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什么要处死功臣于谦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什么要处死功臣于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1/19 1:36:39

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明英宗,首先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君统“正名”,为此,明英宗废除了景泰帝名号,改元“天顺”。天者,天命所归;顺者,顺应民心,年号虽然改了,景泰帝也已经废了,而对当初危难时刻拥立景泰帝上台的主谋于谦如果不加以惩治,显然还不足以证明其复辟之君的政治合法性,无法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复辟是“天命所归”和“民心所向”,所以,当徐有贞提醒他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后,为处置于谦犹豫再三的明英宗终于下定决心,杀掉于谦,抄没家产,家人充军。

失去过,才会懂得去珍惜和拥有,明英宗从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变成一个身陷囹圄的阶下囚,继而成为一个被景泰帝幽禁长达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最后梦一般的再次坐上皇帝宝座,期间的辛酸、悔恨、羞辱、磨难,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所以,他对失而复得的皇位愈发珍爱。

最早参预夺门密谋的分别是都督张靰、武清侯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然后在太常卿许彬的指点下,找到徐有贞。

夜里四鼓时分,石亨一伙打开宫门,放进去一千多名士兵,然后从里面锁上宫门,此前,徐有贞已经掌握了各个宫门的钥匙,一切妥当之后,徐有贞把全部的钥匙悄悄丢进一个水沟里。

现在整个宫苑与外面完全隔绝开来,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保证不会受到内外的夹攻,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徐有贞他们拥有的一千多名士兵是一股绝对强大的力量。

大家直奔南宫,宫门紧闭,里面无人应声。于是大家爬墙的爬墙,撞门的撞门,一通忙乱之后,总算把南宫的大门打开了,宫里漆黑一片,一点微弱的烛光之下,太上皇一个人悄悄走出来,问大家:“你们想干什么?”

众人伏下身子,一齐说:“请陛下登位。”

深夜里突然闯进来这么一大群人,让太上皇惊愕不已,他不认识眼前这些人,问徐有贞他们是什么人,大家上前报出自己的官阶和姓名,然后士兵们抬来龙辇,士兵们放下龙辇,躲到一边,不敢乱动,徐有贞等人把太上皇推到龙辇上,亲自动手抬起龙辇,匆匆出来,以太上皇的名义叫开东华门,赶到奉天殿,从角落里找到御座,推到大殿的正中央,请求明英宗坐上去,一切妥当之后,他们鸣响钟鼓,百官们赶来朝贺。

病中的明景帝远远听到钟鼓之声,立刻明白自己被人赶下了皇位,但他没有想到是谁取代了自己,所以他问左右的侍者:“是于谦吗?”

侍者告诉他:“不,是太上皇帝。”

明景帝说:“哥哥做,好!”

大势已去,明景帝似乎也只能这样说话,“拥立”二字的深刻含义,明景帝和他的哥哥明英宗二人的体会一定最为深刻,明景帝最初错误地认为是于谦篡位,说明当时于谦的权势相当显赫,而且明景帝的心中对他存在着猜疑,可惜,在如此微妙和重大的时刻,于谦竟然对石亨等人私下里的密谋浑然不觉,政治嗅觉相当迟钝,败亡自然难免。

不太清楚于谦、王文等人听到复辟消息的时候是何种心情,有没有跟随大家一起欢呼,因为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清楚,他们的命运可能要发生重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很快来到,天亮以后,在石亨、张軏、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拥护下,明英宗在奉天殿正式即位,首先拿下于谦、王文,其次是于谦的亲信项文曜,每人打了一百杖,然后投入监狱。

于谦性格刚直,平时态度清高,做事认真,得罪了不少人,比如当初主张南迁的徐有贞、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人,这些人恰好又是拥立明英宗复辟的主力,于谦的命运可想而知,石亨也曾经是于谦一手提拔起来的,却因为一些过节,对于谦又怕又恨。

在这些人的主使下,于谦与王文被定为谋逆重罪,处以极刑,王文感觉冤枉,极力要为自己辩解,于谦对自己的处境看得格外分明,坦然笑道:“何必费力气分辩?这分明是石亨他们的主意。”

