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操与曹丕在对待司马懿一事上,态度有何区别?

历史上曹操与曹丕在对待司马懿一事上,态度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16 18:14:04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晋泰始二年(266),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失国,根源就在曹操对司马懿的征辟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为什么明知司马懿不愿屈就于自己,曹操还是执意要招揽司马懿?曹丕又为什么没能延续曹操的态度冷藏司马懿呢?

曹操征用司马懿的原因很简单,司马懿的才能在当时属实出众,为司马家族的“八达”之首。曹操此时急需人才,通过征辟的手段,可以将天下的人才都招揽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过“挟天子”吸引的拥汉的士人,为建立曹氏王朝储备人才。再有就是曹操也不希望司马懿这样的人才为他人所用,最后成为自己平定天下的绊脚石,所以曹操才在猜忌的同时“强征”了司马懿。

我们先来谈一谈曹操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曹操和司马懿私下没什么仇怨,但两人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曹操的祖父是东汉的宦官,我们也都清楚在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干政,导致曹操这个宦官之后深受世人的鄙视和痛恨。而大家族出身的司马懿恰恰是其中的佼佼者,司马懿出身河内郡大族,家族传承崇尚儒家,对宦官发家的曹家打心眼里瞧不起,对曹操早年间的一些政治行为也并不看好。如果司马懿屈就于曹操,势必会引起世人的轻视,为了不使司马家族与曹操家族这个宦官家族合流,司马懿毫无意外地拒绝了曹操的征辟。

对于世人的这种非议,曹操自己也深有感触,曹操也十分担心这些大族会反对自己掌权。事实证明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颇为不满,但也没有公开对抗曹操的资本,所以曹操当上丞相后,司马懿就没法装傻了,只能被迫出仕。

关于此时曹操对司马懿的猜忌,《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也就是说曹操曾明确警告曹丕,不得重用司马懿,虽然其中“三马食一曹”的典故现在看来有杜撰的痕迹,但曹操对司马家族的提防确是实实在在的。在曹操的众多联姻对象中,曹操与表面十分看好的司马家族却没有任何亲族关系,这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关于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司马懿从曹丕篡汉开始,在曹丕在位的七年间,一路被提拔重用,最后在曹丕去世时同曹真、陈群一同受诏辅政。曹丕对曹叡的叮嘱变成了“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可见曹操与曹丕对司马懿的态度截然不同。

由于《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在撰写时必然会顾忌司马家族的脸面,所以在《三国志》中很难找到司马懿对曹丕继位有所帮助的例子。但前面提到的《晋书》,由于成书于唐代,对司马懿与曹丕的关系有这样的记载:“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如果司马懿在曹丕打败曹植成为继承人这件事上立过大功,那么之后的受重用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我们大致梳理一下司马懿在曹丕手下受重用的原因,其一就是司马懿在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的过程中出谋划策,曹丕称帝后出于报恩的心理,重用司马懿;其二曹丕确实没有曹操的政治才能,没能理解曹操的担心,错误的判断了司马懿的位置。虽然自己家是权臣篡权,但对登基后对手下的权臣却没有防范意识。其三,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强敌,想要完成统一大业的曹丕也确实需要司马懿这样的人才;其四,司马懿善于伪装,曹操通过大族的态度,对司马懿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曹丕由于没有这些经历,很容易被司马懿蒙蔽。

综上所诉,曹操为了控制司马懿,将其招揽,一面冷藏,一面提醒曹丕。而司马懿却果断投入曹丕的阵营,为曹丕巩固地位贡献力量,既获得了曹丕的信任,又免于遭到曹操的毒手。随着曹丕、曹叡接连重用司马懿,使得司马家族的地位不断巩固,最终奠定了代魏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备选择定居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这一生过得非常不容易,虽然成大事的人,没有谁是容易的,但刘备是那种,一开始看着就不像成大事的人,最后硬是逆天改命,让自己创立了让后世议论千年的功业。三国时期人物的评价很复杂,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现出

  • 历史上郝普是什么人?他一生的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郝普,字子太,三国时期人,义阳(今治今湖北枣阳东南)人。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

  • 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

  • 关羽在三国时期是一名武将,为何会成为财神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长生东汉末年的名将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段,却为漫长的历史长河,贡献了波涛汹涌的一幕,短短的三国,涌现出大量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在中国三国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里面的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 在古代皇帝的驾驭之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提到忠臣,与之相对的就是奸臣。皇帝重用忠臣自然有利于朝政。若是皇帝重用奸臣,可能给人的感觉,皇帝就是昏君,虽然这没有错,但也并非全对。对于奸臣,不仅昏君、暴君重用,就连一些雄才大略的开明之君,

  • 三国时期在蜀汉担任过庲降都督这一官职的人是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庲降都督是蜀汉针对南中地区的防备、安抚、镇压的长官“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都设立了多个都督,以此来镇守边境。比如曹魏有荆州都督区、扬州都督区等,东吴有信陵督、西陵督、江陵督、巴丘督、蒲圻督、夏口督、沔中督等多个都督区。与此相对应的是,蜀

  • 大阿哥胤禔是什么人?雍正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是九子夺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清朝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经历几代人奋斗的漫长过程。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到皇太极定都盛京,谁也没有想到满人真的能够取代大明建立帝国。满人在顺治时期进入中原,定都北京,建立清朝,虽说名义上面是中华帝国的正统政权,但实

  • 长孙无忌在李治登基三年后就准备拥立太子,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命运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终能够坐上女皇的宝座,是多种因素加成的结果。这其中武则天的老公李治,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治,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很可能要

  • 严嵩的仕途之路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权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为何一直能把朝政牢牢控制手上,这和他制衡术玩到出神入化不无关系。嘉靖帝把大臣放置于天平两边,今天左边加点砝码,明天右边也增加的重量,手下的大臣虽然手握大权,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嘉靖仍然能

  • 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皇后(?-724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后来被废,废后被赐死。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哪怕是普通人家休妻重娶,都不是件容易事情,更何况是备受瞩目的皇室,尤其是在明清以前,大多数皇后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政治势力,每次废后的背后其实都伴随着血腥的政治博弈。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