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能进武庙72将姜维却不能,他们之间有何差别?

邓艾能进武庙72将姜维却不能,他们之间有何差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53 更新时间:2024/1/23 2:25:37

武庙中72位名将,有62位都是唐朝以前的将领,而三国就占了9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庙72将中,邓艾这位消灭蜀汉的名将得以入选,但是,对于和邓艾齐名的姜维,则无缘这份榜单。在不少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看来,姜维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正如同诸葛亮和司马懿一样,二者的能力和水平,是比较接近的。并且,两人之间因为棋逢对手,自然是互相成就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不能进?姜维到底比邓艾差在哪里呢?

首先,针对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没有守住蜀汉,而邓艾则成功消灭了蜀国。虽然评价古代历史上的名将,不能仅仅采用“成王败寇”的标准。不过,邓艾和姜维之间的直接交手结果,显然会对后人的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

对于姜维和邓艾这两位名将,无疑在魏灭蜀之战中迎来了一次巅峰对决的机会。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对此,在笔者看来,魏灭蜀之战中的初期,姜维的表现非常精彩。

不过,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兵临成都。从姜维的角度来看,显然不会想到邓艾会偷渡阴平。对于后主刘禅来说,面对突然降至的邓艾大军,无奈了选择了投降。公元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结束的序幕。

在此基础上,邓艾凭借着消灭蜀汉的功绩,得以入选武庙72名将,无疑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了。作为类比的是,为西晋消灭东吴的几位名将,比如王濬、杜预等人,也都入选了武庙72名将。而西晋和东吴的之间的实力差距,显然是要高于曹魏和蜀汉之间的,这也让邓艾的成就,具有更高的含金量。至于魏灭蜀之战中的姜维,虽然之后又策动钟会谋划,却还是没能恢复蜀汉。

另一方面,对于蜀汉的灭亡,姜维要承担不小的责任。当初刘备为汉中王,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敌,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在魏延之后,蜀汉和曹魏之间爆发的兴势之战中,第三任汉中都督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但是,姜维担任大将军后,改变了汉中地区的防御策略。姜维认为,不妨放敌军入阳平关,而蜀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

到了公元263年,姜维对于汉中地区防御策略的调整,导致钟会大军得以顺利突破汉中防线,抵挡到剑阁一带。于是,姜维只能率领主力来到剑阁一带,以此抵挡钟会大军。而这,自然成为姜维不能支援成都的重要原因,也即邓艾兵临成都时,姜维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此基础上,对于蜀汉的灭亡,大将军姜维可谓难辞其咎。

最后,在魏灭蜀之战前,姜维多次率军北伐中原。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姜维连年兴师动众,损耗了蜀汉的国力,成为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并且,姜维北伐中原的过程中,三次和邓艾交手,结果无一胜绩。也即通过抵挡姜维北伐,邓艾得以积累了名将的战绩,从而跻身宋朝时期的武庙72名将。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蜀军死伤甚多。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趁魏关中空虚率兵出秦川,又率领万人出骆谷。魏大将军司马望于邓艾据守长城,姜维只能退军。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姜维退驻沓中。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姜维后期的三次北伐中,和邓艾交手的结果是一平两负。对于邓艾来说,两次击败了姜维,虽然这和曹魏的整体实力强于蜀汉存在一定的关系。不过,姜维的失败,还是削弱了姜维在三国名将中的地位,并成为蜀汉在公元263年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对比姜维和邓艾的表现,尤其是直接接手的情况来看,姜维无疑和邓艾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邓艾是姜维的克星了。因此,邓艾得以入选武庙72名将,而姜维则无法像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国将领一样被列为武庙72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袁齐妫作为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袁齐妫左光禄大夫袁湛之女,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皇帝后宫嫔妃众多,为了挑选嫔妃侍寝,宋文帝刘义隆采用了晋武帝司马炎首创的“羊车望幸”之法,潘淑妃则利用技巧使得羊车总能停在自己门前,于是日渐受宠。在宋文帝宠幸潘淑妃超过自己后,善妒袁齐妫竟然就此病倒,

  • 五子良将中为何没有李典?他对曹魏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典,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汉末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江表之虎臣一样,都是当时著名的武将组合。按照介绍,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

  • 宇文邕有多厉害?如果他晚死几年,杨坚不可能顺利建立隋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是个混乱、割据、融合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北周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就是一位从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中走出来的英雄,他面对危险,大智若愚,心怀天下,最终一统江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宇文邕,字祢罗突,武乡郡武乡县人,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史称周武

  • 汉武帝在位时期是如何解决财政危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面能被称千古一帝的只有三个帝王,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唐太宗,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汉武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而他也不免俗流,染上几乎每个中兴盛世君主的通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荒淫无敌,封禅巡游等等,为后人所惋惜。而他一切政治上的举措都指向了一点——财政危机。汉

  • 夏原吉为什们能让朱棣念念不忘?他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官场宗与“黑暗”“腐败”之类的词语挂钩,这个王朝的倾覆的确与这些阴暗的东西息息相关。但明代却是也存在过一段繁盛的时光,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治下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的主导者自然是有着帝王光环的朱棣,但他的成功离不开夏原吉的辅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不起眼”的大明

  • 历史上崇祯的政治才能怎么样?为何说是不成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他的一生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在明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太祖和成祖,可能就属他最勤奋了。崇祯皇帝在位17年,从刚一即位斗败魏忠贤开始,每天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各种

  • 唐朝驸马爷薛绍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薛绍是唐朝的皇室子孙,是唐朝风云人物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薛绍的出身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城阳公主,这城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的同母妹,也就是说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可见她的地位还是很尊贵的。薛绍的父亲是薛瓘,薛瓘他神宇辉杰,高标朗秀,颇有才

  • 魏延被提拔为征西大将军,这个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一员猛将,也是个有才能的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

  • 郭子仪为什么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还

  • 刘宋孝武帝刘俊有多宠爱殷贵妃?她死后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古代受宠的妃子并不少见,但去世以后被报复的如此彻底的并没有几位,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殷贵妃是刘宋孝武帝刘俊的宠妃。这位宠妃的来历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殷琰家人,也有人说她和起兵叛乱的刘义宣有关系,不过这都不妨碍她受到独宠。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