明英宗是想留下于谦的,认为于谦当初的许多处置其实对国家有功,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正月二十二日,于谦、王文、舒良、王诚等六人被处决,家人免死充军,家财入官,最初给六人的裁决是凌迟处死,明英宗说:“从轻决了,去其手足罢。”

可怜于谦,忠心为国,最终落得亡身败家。

杀掉于谦,不过是他树立权威、挽回颜面的无奈之举,然而,于谦毕竟是无懈可击的,找不到罪名,这让明英宗很头疼,于是宋高宗冤枉岳飞谋反的伎俩又派上了用场,不过,岳飞的罪名是三个字“莫须有”,而于谦的罪名是两个字“意欲”。

于谦被杀,“天下冤之”,京城百姓无不为之落泪,就连皇宫内的孙太后也为之感叹,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对于明英宗来说,皇权永远是第一位的。

明英宗死后,他的儿子明宪宗即位,于谦的冤案很快得以昭雪,明宪宗在赐给于谦的祭文中说:“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材,历事先朝,茂着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祭文中,明宪宗把于谦的死完全归因于徐有贞、石亨等人的迫害,多半是为明英宗开脱。

不过,明宪宗即位后能立即为于谦平反,也多半是受了明英宗的特别叮嘱,人做错了事情,总会内疚不安的,皇帝也不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勾践的爱姬毛嫱是谁?为何说她比四大美女还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中,西施排名第一,然而,中国还有句俗话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有山外青山楼外楼,难道历史上再没有比四大美女漂亮的了吗?春秋末期,有位美女,就比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还要漂亮。《庄子·齐物论》记载: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这就是沉鱼落雁

  • 揭秘墨子的人生观:极端反对享乐崇尚仁义为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墨子非乐上》墨家是中国史上一个具有极大利他主义色彩的门派,墨子本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和平,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墨家的弟子,穿的是短衣、草鞋,要参加劳动,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当成精神偶像,以吃苦为时尚,讲究的是利他。因此,墨子以及墨

  • 秦朝为何没出现文学大家?与秦始皇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句话用在秦代却显得有点牵强,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涌现,百家争鸣,奠定了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秦亡后的两汉崇文,文化及其昌盛。两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秦朝却是文化低谷,文学成就更是屈指可数。从《芈

  • 西域人安菩曾做到唐朝定远将军 其儿子剖心证清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时尚女性流行什么发型?文武百官穿什么衣服上班?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昆仑奴”到底长什么样?明代迎亲队伍是什么阵仗?无须坐上时光机,这些问题到郑州博物馆一看便知!昨日,由郑州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姿凝风华——洛阳出土陶俑精品展”,在郑州博物馆正式开幕。230件真实反映各时期历史文化、生活面貌的

  • 扬州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 擒斩1800人保住京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由范冰冰、张丰毅等主演的《武媚娘传奇》自开播以来,连破收视纪录。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她执政期间一度开创了武举制度,正是由于她的开创性贡献,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通过武举制度,延揽了大量的人才。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历史上不仅出过不少文状元,也出过武状元。根据记载,有史可考的扬州历史上第

  • 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废弃长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康熙皇帝又为何不需要长城了呢?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离奇死亡?其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

  • 南宋皇帝宋恭宗赵显是怎样死的?赵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初,元世祖忽必烈对赵显母子还算礼遇,将赵显封为瀛国公,忽必烈对赵显最初的印象不错,甚至将公主嫁给他。似乎赵显的一生虽然因为失去皇位而遗憾,但能在优渥安宁的生活中渡过一生,也算是亡国之君不幸之中的万幸。然而,事与愿违。民国史学家孟森认为:元朝统治的一大缺憾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没有能够更好的管理

  • 昭襄王嬴稷是怎么时候死的?嬴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不能攻克,于是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于是围攻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釐王魏圉说:“敢有参战的人,我会把兵力移过来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

  •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样击破楚国的?利用楚怀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八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陕西商州商南)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重庆巫山)、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于是昭襄王拘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秦国任命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为秦相。秦昭襄王九年,秦昭襄王嬴稷听信谗言,准备杀了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