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郭子仪对大唐王朝都有哪些贡献?算得上是功臣吗

历史上郭子仪对大唐王朝都有哪些贡献?算得上是功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2/2 13:12:05

称赞郭子仪是大唐王朝的续命者,一点也不为过。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郭子仪先是在安史之乱中屡立战功,参与或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大型战役;安史之乱后,他又计退吐蕃,二复长安,再败吐蕃。他戎马一生,功高却不震主、名大而不骄狂、富贵而又低调,史书称其“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自然算是再造大唐的功臣。

安史之乱大厦将倾,郭子仪力挽狂澜而不倒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都城陷落、皇帝出逃,大唐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功勋最为卓著者,无疑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守孝期间的郭子仪被“夺情”用。至此,在此后的整个战争当中,许多重大战役都有郭子仪的身影。

1、攻克河北诸郡。郭子仪被启用之后,其先后收复靖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在叛军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占领河北全境后,郭子仪率军直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败史思明数万军队,先后平定藁城、赵郡,斩杀叛军太守郭献璆。之后又于李光弼、仆固怀恩、浑释之、陈回光等在嘉山大破敌军,斩首四万余,缴获数万马匹。然而由于此后潼关失守,天子逃往蜀地,太子李恒于灵武登基,郭子仪这才停止征战,与李光弼率军五万赶往朔方行在。

2、克复两京。至德二年(757年)闰八月,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随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长安城外,李嗣业、王难得等人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斩首六万级,俘虏两万人,叛将士气低落无力再战,叛将张通儒弃城逃往陕州,长安逐被收复。之后安庆绪派遣庄严率兵十万前往陕州与张通儒共抗唐军,在郭子仪的指挥下,于山西再度大败叛军,严庄、张通儒逃回洛阳,又与安庆绪逃往相州(治今河南安阳),郭子仪收复东都洛阳。

3、邺城之战。唐军在收复两京之后,安庆绪率残兵逃往邺城,但唐肃宗由于忙着迎接太上皇还都,导致错过了最佳追击时机。安庆绪于是在邺城重整旗鼓,命令各路叛军齐至邺城,意图再战。当时苏日安安庆绪和史思明之间已经矛盾重重,但威胁仍然极大,于是在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灵、李奥、许叔冀、李嗣业、季广探、崔光 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 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十月,郭子仪等人大败安庆绪亲率的7万援军,攻克卫州,又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斩杀安庆绪部三万余人,迫使安庆绪逃回邺城。之后史思明率军十三万南下救援邺城,由于监军鱼朝恩的干涉,唐军围攻邺城四月而不下,史思明又率军截断唐军粮道,双方伤亡惨重,唐军最终无功而返。这次失败,主要因为唐肃宗听从他人谗言,各路调兵却不设元帅,导致各部没有统一调度,而又有监军干涉指挥,最终导致失败。

由于唐肃宗后期的一系列失败决策,最终使得其有生之年内安史之乱也未能平定,但郭子仪作为唐肃宗手中最受重用的将领,在整个平乱过程中的功绩,自是不必多说。正如唐肃宗对郭子仪所说的那样,“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郭子仪可以说是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平定内外乱局,稳定大唐江山

唐肃宗去世之后,唐代宗即位,在程元振等人的谗言下,郭子仪一度被罢免副元帅之职,失去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吐蕃入侵,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再加上唐代宗之前对将领多有猜忌,导致长安附近几乎没有军队防御,吐蕃入侵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唐代宗被迫放弃长安东逃。直到这时,郭子仪才重新被启用,而此时他手中不过20骑而已。

1、再复长安。当时吐蕃军队入侵,长安周边多有唐将反叛,郭子仪虽被重新启用,但却因程元振的阻拦而无法见到皇帝。吐蕃大军攻向长安,不知所措的唐代宗只好弃城东逃,等到郭子仪感到长安时,皇帝早就逃走了。之后,郭子仪辗转各地收拢兵将,唐军这才逐渐稳住阵脚,之后郭子仪率兵返回长安,吐蕃不知唐军来了多少,疑神疑鬼之下只得率军退走,郭子仪逐重新收复长安。

