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为人是怎样的?为何说刘邦有流氓的性格

刘邦的为人是怎样的?为何说刘邦有流氓的性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3/12/30 8:56:47

刘邦打江山那会儿,行军至高阳,访贤求士,军中有一骑士,家在高阳,得遇同乡郦食其,郦食其对那位骑士说:“我听说刘邦傲慢自大,却有谋略,这样的人,我之偶像也,你能否把我推荐给他?”

那位骑士答应,并将郦食其推荐给刘邦,刘邦一听,贤士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儒生,心里就特不得劲儿,慢待道:“你叫他来,我看看。”郦食其如约,却见刘邦正坐在床上,令两个女孩给他洗脚,郦食其人称狂生,哪受得了这般屈辱,指斥刘邦道:“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呢?”刘邦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苦秦久矣,诸侯才起兵反抗暴政,你怎么说我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不为所惧,抬高嗓门道:“如果您决心推翻暴秦,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刘邦这才起身道歉,以礼相待,郦食其有个弟弟叫郦商,聚众数千,因郦食其给刘邦做幕僚,其弟郦商遂率部从,投在刘邦帐下听令。

刘邦不仅有洗脚癖、好色癖,似乎还挺喜欢粉嫩的小太监,房中事,当然要避讳人,然而,刘邦拿小太监当枕头,却从不避讳,臣下找他汇报工作,他就躺在床上,头枕小太监,哼哈作答是他,骂爹骂娘是他,臣下都知道自己这位主子流氓出身,办公不讲章法,也只好硬着头皮,任其祖宗八辈的糟蹋,不然又如何呢?刘邦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怎么客气。

刘邦与项羽争霸,项羽抓捕了刘邦的父亲与妻儿,两军僵持之际,项羽激将说:“刘邦给我听好了,你若再不出来投降,我便把你老爹油炸吃了!”刘邦说:“项羽也给我听好了,你我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油炸了咱爹,到时别忘了分我一杯羹!”项羽那个气,心想,这个流氓,不安规矩出牌呀,项羽贵族出身,焉知流氓的道道,若非他的叔叔项伯止住,他真就把刘邦的老爹给油炸了。

后来,刘邦用计,救出老爹和老婆孩子;再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一个新年,在未央宫举行国宴。酒过三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刘邦竟然讥讽他的老爹,说:“爹呀,从前吧,你老总说我是流氓无赖什么的,不像哥哥,治产置业,爹以为,儿今天这家业置办的,与哥哥比如何?究竟是谁的家业大呢?”刘邦如今是富有一国,他哥哥如何与他相比。刘邦如此质问,分明是臊他老爹哩,听儿皇帝夹枪带棒的话头,老爹听了,面红耳赤,无话可说。

要说,刘邦待他老爹的态度,还算是客气的,对大臣则完全没有礼法,一个叫做周昌的人,是刘邦的沛县老乡,随刘邦闹革命,封汾阳侯,先后拜中尉、御史大夫,周昌为人倔强,敢于直言,一天,周昌入宫请示工作上的事,刚踏步内殿,便听到里面有男女在打情骂俏,甚至是淫声荡调,周昌凝神一瞧,遥见刘邦怀抱美人,正调情取乐。那美人不是别人,正是刘邦的宠妃戚氏,周昌见了,掉头就走,然已晚矣,刘邦追至殿门外,大声骂道:“周昌你个奴才,扭头就跑,什么意思?”

周昌止住脚步,回头跪下行礼,刘邦一个快步上前,不由分说,便骑到周昌脖子上,俯首问道:“你个老奴才,见不得朕快活,朕的举止,哪里污你耳目了?嘿,你屁不放一个,撒腿就跑,这会儿,你倒是给朕说说,在你眼里,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君主?”周昌仰面,瞪着刘邦道:“在臣下眼里,陛下好比纣哩!”刘邦听了,哈哈大笑:“你个老奴才,倒会骂人,骂便骂好了,朕不做那桀纣。”说着,从周昌脖子上下来,周昌遂将事奏毕,扬长而去。

