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琬提出的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会遭到反对?

蒋琬提出的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会遭到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66 更新时间:2024/1/21 10:21:46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作为继承人,得以执掌蜀汉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大臣。

对于诸葛亮来说,之所以选择蒋琬作为继承人,显然是希望他可以继承复兴汉室的遗志,这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没能实现的目标。对此,蒋琬一方面治理蜀国,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北伐曹魏。在公元238年之后,蒋琬想到了一条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并且将该方案上奏给了后主刘禅,不过,蒋琬的计划却遭到了蜀汉朝廷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的行。

对于蒋琬来说,其在蜀汉的崛起和晋升,离不开诸葛亮的培养和提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蒋琬全盘接受诸葛亮的北伐思路,也即在蒋琬看来,诸葛亮北伐中原,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的,究其原因,在于诸葛亮多次出秦川,因为道路崎岖,粮草补给困难,所以无法攻克曹魏。

既然陆路不好走,不如换一条水路来进攻曹魏。因此,在蒋琬看来,不如多制造船只,通过水路来进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对于蒋琬建议中的水路,就是沿着汉水顺流而下。汉水在当时也叫沔水,是一条发源于今天陕西省汉中市的米仓山,流经东三郡、襄阳郡、再到达荆州的江夏郡,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一带汇入长江。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在古代历史上,水路不管是运输兵马,还是粮草,一般要比陆路更加方便和快捷,这也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蒋琬提出的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确实要比诸葛亮北伐更加快捷、方便,甚至因为高效的特点,能达到兵法中常言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不过,蒋琬的建议,却遭到了大部分蜀汉群臣的反对。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

在蒋琬的方案提出之后,立即遭到了蜀汉朝廷的反对,为了劝阻蒋琬,后主刘禅还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到汉中,以此拦住蒋琬,避免其实施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究其原因,是因为“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也即顺流而下进攻曹魏,确实比较快捷,可是,一旦不能攻克,想要回来就是逆流而上了,因此这不是长久的计策。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诸葛亮北伐中原来说,虽然进攻曹魏比较困难,但是,想要撤退还是比较容易得,这是因为蜀军熟悉这些崎岖的山路,还可以借助于地形来阻挠对方的追击。比如在公元231年,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追击蜀军,就遭遇了诸葛亮设下的埋伏,结果战死沙场。而就蒋琬来说,汉中处在汉水的上游,确实可以顺利而下,直捣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

可是,如果不能迅速取得胜利的话,那么这些蜀军想要撤退到汉中,就是逆流而上。在古代历史上,受制于当时的条件,船只想要逆流而上,自然是比较困难,这很可能会让出击的蜀军全军覆没。在夷陵之战后,蜀汉显然经不起这么大的损失。因此,诸葛亮北伐虽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功,但基本上也没有较大的损失。

最后,在此基础上,费祎、姜维等大臣,都是经常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所以,对于蜀汉的文臣武将,无疑对蒋琬的冒险计划予以反对,也即在蜀汉朝廷看来,诸葛亮都没有冒险采用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蒋琬就更不应该提出这一建议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就蒋琬的水路进攻曹魏计划,实际上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存在异曲同工之妙,这里面的妙处就是出其不意,一旦成功,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战果。可是,一旦失败的话,往往都会带来全军覆没的结果。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奇袭的是曹魏长安这一重镇,只要没有迅速攻克的话,必然遭到曹魏大军的包围,到时就是进退失据了。

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自关羽大意失荆州和黄权率领水师归降曹魏之后,蜀汉不仅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师,更没有足够规模的船只。特别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几乎没有水师参战的记载。因此,对于蜀汉来说,想要组建一支水师来进攻曹魏,自然是比较困难的,即便建造了足够的船只,也缺乏富有经验的水师将士。综上,蜀汉群臣,甚至后主刘禅都不支持蒋琬的冒险计划,所以派遣费祎、姜维等大臣来到汉中劝阻蒋琬。当然,在蜀汉朝廷的一片反对声音之下,加上自己已经病重,蒋琬只能无奈放弃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司马八达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是何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司马家族是名门望族,代代出英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曾发动高平陵事变,从而曹魏政权尽落于司马氏手中,为以后司马炎建晋代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生有八子

  • 历史上雍正帝妃嫔安贵人有多受宠?最后为何会被降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雍正后宫一共有30位妃嫔,嫔位以上的只有8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而这佳丽三千虽然都是拥有着姣好容颜的美女子,可是这些妃子们也都是些蛇蝎美人,她们的心机和城府并不亚于朝堂之上,暗地里争权夺利的大臣们。我们都知道

  • 在杀了魏延后杨仪是什么结局?为何会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襄阳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蜀汉的文臣武将中,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对此,蜀汉丞相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 杨国忠到底就多坏?他是如何祸乱朝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杨国忠,唐朝时期奸相,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然而天宝年间,虽然唐玄宗日渐怠政,虽然李林甫专权擅势,但大唐依然延续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人均粮食达到了七百斤,与1982年的水平相当,国力达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那么,杨国忠这个家伙到底干了点什么,他

  • 从互市中的掮客到手握重兵的叛臣,安禄山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是个“混血胡人”,他的父亲是中亚粟特人,我国典籍称之为“昭武九姓”,泛称西胡;而他的母亲是突厥女祭司,父母不是一个民族,所以是混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样的身份很卑微,安禄山成名之后与哥舒翰不对付,高力士便摆酒缓和二位的关系。安禄山说:“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

  • 为什么说哥舒翰的人生从四十岁才真正开始?转折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哥舒翰,唐朝时期名将,他的大名在历史中可谓如雷贯耳。直到今日,大唐民间所传称赞他的那首诗,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但如此,诗仙、诗圣两位泰斗竟在同一时期,为他写诗,对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这份殊荣,亘古罕有

  • 都是康熙妃嫔,温僖贵妃与孝昭仁皇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有着自己的三宫六院的,他们“后宫佳丽三千人”大多都是通过选秀或者是大臣进献而被纳入后宫中的,由此皇帝的后宫中很少有姐妹都进宫或者是有直系亲缘关系的妃子出现。但是大清王朝的

  • 李自成部将高杰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高杰与李自成同邑,绰号翻山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明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神奇的存在,手握百万重兵,拥有广大的领土,全都是东南富有的膏虞之地。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军事,经济,入口,稳定成都都远远大于满清和李自成的南明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一年就灰飞烟灭了。在朱由检吊

  • 徐皇后是什么身份?她与朱棣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明朝多贤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后宫中的每一个女人都要“步步惊心”“如履薄冰”。但是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皇后她却享受一生皇帝的荣宠,她就是徐皇后。根据史书的记载,徐皇后是个文武双全的女人,但是她不仅有干练英气的一面,她还有贤良淑德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她遇事不争。从徐皇

  • 让自己的舅舅薄昭自杀,刘恒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西汉第三代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四子,其母为薄夫人。吕太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等人举铲除诸吕。当时时为代王的刘恒虽然在铲除诸吕时没有出什么力。但他却是当时刘邦在世儿子中最年长的,同时他的母亲薄夫人性格温和,而且薄夫人只有一个弟弟薄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