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一生对刘备的贡献到底有多少?

法正一生对刘备的贡献到底有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4/2/6 1:39:54

东汉末期,刘备在入主益州后终于有了争夺天下的能力,而刘备集团实力的扩大,不仅体现在地盘上,更重要的是人才上,没有大量人才的支持,刘备就还是顶着汉室后裔的落魄枭雄。

而提到刘备帐下的能人,必须要提一下法正,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给予法正高度评价的,法正对刘备集团的影响力是要超过庞统的,如果说他能够多活几年,可能刘备集团的发展就有更好的愿景了。

刘备集团的衰败,就是要从关羽战败,刘备大举伐吴开始的,在夷陵惨败之后,诸葛亮说过,法正如果还活着,定然可以阻止蜀汉这次惨败。

《三国志.法正传》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法正对蜀汉扩张最重要的功绩就是帮助刘备夺取汉中了,毕竟当时的战局的确对曹操集团更为有利。

刘备是倾尽全力来打的。

《三国志.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刘备集团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而汉中对于曹操集团来说,并非是必争之地,也就是说,曹操有接受失败的能力,而刘备没有。

一旦刘备劳师远征,徒劳无功,回到益州,刘备这个外来户,如何继续掌控益州,本来益州本土士族就对刘备集团不感冒,这要是遇到前线战局不顺,后方就不会是刘备的根基,而会成为刘备集团的灭亡之地。

当然,个人认为,法正对刘备集团最大的功劳,就是他其实是刘备能够入主益州,并且坐稳位置的幕后操盘手。

《三国志.法正传》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

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当初刘璋想要联合刘备对付张鲁,法正被派往出使,回来后就与张松密谋,帮助刘备入主益州了。

可以说有法正的谋划,的确让刘备率领大军进入益州的阻碍小了很多,为后来刘备和刘璋决裂时,取得了相对有利的地理位置。

而在和刘备率军南下攻打成都之时,刘璋属下有人提出过拒敌良策。

郑度提出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就是迁移百姓,摧毁田地里谷物,烧毁粮仓,之后坚守不战,刘备的军队再强大,也缺乏足够的后勤支撑,一旦没了粮食吃,都不用刘璋率军出击,刘备的大军自己就垮掉了。

当时刘备就犯嘀咕了,要不要继续进军,是法正坚定了刘备继续进军的信念。

《三国志.法正传》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於是黜度,不用其计。

刘璋因为不想迁移百姓,也就没有执行这个计划,这让刘备的大军有了就地筹粮的条件,不然的话,刘备在雒城可是围攻了一年,这要是刘璋实行了坚壁清野战略,刘备估计就被耗死了。

还是法正了解刘璋, 预判刘璋不会执行此策略,给了刘备继续进军的信心,在拿下成都,降服刘璋后,法正的作用就更大了。

毕竟刘备是外来户,本来益州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有刘焉时期的东州集团,也有益州的本土士族,双方本来就有矛盾和利益冲突,结果又来了刘备集团,就这么大的蛋糕,怎么分是个问题。

别以为刘备顶着汉室后裔的名号就可以益州发号施令了,众人心底里不服,是刘备集团统治益州的隐患。

这个时候法正通过一些操作,让刘备快速拉拢益州各方势力,巩固了刘备的地位。

一个就是劝说刘备娶了吴壹之妹吴氏。

《三国志.二主妃子传》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

当时恰好孙权的妹妹回东吴了,刘备正好有联姻的契机,吴壹就是一个联姻的绝佳对象。

本来吴壹就是当初刘焉拉拢的对象,听说吴壹的妹妹有大富大贵之相,就让自己的儿子刘瑁,也就是刘璋的兄长,娶了吴壹之妹。

可以说吴壹算是东州集团成员,法正劝说刘备娶了吴壹妹妹,一来是在拉拢益州的将领,二来是稳定东州集团的人心。

再者,法正也劝说刘备重用许靖

《三国志.法正传》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当初刘备大军兵临成都城下的时候,许靖是想着直接开城想象的,虽然这对刘备来说极为有利,可是刘备心里是接受不了许靖这种人的,显得太没骨气了,所以说刘备原本没打算重用许靖。

不过法正不这么看。

《三国志.法正传》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你别管许靖干了什么,人家在益州就是有影响力,刘备想要在益州站稳脚跟,那么就需要利用许靖的声望,重用许靖,就是拉拢益州本土士族。

感觉历史记载中,刘备很愿意听从于法正的话, 因此刘备集团也是相对顺利地掌控了益州。

而法正凭借个人能力,直接成为了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诸葛亮可是在荆州时期就跟随刘备,帮助刘备打天下的“老臣”了,而法正加入刘备集团后不久,就已然获得了和诸葛亮同级别的地位,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位置。

