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原吉为什们能让朱棣念念不忘?他有何魅力?

夏原吉为什们能让朱棣念念不忘?他有何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3/12/14 18:43:17

明代官场宗与“黑暗”“腐败”之类的词语挂钩,这个王朝的倾覆的确与这些阴暗的东西息息相关。但明代却是也存在过一段繁盛的时光,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治下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的主导者自然是有着帝王光环的朱棣,但他的成功离不开夏原吉的辅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不起眼”的大明文臣

和许多名留青史的读书人一样,夏原吉早年拿到的也是一个颇为艰难的“剧本”。虽然祖籍江西德兴,夏原吉的父亲夏时敏却因公不得不举家搬迁到长沙府湘阴县。所以夏原吉既算是江西人,又算是湖南人。

尚且年幼时,夏原吉其实并未表现出多么出众的才华。但父亲的早早辞世让他也只能走上“力学养母”这条路。所幸,他是适合读书入仕的。寒窗苦读数年后,他被推荐进入太学学习,并被选入宫中获得书制诰之衔。

再之后,夏原吉的“剧本”就多了些老天偏爱的味道。一次偶然,明太祖看到了在喧闹人群中独自正襟危坐的夏原吉。朱元璋“诇而异之”,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特殊,于是直接将夏原吉擢升为户部主事。

虽然空降户部,夏原吉却表现出了超凡的适应能力。户部尚书郁新对他连连称赞。一位姓刘的郎中曾嫉妒夏原吉的才干,联合一书算生诬陷夏原吉,结果被朱元璋直接斩首弃市。待到建文帝即位,夏原吉顺利升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又成为巡查福建的“采访使”。

后来明成祖朱棣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夏原吉作为建文朝的官员被人捉拿压到朱棣面前。可朱棣不但没对夏原吉动一刑一法,还将他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后又排除异议擢升为户部尚书。

虽然从洪武朝到永乐朝,夏原吉都不是宋濂刘基这样的名臣。但凭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夏原吉愣是一直都被帝王放在眼里,成为了一个“不起眼”的良臣。

二、“特抠门”的大明管家

在《明史》中,夏原吉的传记有约2800字,其中永乐朝的记载超过1650字。由此可见,夏原吉人生的真正巅峰,与明成祖朱棣息息相关。

在永乐朝,夏原吉参与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两类:地方事务与中央事务。在地方,夏原吉充分发挥了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本领,成功治理浙西水患。永乐十八年(1420),他还救下参与唐赛儿起义的大批农民,成功缓和了当时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

在中央,作为主管民政和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反明代高官的贪腐之态,将“抠门”贯彻到底。

对夏原吉来说,“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是自己的日常工作;对财政实况了然于胸,能随时随地给帝王回复恰当的财政计划是自己的基础职业素养;帮国家能省则省,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自己工作的根本目的……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第五次出兵北征蒙古,且这次还决意亲征。对此,夏原吉冒死上书,直言连年师出无功对国家财政的消耗、国内灾害对国家发展的不利,以及朱棣龙体欠安不宜亲征的真相。只不过这一次,朱棣怒火中烧而没有采纳夏原吉的建议,反将他抄家下狱。

三、让朱棣念念不忘的大明功臣

可如夏原吉所言,彼时大明的国情已如此不利。朱棣的这第五次北征自然是没能成功。在回京途中,病情加重的朱棣在床榻上发出:“夏原吉爱我”的哀叹,后悔自己未曾接受这位合拍老搭档的忠告。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朱棣病死于回京途中的消息被公之于众,太子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而仁宗一上任,夏原吉就被从狱中放出,不仅官复原职,还被赐以少保兼太子少傅的名誉头衔。不过夏原吉婉拒了仁宗的好意,只是回到户部接连提出并开展一系列惠民利国的良策。

仁宗病逝后,夏原吉再度出任宣宗朝辅臣。朱高熙谋逆时,正是夏原吉说服了犹豫不决的宣宗亲征平叛。宣宗北巡时,夏原吉亦随行,并劝帝善待护边将士。

宣德五年(1430)正月,作为五朝老臣,夏原吉入宫领赏。而到这一年,他早已不是默默无闻的小臣,而是获得了“含弘贞靖”之银印,与六朝重臣蹇义平起平坐的大明肱骨。只是可惜,在领赏归家之后,这位为大明“抠”了一生的贤臣合上了双眼。

《明史》称赞,五朝“吏治修明,民风和乐”,正是因为重用了夏原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实现,亦是离不开夏原吉。夏原吉是不是“深爱”朱棣我们不得而知,但朱棣对他青眼相待自是无需多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崇祯的政治才能怎么样?为何说是不成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他的一生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在明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太祖和成祖,可能就属他最勤奋了。崇祯皇帝在位17年,从刚一即位斗败魏忠贤开始,每天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各种

  • 唐朝驸马爷薛绍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薛绍是唐朝的皇室子孙,是唐朝风云人物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薛绍的出身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城阳公主,这城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的同母妹,也就是说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可见她的地位还是很尊贵的。薛绍的父亲是薛瓘,薛瓘他神宇辉杰,高标朗秀,颇有才

  • 魏延被提拔为征西大将军,这个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一员猛将,也是个有才能的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

  • 郭子仪为什么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还

  • 刘宋孝武帝刘俊有多宠爱殷贵妃?她死后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古代受宠的妃子并不少见,但去世以后被报复的如此彻底的并没有几位,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殷贵妃是刘宋孝武帝刘俊的宠妃。这位宠妃的来历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殷琰家人,也有人说她和起兵叛乱的刘义宣有关系,不过这都不妨碍她受到独宠。殷

  • 诸葛亮生前选择的继承人都有谁?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公元214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益州。蜀章武元年

  •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刘蜀集团中五虎上将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尽管对史料是否记载有这一称谓,各大家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是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还是罗贯中在《三国演

  • 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虽说明朝皇帝中有很多奇葩,但朱高炽更他们不太一样。他在位还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朱高炽虽然在位一年,但其作为太子监国时间却非常久,这完全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执政。但是太子和皇帝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这么长

  • 鸿门宴中项伯百般保护刘邦,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对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来说,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

  • 刘文静有免死金牌最后也没能得以善终,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拿到免死金牌的大臣不管犯什么罪都能免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文静,生卒年南朝陈光大二年至武德二年(568-619),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与秦王李世民、好友裴寂三人并称开国元勋,且“身有铁券,可免二死”。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