通过上述几件琐碎小事,我们得以看到刘邦性格中,最为真实的一面,这一面,体现的是一种流氓精神,传统社会,一说到流氓,比较的狭义,一般指强抢民女、调戏妇女之类,流氓的原意或广义,首先是指没有职业者,他们身上往往有那么点骑士的味道,流氓者,无产也,这样的人,信马由缰,处事无羁。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流氓者、无产者,就是那光脚的,因为一无所有,便充满了“豁出去”的性格,这种人做事不计后果,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往往能大行其道、大显身手,本节所言的流氓精神,置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这个环境来说事,刘邦及其同僚,身上也正因为具备了这样的流氓精神,才得以拥有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纣王: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夏朝十七帝王列表,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名为什么

    纣王,子姓 ,名受或受德或辛 ,也叫“帝辛”,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也是商朝末代帝王。帝辛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纣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纣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

  • 禹:夏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开国皇帝是禹还是启,建立夏朝的是禹还是起,夏朝是大禹建立的

    禹,姒姓,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夏禹,夏朝开国帝王。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鲧之子,母亲是莘氏之女脩己。去世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相传,禹治理黄河有

  • 朱元璋不准明朝皇帝吃人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杯酒释兵权,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不准明朝皇帝吃人参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人参是一种常用的名贵药材,在众多草药序列中,人参一直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被《神农本草经》誉为“上品”之首。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的神奇功效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在中药界的地位可谓

  • 历史上最爱旅游的皇帝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12位皇帝列表,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历史上哪个皇帝活得最久

    历史上最爱旅游的皇帝是哪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的驴友型帝王有很多,隋炀帝喜欢拖家带口逛扬州,康熙和乾隆则喜欢往江南跑。不过这些人和大旅游家周穆王比起来都弱爆了,这位爷把旅游当成了毕生爱好,曾一路西行一万多里,浩浩荡荡一直到中亚,堪称古代帝王中的第一驴友。周穆王曾先后讨伐东

  • 中康:夏朝第四任帝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的第一个王和最后一个王,谁是夏朝第一代君主,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仲康,姒姓,一作中康或仲卢,夏朝第四任帝王。他是禹之孙,启之子,太康之弟,去世后葬于安邑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仲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位起讫:前2048—前2030年。生卒年:前2089—前2030年。出生地:安邑(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西北)。立都: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 后羿:夏朝有穷氏首领,他为什么会被寒浞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羿东夷族,后羿灭夏,后羿和寒浞的故事

    后羿,又称“夷羿”、“羿”,夏朝有穷氏首领,他篡位当政后,同样“不修民事”,自恃善射,忙于游猎,终被奸臣寒浞(茁)所杀。后裔也是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善于射箭,曾助尧帝射九日。传说十日齐出,祸害苍生。天帝(帝俊)就派擅长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灾祸。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给大地带来复苏的生机。太康失国后不久死

  • 寒浞:夏朝帝王,因为名声不好而被历史抹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朝最后一个王叫什么,夏朝昏君,寒浞的来历

    寒浞(hán zhuó),妘姓,又名韩浞、寒漪,他是夏朝君主,但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寒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妘姓,任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来杀死后羿,夺取有穷

  • 少康:夏朝第六任帝王,开创了"少康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灭夏朝的是谁,夏朝文化,夏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少康,姒姓,又名杜康,夏朝第六任帝王,他是姒相之子,姒杼的父亲,病逝后葬于阳夏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少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传说寒浞派人杀了相后,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任姓,今山东济宁任城),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

  • 三国时期诸葛家的三个奇才都各为其主,他们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对三方阵营的分析,诸葛家为什么三国都有,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几次出祁山

    三国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的成就是无人能够忽略的,才能更是堪称三国第一谋士,就连对手都对其能力啧啧称奇,东吴的周瑜更是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可见其实力超群。然而大家极少知道的是,诸葛家其实不止诸葛亮一个谋略天才,还有诸葛瑾与

  • 雍正讨厌官员名实兼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何雍正骂名那么多,雍正为什么不喜欢乾隆,为什么雍正不喜欢弘历

    雍正讨厌官员名实兼收,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雍正帝在整饬吏治的时候,会提到一个词,那就是——“名实兼收”,与它相近的“名利兼收”,其实两个词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指即获得名声,又获得利益。但是话说回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名声很大的话,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