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邕有多厉害?如果他晚死几年,杨坚不可能顺利建立隋朝

宇文邕有多厉害?如果他晚死几年,杨坚不可能顺利建立隋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34 更新时间:2024/1/19 3:12:12

南北朝时期是个混乱、割据、融合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北周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就是一位从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中走出来的英雄,他面对危险,大智若愚,心怀天下,最终一统江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忍辱负重、韬光养晦

宇文邕,字祢罗突,武乡郡武乡县人,周文宇文泰第四子,史称周武帝。武成二年(560),他在宇文护的拥护下称帝。因此说起宇文邕,我们绕不开宇文护。

宇文护乃宇文泰之侄,曾跟随宇文泰征战四方。虽然他军功不显赫,但在治人、篡权上却“独树一帜”。宇文护曾兵不血刃就把各大柱国铲除,随后在政治上独揽大权。

而在宇文邕继位之前,还有他的兄弟——宇文觉宇文毓,也曾在宇文护的支持下即位。自从宇文泰离世,宇文护的权力就一天天的膨胀,简直如日中天。因而面对独揽大权的宇文护,宇文觉作为皇帝,也曾有一山不容二虎的决心。可宫里横看竖看都是宇文护的人。宇文觉最终便惨死在太监与宫女的保护之中。

听闻兄弟死讯,宇文毓作为宇文泰的长子又迅速赶到长安继承王位。可惜他聪敏过人、精明强干,受到宇文护的忌惮。于是在宇文护的授意下,宇文毓最终也是难逃惨死之命运。

庆幸的是,宇文毓早早准备了遗诏:“鲁公(宇文邕),朕之介弟(大弟),宽仁大度,海内共闻,能弘我家,必此子也! ”宇文邕在宇文护的虎视眈眈之下承袭皇位。

历史的车轮就这么把宇文邕原本平静、安详的少年生活碾碎,把他推向死亡的边缘。那宇文邕是否也会像他的兄弟一样被奸臣毒杀?历史已经将答案给予了我们。

在即位后,宇文邕可谓是能屈能伸,事事听从宇文护的安排。他堂堂帝王反倒对宇文护行礼,甚至让宇文护主持国家祭祀。这当然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但宇文邕就这样默默坚持了十二年。

这十二年来,宇文邕恨宇文护害死自己的兄弟,扰乱朝纲,祸国殃民。他也恨自己对虎狼阿谀奉承,低眉顺眼。但小不忍则乱大谋,宇文邕硬是含泪吞下了所有的痛。

而宇文护咋看到新皇帝如此愚钝,不堪重用之后便放下警惕,觉得朝中他一人独尊,渐渐地无视宇文邕。被忽视的宇文邕则暗地里谋划如何谋杀宇文护。

显然这事宇文邕一人也难以完成。于是他便找到了宇文神举等族人,暗暗等待时机。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保定三年(563),宇文护东征北齐无功而返,个人威望一落千丈,朝中反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建德元年(572),宇文邕趁机在太后宫中诛杀宇文护。

十二年的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终于使宇文邕在时代洪流中取得胜利。北周迎来了属于皇帝的新时代!

二、内修外征、一统北方

长缨在手,可缚苍龙。北周在经历宇文护数十年的乱政下,民穷国弱,人丁仅有一千万,而同时期北齐却有两千万人口。要知道在古代,人就是生产力,是兵源,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宇文邕在父亲宇文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最终使北周由弱转强,一统北方。

同时,宇文邕还打击世族,解放奴隶。饱识历史教训的他深刻地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他推行“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的法令,明确禁止大规模土地兼并,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缓解了大地主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保定五年(565),宇文邕下令“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赎为庶人。”在南北朝时期,外来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奴隶制,对于那些汉人俘虏就如同对待奴隶一般,部分人的生产力不能得到解放,这使原本缺乏人丁的北周雪上加霜。而周武帝解放奴隶,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使自己获得了汉族地主的拥护,也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为国家所用,更直接为军队提供了新鲜血液。

