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不止一顿饭那么简单

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不止一顿饭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3/12/5 21:15:52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发生了大家熟知的一件事,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设宴欢饮,结果就发生了深刻影响北宋的对话,宋太祖说自己的皇帝当着不踏实,害怕被石守信这些高级将领夺权,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上表请辞了。

宋太祖凭此,掌控了中央禁军的兵权,消除了对帝位存在影响的将领,压制武将的策略,也是被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更加坚定地执行,重文抑武成为北宋的主基调,这也导致了北宋对位战争屡屡失败。

现在再去回顾这段历史的话,可能大家都会认为,宋太祖是轻松就解决掉了武将对皇权的威胁,一次宴会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但实际上,杯酒释兵权不是那么简单的,宋太祖解除中央禁军武将将领兵权是一个过程,杯酒释兵权只是最后的结果而已。

首先要说的是,从唐末开始,地方藩镇的影响力太多,中央朝廷无力相抗,这是五代十国动乱的根源,但是从后周世宗柴荣时期开始,后周就已经开始改变这样的局面了,也就是削弱藩镇,加强中央军事力量。

到了宋太祖称帝后,地方藩镇的实力大幅削弱,早已没有了唐末,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这也有隐患,那就是中央禁军成为最为强大的战力,谁可以掌控中央禁军,谁就有复制五代十国藩镇篡权的能力。

宋太祖不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寝食难安,毕竟他经历过动乱时代,太了解如果中央禁军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那么他今天是皇帝,明天就有可能是别人的刀下鬼。

因此,杯酒释兵权主要的目标就是掌握禁军兵权的将领,在宋太祖称帝后,他便对中央禁军将领开始下手了。

宋太祖称帝后,掌握实权的中央禁军将领有9位,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都候赵光义,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张令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张光翰,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

赵光义无需对付,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而其他人,宋太祖就看不顺眼了。

首先,他称帝后,很快就撤换了张光翰、赵彦徽两人,他俩可是当初陈桥驿兵变,策划黄袍加身的两位主要将领。

而宋太祖稳定局势后没几个月就罢免了两人的官职,转而让韩重赟与罗彦瓌接替他们的职位,也就是说,用自己亲信换下了张光翰、赵彦徽,这明显是不信任啊。

而后宋太祖对中央禁军的最高统帅下手了,也就是慕容延钊。

《宋史.慕容延钊传》表解军职,徙为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兵马都部署。

慕容延钊被外放了,虽然表面上看他成为一方节度使,可是之前我就说了,北宋时期的节度使已经不是唐末时期的节度使了,也就是说慕容延钊被宋太祖明升暗降了。

更重要的是,罢免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后,宋太祖就不再设立殿前都点检后一职,他自己就是从这个位置登上帝位的,显然他不希望有人有样学样,坑自己一把。

《宋史.高怀德传》李筠叛上党,帝将亲征,先令怀德率所与石守信进攻,破筠众于泽州南。事平,以功迁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尉。

《宋史.王审琦传》李重进叛,副石守信为前军部署讨之。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

《宋史.韩令坤传》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改成德军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

再看看其他人的境遇,高怀德、王审琦、韩令坤三人先后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反叛后,被封为节度使,罢免了中央禁军武将的职权。

因此,所谓的杯酒释兵权真不只是一顿饭的事,这是宋太祖自从继位后,就一直在推行的事情,石守信等人也是看在眼里,大家都懂的,所以说宋太祖在酒宴上说的话,在场的人都是心知肚明。

他们不想造反的话,那么解甲归田,当一个富家翁就好了,毕竟宋太祖只要兵权,没有必须杀了他们的理由。

《宋史.石守信传》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

这才是杯酒释兵权的真相,宋太祖绝非靠着一次酒宴就完全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兵权,他不是神,石守信他们也不是棒槌,看似轻易的外表下,背后是宋太祖的长时间筹谋。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废止了殿前都点检这一职位后,殿前都指挥使一度成为中央禁军的最高统帅,那么是谁在杯酒释兵权后,担任此职呢?这个人叫杨信。

这个人可是个“奇人”,因为他是个哑巴统帅,而且是宋太祖太宗两朝赋予信赖的禁军统领,这是一般人吗?

《宋史.杨信传》四年,信病喑,上幸其第,赐钱二百万......六年,迁殿前都指挥使,改领建武军节度。

太平兴国二年,改镇宁军,并领殿前都指挥使。三年春,以疡疾在告,俄卒,赠侍中。

那么就算杨信有能力,可是为何一个哑巴统帅能够坐稳禁军统帅的占位置长达十多年?

