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权臣剐忠臣:明朝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误国害己

杀权臣剐忠臣:明朝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误国害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4/2/11 6:04:36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是历史上的一个悲情皇帝。虽然他自己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他接手却是一个貌似强大,其实早已无官不贪,病入膏肓的帝国,加上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在位期间虽然左支右绌,勉力维持,最后也没能换救王朝灭亡的命运,自己也在煤山上吊死了。别人17岁可能正在下放的田间劳作,崇祯17岁就登上大位。虽然只有17岁,但是,他比自己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要成熟有见识的多。

朱由校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的擅权乱政,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上任之初,第一个要解决的王朝毒瘤就是天怒人怨的“客魏集团”。但是,朝中满是客魏集团的人,崇祯暂时隐忍不发,并没有没有操之过急,他在耐心的等待时机。另一方面,崇祯即位后,客魏集团也很恐慌。魏忠贤以退为进,提出辞去东厂的职务,来试探崇祯的态度,为了稳住魏忠贤,崇祯没有立刻批准。随后,客氏提出出宫,崇祯则顺水推舟,马上表示同意。瓦解“客魏集团”成功了第一步。

见微知著,朝中大臣中那些“客魏集团”的党羽也心神不宁,他们预感到形势将要变化,这个年轻的新君不好糊弄啊,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开始寻找退路,反动集团分化使形势更加明朗。“客魏集团”首恶杨维垣,上书弹劾同党崔呈秀专权乱政,面对猪一样的队友,魏忠贤大惊失色,与此同时,独立于“客魏集团”的下级官员也行动起来,是皇帝给他们暗示还是自己主动出击,已经不重要了。海盐贡生钱嘉徵上疏,列魏忠贤大罪十项,呼吁将魏忠贤明正典刑,以泄天下之愤。崇祯发布上谕,公布魏忠贤的罪行,魏忠贤畏罪自杀,客氏被打死,客、魏两家子孙后人都被斩首。

魏忠贤虽然死了,崇祯知道,没有朝廷中那些寡廉鲜耻的官员帮助,凭他一个阉货,小混混,是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危害的,因此,除恶务尽,继续逮捕了魏忠贤的主要爪牙,“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等。崇祯在剪除“客魏集团”的斗争中大获全胜,为大明帝国消除了最大隐患,显示了他不可估量的行政才能。朝堂内忧解决了,但是,后金的不断侵扰,对帝国却是最大的生存忧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抗击后金的一堆庸才中,却出现了袁崇焕这样雄才大略的将才。宁远大捷,他挫败了努尔哈赤的凶猛,直接导致努尔哈赤的死亡,在崩溃的边缘换回了整个辽东战局。宁远一战,是努尔哈赤征战以来的唯一一次败绩,以致于清军不得不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袁崇焕为了宽慰崇祯,立下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但是,又提出要崇祯亲贤臣,远小人,给自己一个宽松的施展能力的环境,崇祯觉得非常刺耳,但为了边疆大事,也不便发作,但是,心中对袁的芥蒂已经形成了……

后来宁远将士因长期缺饷而哗变,为了稳定军心,袁崇焕上奏,要求朝廷发饷,崇祯见袁崇焕到边境寸功未立,要钱的奏折却接连不断,心中早已很不高兴。加上朝臣的挑拨,对袁崇焕的信任顿时又减少了几分。皇太极又遇到劲敌袁崇焕,知道不好对付,决定利用崇祯多疑猜忌的性格,借他的手,除掉心头大患。皇太极假拟了两封所谓的密信,以自己的口气和袁崇焕私下议和,信内容最后当然为崇祯所知,那些往日和袁崇焕有隙的朝臣则趁机诬陷,刚愎自用的崇祯深信不疑。当即将袁崇焕逮捕下狱。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以“谋判欺君罪”被凌迟。刚愎自用的崇祯,昏招迭出,在位16年,竟然处死总督7人,巡抚11人,更换内阁大学士50人,自毁长城,大明江山最后的倚靠也被他亲手毁了。剪除“客魏集团”时,崇祯表现的超乎寻常的机智,欲攘外,先安内,冷静而老练,。但在袁崇焕一事上,却又表现的相当愚蠢,五年之内收复辽东的大话,简直就像个疯子,崇祯异常操切,他真的就相信了,然后又真的相信了反间计。

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早起的睿智与后期上吊的悲剧,就这样矛盾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后世史家对于崇祯普遍抱有同情,以为他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光义是怎样解决传位难题的?把皇位传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赵光义。赵元佐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本是最合适的皇储。不料赵元佐却因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赵光义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因赵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散宴后,陈王赵元佑去看望赵元佐。赵元佐得知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进行宋朝的统一大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相继向宋廷纳土归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赵光义于二月率军亲征,宋军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的皇帝?赵光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起初,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与别的孩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的皇帝?是靠谎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变换,不一定非要点燃烽火,刀光剑影,打打杀杀,血流成河。有时候,一个计谋,甚至一个谎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个弥天大谎,而撒谎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为后周将领,历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赵匡胤的发迹,始于战功,也始于柴荣,没有流血的英勇事迹,没有柴荣

  •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杨贵妃爱吃荔枝的真实写照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一直相传杨贵妃爱吃荔枝。晚唐杜牧游华清宫,写下绝句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写的就是不远千里迢迢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事。杨贵妃的时代,西安尚叫长安。长安本不产荔枝,贵妃的荔枝全是由南方火速运来的。那是中国最古老的“特快专递”。据考察杨玉环偏爱

  • 丘处机有何能力?成吉思汗为何会三请丘处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神仙”这个修饰词对于丘处机这个级别的道士来说似乎是不会太在意的。这是成吉思汗在会晤了这位道界高人之后,对其发出的由衷赞叹。是什么样的人会让成吉思汗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可思议的是,对于信奉喇嘛教和萨满教的成吉思汗为何接受了这样一位道教人士的指点迷津并且有了“迷途知返”的迹象。史书曾将

  • 揭秘:成吉思汗到底是怎样抢回被劫走的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清晨拂晓时分,铁木真一家人正在一个孤零零地扎营于客鲁涟河上游区域草原的帐篷内熟睡着,一伙准备打劫的篾儿乞惕人正迅速地向他们扑来。那位来历不详、寄居于他们家族的老妇人,头枕地面躺着,正如其他老年妇女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她的许多凌晨时光都是在辗转反侧、半醒半睡中度过的。当马越来越靠近的时候,她感觉到了马蹄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何人生经历?成吉思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206年,宋朝的宰相韩胄请宋宁宗下诏征讨金朝时,北方蒙古贵族已在斡(wò)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大聚会,公推铁木真为大汗(皇帝),上尊号为成吉思汗(古突厥语“强大”的意思),建立了蒙古汗国。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有勇士之称,是蒙古部落中强有力的首领之一。铁木真诞

  • 元世祖忽必烈是怎样建立元朝的?忽必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贵由即汗位不到两年,便突然死去,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汗位的斗争越演越烈。1251年,蒙古的王公们推举忽必烈的哥哥蒙哥为大汗。忽必烈领导关中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汉地的军政事务。过了两年,忽必烈又接受了京兆(今陕西西安)的封地。他热心于学习汉文化,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

  • 元世祖忽必烈为何要重用文人?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许衡是元代的著名学者,他在汉、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后,曾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有一年盛夏,许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处理,便顾不得烈日当空,带着几个人匆匆出门了。骄阳似火。许衡一行在酷暑中赶路,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梨树,不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