2、单骑退回纥。广德二年(764年)春正月,仆固怀恩反叛,并引汇合、吐蕃入侵,郭子仪凤鸣屯兵泾阳。面对敌人的围城,郭子仪亲自上阵,回纥兵见了郭子仪极为惊讶,原来仆固怀恩欺骗他们说皇帝和郭子仪都去世了,这才赶来侵犯,这才知道皇帝和郭子仪都活得好好的。回纥兵想要看看郭子仪是否真的健在,于是郭子仪便出城与其相见,郭子仪对回纥首领道,“我们曾一起共患难,如今怎么把这交情给忘了。”面对郭子仪,回纥人都下马拜见,于是刚才还兵戎相见的双反,反而坐在一起喝起酒来,并发誓与从前一样交好。在郭子仪的劝说下,回纥人最终主动退兵。

唐肃宗驾崩,唐代宗即位后,郭子仪在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当中再度立下大功,可以说为大唐的内外稳定作出了极大贡献。

郭子仪虽然功勋卓著,但却知道进退,即使多次因谗言而被削权,却从来没有过怨恨,他的低调、谦卑、忠心,最终使得其能够安享晚年,可以说是历代功臣当中能够安享晚年的典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郭子仪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为何会默认李亨擅自登基?他无力改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漫长的皇帝生涯中,唐朝经历了在他手下走向极盛,迎来了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但同样在他在位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原本强盛无

  • 李世民临终前流放了徐茂公是为何?目的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从古至今君王臣工士人百姓们都评价很高的一位千古明君。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当然也是神秘莫测,天威不测的人物。伴君如伴虎,生动地描述了君王和臣子的关系,在君王身边红颜固然薄命,但那些铁骨铮铮的男

  •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朝的佟家可以说是非常显赫的家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康熙皇帝继位后,后宫曾有两宫并尊的局面,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继位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曰慈和皇太后(孝康章皇后)。当然,孝惠章

  • 长平之战中一开始指挥秦军作战的将领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爆发了战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襄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周

  • 历史上刘备带十多万百姓逃亡是真实存在的吗?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建安十三年(208),正逢刘表病重之际,曹操集结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准备进攻荆襄。刘表可算是三国风云人物辈出中难得的“老好人”了,一生与世无争,没有太大野心。一个六十多岁的,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老人其实是不

  • 刘琦夺取荆南四郡后突然间离奇病逝,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刘琦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官至荆州刺史。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志》中对于刘琦的记载并不多,尤其是在曹操南下之后,关于刘琦行踪的记载简直少的可怜。不过,刘备以刘琦的名义夺取荆南四郡后,其突然病逝,这的确有些太过突然,不得不令人怀疑,而刘

  • 周厉王出生有什么奇异景象?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周厉王(?—前828年)西周第十位国王,周夷王的儿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为西周。西周第十位君王是姬胡,也就是周厉王。他是周夷王之子,至于后来周厉王姬胡为什么会被百姓赶走,是因为他让百姓所痛恨,故而才有了暴动。周厉王这个人,

  • 三国时期刘晔是什么身份?他的才谋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不仅是猛将如云, 谋士也是遍布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此背景

  • 吴三桂最后为何落得那么惨的下场?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明末清初那段历史,有一个人是避不过去的,那就是吴三桂。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吴三桂,字长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皇太极曾评价吴三桂“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而就这样一位乱世枭雄,戎马一生,身为大明的边关主帅,降闯又反悔,请清兵入关又叛清,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据了

  • 历史上张仪与孟子有过议论战吗?都是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张仪骂孟子犹如“娼妇处子”,源自于《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比较精彩的一场辩论,是张仪对孟子形容自己为“妾妇娇妆”的一种反驳。要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