正因如此,在法正掌权后,杀了一些当初和他结怨的人,有很多人表达对法正的不满,可是刘备和诸葛亮都装作没看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不止一顿饭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杯酒释兵权做得对吗,杯酒释兵权的历史背景,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哪个地点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发生了大家熟知的一件事,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设宴欢饮,结果就发生了深刻影响北宋的对话,宋太祖说自己的皇帝当着不踏实,害怕被石守信这些高级将领夺权,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上表请辞了。宋太祖凭此,掌控了中央禁军的兵权,消除了对帝位存在影响的将领,压

  • 薄姬:大汉朝史上一个命中注定要生天子的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传奇,汉朝电视剧按历史顺序,刘邦为什么娶薄姬

    汉高祖刘邦的正妻是皇后吕雉,但是后世刘邦子孙中的大多数却与一个叫薄姬的女人有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薄姬是一个出身并不怎么高贵的女人,她的父亲和一个叫魏媪的女人私通生下了她。在她出生之后并不太久,她的生父就死在了遥远的会稽郡。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战国七雄的贵族后裔们纷纷重新打起来故国的旗

  • 朱元璋为何把皇位传给朱允炆?有何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为何传位给朱允炆,朱元璋给朱允炆的锦囊,朱元璋在位朱棣敢反吗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公元1368年登基为帝,大力推行改革,严打不正之风,各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社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洪武之治。在朱元璋后半生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寻找一位合适的继承人,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立朱允炆为皇长孙,将皇位的继承权跳过众多的儿子们,直接传给孙子呢?朱元璋一生子女众多,仅儿子就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传给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朱棣,如果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棣,朱棣怕不怕朱元璋

    靖难之役据记载,公元1402年,朱棣夺位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而后登基为帝,改元永乐。据悉,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然而他多疑好杀,靖难之役后杀死多位建文帝忠臣。去世后有16名妃子被迫殉葬。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的原因分析朱元璋虽然意识到,朱棣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但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反而传给他

  • 刘邦身边最得力的谋士是张良吗?张良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为什么杀张良,张良为何帮助刘邦不帮项羽,张良是不是刘邦的谋士

    说到刘邦身边最厉害的谋士是谁,那只能说张良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刘邦曾评价他"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汉高祖刘邦身边最厉害的的谋士张良,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

  • 武则天真的爱过吗?女皇武则天最在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爱过李治吗,武则天最爱的人是谁,历史上武则天到底爱谁

    读过唐朝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有很多的男宠,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冯小宝的出现,到二张兄弟的受宠,到控鹤监的建立,大量养男宠。我们看到的武则天只是在享受性快乐,又哪来的情感付出呢,当然不会有爱情!谁是她的最爱,我想只能是在她的身边最近,而且相处时间最长的男人。而众览武则天时期的历史,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露出

  • 崇祯皇帝为何杀魏忠贤?崇祯后悔杀魏忠贤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重用魏忠贤,魏忠贤对明朝的影响,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崇祯即位之初,在几番试探之后,不动声色地以雷霆手段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魏忠贤的倒台,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崇祯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十七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兵压

  • 巾帼不让须眉:乱世中铁骨铮铮的西凉女杰尹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巾帼勤王旧有名,巾帼不让须眉代表人物,赞扬女子巾帼不让须眉

    南北朝大分裂时代,每天都上演着令人落泪的悲剧,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人命如草。在众多的悲剧中,有一个尹太后,经历各种哀伤,似乎人世间的苦痛,她一个都没逃掉,但是她从来不哭,不向各种恶势力屈服,接受人生极限挑战。尹太后的人生中充满了苦难。她幼年时和男孩子一样勤奋好学,后来嫁给扶风郡的马元正,可惜少年夫妻

  • 谁陷害了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为秦国统一立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廉颇李牧是哪国的名将,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廉颇杀了多少秦军

    在战国中后期,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成为东方六国抗衡大秦帝国的中坚。尤其是在齐国和楚国相继衰落后,赵国对秦国作战的胜败,对战国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战国后期,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不过,在赵国内部,有一个人陷害了廉颇、李牧这两员大将,成为秦国统一天下中最关键的“帮凶”。这个人不

  • 战国信陵君:他是大秦帝国的克星为什么会死于酒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二世是暴君吗,信陵君军事才能,商鞅被哪个秦王杀死的

    在战国时期,有两个四大组合,一是战国四大名将,也即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组成的四大将军。另一个则是战国四大君子,相对于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魏无忌被公认为四大之首。当然,以信陵君媲美白起、李牧的军事指挥才能,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名称,自然是当得起的。约公元前227年,魏无忌的兄长魏圉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