此外,建德二年(573),宇文邕还下令改革府兵制,使汉族农民可以充当府兵。这更使生产力从大地主手中集中到皇帝手中,间接增强了中央集权。且将军士改为侍官,那些将领直接变为朝中臣子,使得军队直接由皇帝掌握,此举又增强了皇权。

建德三年(574),宇文邕还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同时以儒教为国教,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寺庙被拆毁,僧人全部归俗。

当时北周寺庙实际掌握的人数占北周人口的百分之十,许多劳动人口在寺庙中从事劳动,这使得这部分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松弛,不利于国家的控制。于是宇文邕打着灭佛的口号,直接下诏没收佛教寺庙,僧人归俗,解放了生产力,扩充了军队兵源,扩大了国家的基础,为以后北周伐北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宇文邕的一系列改革,北周逐渐强盛起来,而反观北齐反汉化、大兴佛教艺术,引得天怒人怨。所以将北齐的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这也让这场战争有了政治合法性和正义性。

建德四年(575),宇文邕率兵伐北齐。无奈中途统帅宇文邕染病,北周只好撤兵。此次伐北齐虽然没能取得太大的成果,却也让宇文邕深刻地了解到北齐政治、军事的混乱,增强了他伐北齐的决心。

师出无功后,宇文邕夜不能寐,彻夜想着自己的天下大计。次年,北周第二次征伐北齐。建德六年(577)吞并北齐,一统北方。同时北周还出兵伐陈,收回在战争中被南陈所吞并的领土,一举控制长江以北!

虽然一统了北方,宇文邕还是壮心不已。他想要一统江山,统一中国!眼下南陈已是囊中之物,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突厥。于是宣政元年(578),宇文邕亲自率军北伐突厥。

因为有遗憾,历史才更加精彩。北伐突厥途中,宇文邕突觉不适。回京修养不久后,他便离开这人世,结束了三十六岁的短暂一生。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精彩的时代,他没有培养好“接班人”,如果他晚死几年,杨坚不可能顺利建立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在位时期是如何解决财政危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面能被称千古一帝的只有三个帝王,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唐太宗,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汉武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而他也不免俗流,染上几乎每个中兴盛世君主的通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荒淫无敌,封禅巡游等等,为后人所惋惜。而他一切政治上的举措都指向了一点——财政危机。汉

  • 夏原吉为什们能让朱棣念念不忘?他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官场宗与“黑暗”“腐败”之类的词语挂钩,这个王朝的倾覆的确与这些阴暗的东西息息相关。但明代却是也存在过一段繁盛的时光,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治下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的主导者自然是有着帝王光环的朱棣,但他的成功离不开夏原吉的辅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不起眼”的大明

  • 历史上崇祯的政治才能怎么样?为何说是不成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他的一生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在明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太祖和成祖,可能就属他最勤奋了。崇祯皇帝在位17年,从刚一即位斗败魏忠贤开始,每天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各种

  • 唐朝驸马爷薛绍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薛绍是唐朝的皇室子孙,是唐朝风云人物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薛绍的出身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城阳公主,这城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的同母妹,也就是说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可见她的地位还是很尊贵的。薛绍的父亲是薛瓘,薛瓘他神宇辉杰,高标朗秀,颇有才

  • 魏延被提拔为征西大将军,这个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一员猛将,也是个有才能的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

  • 郭子仪为什么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还

  • 刘宋孝武帝刘俊有多宠爱殷贵妃?她死后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古代受宠的妃子并不少见,但去世以后被报复的如此彻底的并没有几位,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殷贵妃是刘宋孝武帝刘俊的宠妃。这位宠妃的来历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殷琰家人,也有人说她和起兵叛乱的刘义宣有关系,不过这都不妨碍她受到独宠。殷

  • 诸葛亮生前选择的继承人都有谁?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公元214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益州。蜀章武元年

  •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刘蜀集团中五虎上将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尽管对史料是否记载有这一称谓,各大家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是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还是罗贯中在《三国演

  • 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虽说明朝皇帝中有很多奇葩,但朱高炽更他们不太一样。他在位还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朱高炽虽然在位一年,但其作为太子监国时间却非常久,这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执政。但是太子和皇帝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