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搭建报恩塔究竟是想报答谁的恩情

明成祖朱棣搭建报恩塔究竟是想报答谁的恩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1/21 16:41:47

史书上讲得很清楚,朱棣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但具体谁是他的母亲,这里就很有学问了。近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似乎为此事定了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如中国古建筑权威潘谷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持有这种观点,不久前笔者去拜访潘先生时,他还是这样说。

但《明史》明确称:“成祖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这“孝慈高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原配、著名的大脚皇后马秀英,而不是来自朝鲜的碽妃。

这样的记载是负责任的,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1360年5月2日),地点在应天(今南京),其时朱元璋不要说皇帝(1368年才称帝)了,连“王”都不是(1363年击败陈友谅后,次年才称“吴王”),所以,大报恩寺及塔是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有捕风捉影之嫌。

“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一说,根源于野史。上篇中提到,传说碽妃是冤死的,作为亲生儿子朱棣本人又不能公开张扬,于是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之名,建寺、塔纪念她。

而这种说法的直接证据都是《南京太常寺志》上的文字,其中所载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但是民间当时另有一说法,朱棣篡位,借“靖难之变”把侄儿朱允炆赶下皇位的一事,朝野上下都有抵触反感情绪,诽谤声音四起。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骂朱棣不是马皇后生养的,血统有问题,是杂种,不然不会对亲侄下此狠招。

在这种社会舆论压力下,朱棣一方面进行言论镇压,另一方面做出姿态。为了表明自己是马皇后所生,在迁都北京之际,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大兴土木,建大报恩寺、塔,以感谢马皇后的养育之恩,洗去身上的历史是非。

这种说法为正统学者认可。《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书中搜集了各种版本的说法,其中有这样的文字:“永乐十年,北迁,因欲报高皇帝深恩,于六月十五日午时起工,至宣德六年八月初一日完工,共19年。敕工部侍郎黄立恭依大内图式,造九级五色琉璃宝塔一座,曰第一塔,以扬先皇太后之德。”

但历史就是这么回事情,各种说法一多,特别是大家都说碽妃是朱棣生母,事情就复杂了,这个报恩寺塔为谁而建,真相便难辨了。

实际上,在朱元璋当皇帝时,工部侍郎黄立恭奏请修葺,但因为国力问题,一直未能动工。这样,一直拖到朱棣迁都北京时,方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棣借建塔“扬先皇太后之德”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残酷的殉葬仪式:朱棣居然用朝鲜贡女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用活人殉葬的野蛮制度,早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只是这种做法太残忍,秦汉之后,才有所收敛。不埋活人,便用木俑、陶俑代替。从此以后,以活人殉葬的做法就极为罕见了。有些开明君主,临终前还明确要求,将身边的大批宫女,遣返民间,任由婚嫁。本来,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想不到,“活人殉葬”的习俗,又在明朝死灰复燃。朱

  • 揭秘:为何说朱元璋的马皇后被“妖魔化”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听过评书《大明演义》的人,一定非常腻味朱元璋和他的原配马皇后。在曲艺演员嘴里,这两口子心怀叵测,卸磨杀驴。不但害死了元帅徐达,炮打“庆功楼”,还勾结形成以皇后“马大脚”为首的“韩马奸党”,架空了年老多病的朱元璋。当然,这些故事绝非真实的历史,而是江湖艺人对朱元璋铲除功臣的做法极为不满。其实,马皇后并

  • 马皇后究竟是怎样管理朱元璋那些后宫嫔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终于收割胜利果实了。他“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新皇帝满身盛装,威严地接受了百官朝贺。朱元璋甫登大位,立刻册封原配夫人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替朱元璋成功管理着小老婆群和子女群。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大明“第一国母”就能敦上睦下、亲老爱幼。在她手里,整个朱氏大家

  • 未当皇帝之前朱元璋与妻子马氏遭过怎么的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后妃列传》交代了马皇后的出身:“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这就是“马氏”的苦难童年:母亲死了,父亲跑了,长年寄养在郭子兴家里。1352年,郭子兴招募上千流民,啸聚濠州,号称一方“红巾军”。这时候, 朱元璋风尘仆仆地赶来投奔。据《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剿杀明朝当时的“第一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万二,明人。嘉定安亭万二,富甲一方。有人自京回,万问其见闻。其人曰:“皇帝(明太祖)近有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万叹曰:“兆已萌矣!”即买巨航,载妻子,泛游湖湘而去。不二年,江南大族以此籍没,万二卒获令终。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想。”万二这样的大

  • 明祖陵在哪?朱元璋究竟是怎样寻觅陵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祖先们既然被追尊为皇帝,皇后,其葬处就应该建陵,并应依制建造帝陵建筑。但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只追加封号,没有营建祖陵建筑,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呢?原来朱元璋少时家贫,居住地一迁再迁,使他根本不知道其三代祖考的确切葬地。因此,他为寻找祖陵葬地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史料记载

  • 揭秘:马可波罗可能没有来过中国 将苏杭弄混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美剧《马可·波罗》刚刚推出就在网上掀起热潮,号称比《权力的游戏》更土豪的这部美剧虽然褒贬不一,但马可·波罗这个13世纪意大利大叔,可是又火了一把,顺带也给美国人普及一下了元朝历史。巧合的是,关于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昨天在西湖边开了一场高大上的学术盛会“杭州与新丝路”。在琴箫合奏的《丝路梦寻》的旋律

  •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什么要处死功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明英宗,首先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君统“正名”,为此,明英宗废除了景泰帝名号,改元“天顺”。天者,天命所归;顺者,顺应民心,年号虽然改了,景泰帝也已经废了,而对当初危难时刻拥立景泰帝上台的主谋于谦如果不加以惩治,显然还不足以证明其复辟之君的政治合法性,无法向天

  • 勾践的爱姬毛嫱是谁?为何说她比四大美女还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中,西施排名第一,然而,中国还有句俗话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有山外青山楼外楼,难道历史上再没有比四大美女漂亮的了吗?春秋末期,有位美女,就比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还要漂亮。《庄子·齐物论》记载: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这就是沉鱼落雁

  • 揭秘墨子的人生观:极端反对享乐崇尚仁义为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墨子非乐上》墨家是中国史上一个具有极大利他主义色彩的门派,墨子本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和平,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墨家的弟子,穿的是短衣、草鞋,要参加劳动,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当成精神偶像,以吃苦为时尚,讲究的是利他。因此,墨子以及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