了,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时间长了就自然不了了之。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二、拾履得书 跻身三杰

张良辅佐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清楚。他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渡陈仓、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的军事行动遮掩;楚汉战争转折关头,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计谋;通过项伯缓解刘邦和项羽的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良自己说他的本事来自一个老人,《史记》中对这个故事记载的倒是蛮清楚,但是故事本事就有点夸大的神秘色彩,不过故事编的还是很精彩的,当成小说看倒是不错。关键是,这个故事圆的太好了,不但给自己加了分,还给刘邦加了分,可以说,张良有最后成为汉初三杰中最被刘邦信任的人,和这个奇怪的故事也是分不开的。

据说,有一天张良闲着没事,到了城外的一座桥上游玩,碰见一个白发老人把鞋子丢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强压怒火帮他把鞋子捡起来,但是老人又得寸进尺提出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张良最后强压怒火帮老人穿上了鞋子。

“拾履得书”这个故事无论真假,他的精髓其实在最后,老人让张良熟读兵书,成为帝王师。这个事是个两头堵的事情。反正这件事又没人看见,张良怎么说都行,但是对刘邦的影响就太大。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帝王,出身贫寒。无论他有多么的成功,在那些旧贵族眼里就是不入流。在家乡人眼里他就是个拿了人家东西不给钱的无赖,在他的老丈人眼里他就是个十足的流氓。没人看的起他,就是当了皇帝在家乡人眼里还是那个形象,改不了了。

但是张良一个故事解决了两个人的难题,他不但说明了自己本事的出处,告诉大家自己是上天选中辅助凡人成就大业的,还告诉世人刘邦就是“真龙天子”,自己辅助的人就是上天选中的帝王,一下子解决了刘邦当皇帝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刘邦的烦恼。张良的故事使刘邦的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都带上了神秘色彩。刘邦从一个泼皮无赖直接成了个“半仙体”,也难怪刘邦那么信任他,这个功劳可不是韩信打几场胜仗或者是萧何治理国家能比的。

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汉朝建立后,张良、韩信和萧何在内的七个人被封为异姓功臣为侯,委以重任。但与其他汉初功臣不同的是,张良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一生平安的人。相比于韩信被杀,萧何被治罪下狱。张良过的太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良在当年编造那个捡鞋子的故事时,已经把故事给编圆满了,既然他是神仙选中来辅佐刘邦的,刘邦怎么能杀他呢?何况张良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刘邦当时给张良的封赏条件是“自择齐三万户”,齐地富庶的地方可以自己随便挑。张良完全可以挑好地方,可他却形同隐居一般选中了“留”这个地方。避免了刘邦的猜忌。

张良能够功成身退,吕后也起来很大作用。曾经有段时间,刘邦想废掉吕后的儿子、吕后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就跑去找张良求救。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说:“当今天下有4位大贤人,皇上想见却见不到。太子若能请他们为上宾,皇上看见了肯定会对太子刮目相看,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吕后按照张良的主意。花重金请出四位贤人辅佐太子,刘邦果然对太子的能耐刮目相看。废太子的事就再也不提了。吕后对张良自然是感激万分。朝里有了吕后帮忙,等于又多了个靠山,这下,只要不谋反,想死也死不了、张良的智谋之深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后吕雉为何敢给刘邦戴绿帽和大臣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后妃当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强势的女人,或隐身幕后,或垂帘听政,或直接鸠占鹊巢、取而代之。谈笑之间便杀伐决断,指点江山,将整个王朝的男人都笼罩在她们的阴影之下。实在是巾帼胜过须眉,令人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巨大能量。在这些当国的后妃中,吕后无疑是她们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吕后姓

  • 是谁从蒙古帝国屠刀下拯救了数百万中原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楚材是元代的开国大臣和名相,人称“神人”。他的智慧和才能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萧何、诸葛亮、魏征、房玄龄等比较起来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有关他的故事似乎在民间流传甚少,有关他的影视作品更是鲜见。这对一位历史名人来说,无论站在什么角度看,都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笔者把这位元代名相介绍给读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

  • 揭秘严嵩为什么会被会嘉靖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教神仙,政事荒怠。严嵩侍奉虔诚,善写应制文词,颇受宠信,被擢为首辅。他握权久,通引私人居要职。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政要。又网罗党羽,朝中大臣大多投靠之。严嵩子严世蕃善揣上意,谄幸弄权

  • 嘉庆帝只是平庸无能之辈?揭大清衰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清王朝中,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他前承“康乾盛世”后接鸦片战争。可以说,这位皇帝是大清王朝中十分关键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大清中衰皇帝:嘉庆帝。如果说将清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人太过的武断,那至少可以说在嘉庆皇帝时期,大清王朝就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而已!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 为何却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

  • 揭秘朱元璋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网络配图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

  • 揭秘汉武帝为何非要整死忠于自己的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古代权力结构中,普通民众与官员之间还存在一个非官非民的“中介”,这就是胥吏。胥吏虽然不在官员行列,但却操纵着隐性的权力。明朝的一本书中就讲到一个胥吏如何利用隐性权力操纵官司骗钱的故事。酷吏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殊群体,酷吏的酷,是对犯法者动辄处以极刑,杀头无数的表现手法。在权力系统秩序井然的官场

  • 中国古代疯狂皇帝:带领整支大军吃人肉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好莱坞的恐怖大片常有食人镜头,但整支军队以人肉为正餐,恐怕从古到今只有这一支队伍吧?那些为军粮犯愁的将领们真该向苻登将军取取经。苻登的军队有了外号,食人魔军!苻登也有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名字,食人魔王!网络配图七夕佳节,枹罕文武官员敦请卫平至啖青府中赴宴。幽蓝的天幕上,一轮弯月喷射出清冷的寒辉

  • 曹操年收入过亿:薪水加定期赏赐加封地税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分析曹操的年薪之前,让我们先翻开《三国志·魏书》。《魏书》里说,曹操20岁做官,66岁去世,在政坛混了47年,先后做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司隶校尉、骁骑校尉、大将军、武平侯、丞相、魏公、魏王。其中武平侯、魏公和魏王是爵位,剩下的都是官职。彼时洛阳是首都,分东、西、南、北、中

  • 纵欲无度: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始皇帝算起,几千年来做皇帝这个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虽然都是亿人之上权之顶峰,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说起来,一般是明君多善终,亡君多惨死,但就有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居然被做成了一道菜,也算是千古奇闻了。网络配图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