在杨信临死前,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初他不是突然之间就哑了吗,也是一样,他死前的一天,又能说话了,“信未死前一日,喑疾忽愈,上闻而骇之,遽幸其第”,宋太宗还特意前去探望。

因此,最后可能的是,杨信这么多年一直是在装病,他从来都不是哑巴,而是装得的,为的就是让宋太祖宋太宗放心,也打消了其他别有用心之人的意图。

后面,掌握中央禁军兵权的宋太祖,再度分散武将兵权,也就是将禁军交由三衙统领,至此他才算是放心了,别人想造反谋逆,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薄姬:大汉朝史上一个命中注定要生天子的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传奇,汉朝电视剧按历史顺序,刘邦为什么娶薄姬

    汉高祖刘邦的正妻是皇后吕雉,但是后世刘邦子孙中的大多数却与一个叫薄姬的女人有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薄姬是一个出身并不怎么高贵的女人,她的父亲和一个叫魏媪的女人私通生下了她。在她出生之后并不太久,她的生父就死在了遥远的会稽郡。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战国七雄的贵族后裔们纷纷重新打起来故国的旗

  • 朱元璋为何把皇位传给朱允炆?有何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为何传位给朱允炆,朱元璋给朱允炆的锦囊,朱元璋在位朱棣敢反吗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公元1368年登基为帝,大力推行改革,严打不正之风,各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社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洪武之治。在朱元璋后半生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寻找一位合适的继承人,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立朱允炆为皇长孙,将皇位的继承权跳过众多的儿子们,直接传给孙子呢?朱元璋一生子女众多,仅儿子就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传给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朱棣,如果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棣,朱棣怕不怕朱元璋

    靖难之役据记载,公元1402年,朱棣夺位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而后登基为帝,改元永乐。据悉,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然而他多疑好杀,靖难之役后杀死多位建文帝忠臣。去世后有16名妃子被迫殉葬。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的原因分析朱元璋虽然意识到,朱棣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但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反而传给他

  • 刘邦身边最得力的谋士是张良吗?张良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为什么杀张良,张良为何帮助刘邦不帮项羽,张良是不是刘邦的谋士

    说到刘邦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谁,那只能说张良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刘邦曾评价他"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汉高祖刘邦身边最厉害的的谋士张良,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

  • 武则天真的爱过吗?女皇武则天最在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爱过李治吗,武则天最爱的人是谁,历史上武则天到底爱谁

    读过唐朝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有很多的男宠,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冯小宝的出现,到二张兄弟的受宠,到控鹤监的建立,大量养男宠。我们看到的武则天只是在享受性快乐,又哪来的情感付出呢,当然不会有爱情!谁是她的最爱,我想只能是在她的身边最近,而且相处时间最长的男人。而众览武则天时期的历史,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露出

  • 崇祯皇帝为何杀魏忠贤?崇祯后悔杀魏忠贤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重用魏忠贤,魏忠贤对明朝的影响,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崇祯即位之初,在几番试探之后,不动声色地以雷霆手段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魏忠贤的倒台,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崇祯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十七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兵压

  • 巾帼不让须眉:乱世中铁骨铮铮的西凉女杰尹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巾帼勤王旧有名,巾帼不让须眉代表人物,赞扬女子巾帼不让须眉

    南北朝大分裂时代,每天都上演着令人落泪的悲剧,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人命如草。在众多的悲剧中,有一个尹太后,经历各种哀伤,似乎人世间的苦痛,她一个都没逃掉,但是她从来不哭,不向各种恶势力屈服,接受人生极限挑战。尹太后的人生中充满了苦难。她幼年时和男孩子一样勤奋好学,后来嫁给扶风郡的马元正,可惜少年夫妻

  • 谁陷害了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为秦国统一立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廉颇李牧是哪国的名将,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廉颇杀了多少秦军

    在战国中后期,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成为东方六国抗衡大秦帝国的中坚。尤其是在齐国和楚国相继衰落后,赵国对秦国作战的胜败,对战国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战国后期,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不过,在赵国内部,有一个人陷害了廉颇、李牧这两员大将,成为秦国统一天下中最关键的“帮凶”。这个人不

  • 战国信陵君:他是大秦帝国的克星为什么会死于酒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二世是暴君吗,信陵君军事才能,商鞅被哪个秦王杀死的

    在战国时期,有两个四大组合,一是战国四大名将,也即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组成的四大将军。另一个则是战国四大君子,相对于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魏无忌被公认为四大之首。当然,以信陵君媲美白起、李牧的军事指挥才能,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名称,自然是当得起的。约公元前227年,魏无忌的兄长魏圉继承

  • 刘恒的皇后是窦漪房吗?窦漪房是怎样当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恒和窦漪房的故事,历史上的刘恒爱窦漪房吗,窦漪房是汉武帝的什么

    汉文帝刘恒窦漪房简介据记载,孝文窦皇后,名不详(《史记索隐》云名猗房)。约汉高祖初年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其父早年经历秦朝动乱,隐居于观津不问世事,过着清贫垂钓的生活,后来却不幸坠河而死。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史记索隐》云名建,字长君),弟名窦广国,字少君。阴差阳错 窦漪房前往代国公元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