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在曹操接受的所有降将中,待遇最好的人都有谁?

三国时期在曹操接受的所有降将中,待遇最好的人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3:16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其中姜维更是成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因此,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自然也能接受降将这一群体。当然,同样是降将,大家最后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的。

其中,就曹操麾下来说,虽然张辽、张郃等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曹操生前,最厚待的两大降将却不是张辽、张郃等人,而是张绣张鲁。对于张绣来说,最终在曹操麾下食邑两千户,至于张鲁,最后的待遇更高,被曹操封为万户侯。那么,问题来了,就张绣、张鲁这两人来说,为何能成为曹操最厚待的两大降将呢?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建安五年(200年),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由此,在张绣归降曹操时,立即被曹操封为杂号将军。在东汉末年,杂号将军虽然不是一个较高的武将官职,但是,对比同时期曹操麾下的武将,杂号将军已经是厚待了。

公元199年,面对前来归降的张辽,曹操将张辽拜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公元200年,张郃在官渡之战时投靠曹操,后者将张郃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对于张辽的中郎将和张郃的偏将军,在地位上都要低于杂号将军。至于格外受到曹操欣赏的关羽,在公元200年诛杀袁绍大将颜良后,也只获得了偏将军的待遇。而就张绣来说,刚一投降曹操,就被封为扬武将军这一杂号将军,这无疑是让人意外的。

同时,建安十年(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205年前后,食邑2000户的情况,无疑是非常罕见的。因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影响广泛,再加上董卓之乱和群雄逐鹿中原,导致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特别多。也即当时曹操麾下的武将中,大部分都只是食邑数百户,这让食邑2000户的张绣,自然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了。

更为关键的是,张绣之间和曹操可谓有深仇大恨。对于曹操来说,不仅长子曹昂被张绣所杀,麾下的猛将典韦,同样死于张绣手中。但是,在张绣归降自己后,曹操放下仇恨,不计前嫌,选择厚待张绣,也即在曹操麾下的降将中,张绣的待遇可谓当时最好的一位了。张绣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

另一方面,就张鲁来说,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但张鲁弟张卫不听,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在此背景下,张鲁于是率军前往巴中,以此表达自己归降曹操的态度。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后者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

在官职上,张鲁受封的镇南将军,属于四镇将军的范围,这已经在汉末三国时期地位较高的武将官职了,比如赵云曾担任蜀汉的镇东将军。并且,作为万户侯,张鲁的食邑甚至达到10000户,这在当时同样是极为罕见的待遇了。当然,为了避免张鲁在汉中东山再起,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邺城。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替自己的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去世,谥号“原”。因此,对于张绣和张鲁这两位降将,最终都和曹操结成了儿女亲家。

最后,秦汉时期,食邑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其数量按民产计算,与周代按田邑大小区分者不同。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亦得世袭。因此,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文臣武将来说,获得的食邑多少,直接和自己能够获得的财富相挂钩。在此基础上,就张绣和张鲁来说,食邑分别达到2000户和1万户,可谓曹操生前给降将的最高待遇了,这自然让张辽、张郃等降将都难以相提并论。当然,对于曹操来说,之所以厚待张绣和张鲁,原因也是非常简单的。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张绣、张鲁即便归降了曹操,却还是拥有一定的势力,比如张绣就是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因此,在笔者看来,曹操厚待张绣,有助于获得张绣势力的归顺和效力。并且,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厚待张绣和张鲁,也是在树立一个典型和榜样,促使刘备、孙权等诸侯可以放弃抵抗,早日归顺自己。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降将上,比如马超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在归降刘备后也获得了较高的封赏。特别是蜀汉建立时,刘备册封马超为骠骑将军,这让马超成为当时蜀汉官职最高的武将了。究其原因,显然不是因为马超立下的战功有多高,而是因为马超作为曾经是一方诸侯,所附带的威望和影响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项伯在项羽死后的下场怎么样?刘邦是如何对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项伯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古代的很多观念,跟现代社会不太一样,说项伯吃里扒外,有点不是很合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项伯的历史,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吃里扒外,看看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到底结局如何。项伯是楚国的贵族,跟张良一样,他们这些人对秦国都是非

  • 商山四皓答应吕后出山请求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商山四皓是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历经秦,汉两个帝国。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什么吕后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件事在汉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有着汉朝政治自身的运行逻辑。都知道刘邦这个人是草莽出生,年轻的时候,以游侠自居,不务

  • 历史上李太后是什么出身?她对万历皇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太后,李氏,明神宗朱翊钧生母,东安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往往比较低下,历朝历代的史书中,永远是男性占据着主要的篇幅,而女性则一度成为附属,缺乏应有的存在感。不过,即使处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仍然有一些女性得以青史留名,如作为王朝的掌控者得

  • 历史上杨玉环那么受宠却没有登上后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唐朝时期后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从武则天开始,唐朝的皇帝们似乎对于皇后这个词,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来自于那段阴阳颠倒的岁月。唐朝大约三百年期间,皇后正式在位的年数仅仅只有七十二年,其余时间皇后都不在位。也就是说

  • 历史上秦始皇一生经历了多少次刺杀?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虽然是个高危职业,但大多都是源于权力斗争,真正遭受刺杀的几率反而相对较小。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却堪称历史上遭遇刺杀次数最多的皇帝,仅史料明确记载的刺杀事件便有四次,那么这些刺杀背

  •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样当上太子的?经过哪些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光宗的悲剧人生从呱呱坠地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他的出生仅是因为明神宗一夜风流。他的生母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偶然的机会受到临幸,没想到竟为神宗诞下了一个长子朱常洛。面对这个未曾料想到的儿子,明神宗的心里也很纠结。一方面,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明神宗也是父亲一夜风流的种子,生下来一直不受父亲待见,在宫中受尽了

  • 朱元璋登基典礼什么样?朱元璋登基典礼概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时,典礼比较简单。当天,朱元璋先在圜丘坛行祭天之礼。礼毕后,校尉在郊坛前设下一把金椅,面向南,并在金椅前摆下冕服案。丞相率领文武百官启奏道:“告祭礼已经结束,请即皇帝位。”百官簇拥着朱元璋,扶他坐到金椅上,然后退下按照官阶高低排好次序。执事官捧着冕服案和宝案上前,

  • 朱棣天安门城楼登基大典简介 登基大典有何程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皇帝的登基大典越来越隆重。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时称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在他父亲朱棣去世后,会有一个由公侯、官员、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皇储登基,叫做“上表劝进”。皇储答应后,礼部就开始筹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典礼。礼部有四个机构来负责典礼的筹备工作:

  • 朱元璋是怎样惩罚出轨的女人的?真的很残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要废除再想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宰相自古就是皇上的得力助手,可是到了明代,宰相制却被朱元璋废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国历史上,宰相的权力被描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说明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那么,在明代以前,宰相制为何一直存在着呢?原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在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上,是不断扩大中央的权力,在中央政权内部,是不断强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