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在李治登基三年后就准备拥立太子,是为何?

长孙无忌在李治登基三年后就准备拥立太子,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3 更新时间:2023/12/24 0:04:04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命运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终能够坐上女皇的宝座,是多种因素加成的结果。

这其中武则天的老公李治,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治,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很可能要跟青灯古卷过一辈子了。

但终究李治还是不忘旧情,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了回来,很多人都说李治很软弱,但从他和武则天关系的发端来看,李治可绝不是什么老实孩子。

武则天当时可是进宫十几年的老人了,就这种情况下,李治都敢和武则天眉来眼去,最终突破伦理束缚,这样的人胆子不可谓不大。

从感业寺回宫可以说是武则天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武则天开了她的晋级之路,我们现在站在历史的后面,很多人都觉得武则天这个人一直都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当皇帝。

但事实上,武则天敢开始,根本不可能往这方面想,甚至是想当个皇后都非常的困难,而且早期武则天跟李治之间,可以说是模范夫妻。

两个人不但在感情上是恩爱的,而且事业上武则天还是李治很大的帮手,你说这都当上皇帝了,事业上怎么还需要帮助呢。

虽然是皇帝,但李治这个皇帝一开始当的并不开心,因为父亲给自己留下了一大堆的贵族老臣,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贵族集团,牢牢把持着朝政,让李治近乎成为傀儡。

而武则天和李治,正是在同这些大臣的斗争中,逐渐成了亲密的战友,度过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此时的武则天就像是李治的左膀右臂,非常重要。

唐朝的建立,依靠的是关陇集团,而李治的继位,又完全仰仗于舅舅长孙无忌的操作,因为按照常规情况,李治是不可能继位的。

当年长孙无忌力挺李治做太子,事成之后李世民激动对李治说,你要好好感谢你的舅舅呀,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李治的皇位。

而恰巧,长孙无忌又是关陇集团的代表,这样的人物,在李治朝那可是富贵之际,而且这也不是长孙无忌第一次这么干了。

当年李世民登基,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也是核心成员,鼎力支持,在李世民的时代,长孙无忌已经是朝中第一人了,如今李世民有把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这种权势可想而知。

自古登高必跌重,而长孙无忌也是个不知道收敛的人,有一次在宴会上,他就把自己比作是隋朝的杨素,认为自己富贵跟杨素是一样的。

长孙无忌更是得意地用了反讽的说法,自己有一项不如杨素,那就是年纪,自己达到这些富贵的时候还年轻,而杨素拥有这些的时候,已经老了。

富贵之极的人,一般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富贵,这跟皇帝想要长生不老是一个道理,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现在这种状态,长袖善舞的长孙无忌又做了一件自己擅长的事,立太子。

古代臣子最大的功劳就是拥立之功,很多人仅凭一次拥戴之功,就会有位极人臣的机会,而长孙无忌决定把这一点做到底,决定再次拥立太子。

可是此时的李治才刚刚26岁,登基三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的身体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之下,立太子皇帝会同意吗。

事实上李治想不同意都不行,因为满朝文武出奇的一致,都是要立太子,而且跟李治说的时候,那理由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富贵。

理由都是高大上的冠冕堂皇,李治作为皇帝想反驳都反驳不了的那种,而他本人也终于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助。

那种被满朝文武架空的感觉,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皇帝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幸好这个时候武则天站在李治身边,并同他一起战斗,一点点搬倒贵族大臣,夺回权力。

武则天是有大才的人,所谓大才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能够抓住问题关键的人,长孙无忌依赖的是贵族的力量,要把权力夺回来,就必须用庶人加一制衡。

于是武则天就提拔了一个叫李义府的人,这个人出身寒微,但为人还算机灵,但就是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一直是郁郁不得志。

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件中,这个李义府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果断投入支持武则天的阵营,事后武则天引为心腹,李义府最终也是官居宰相之位。

武则天针对的并不是长孙无忌一个人,他要慢慢清楚朝里的贵族势力,于是破格提拔了一批人,让他们以编撰图书的名义,参与到朝廷中枢的决策这种。

他们因为是从皇宫北门进入的,因此也被称作是北门学士,如果没有武则天这种系统性地提拔庶族的话,按照长孙无忌那种势头发展下去,唐朝很可能会重新回到晋朝的那种门阀政治。

最终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败了,通过多次打压,唐朝的贵族集团在朝中力量已经削弱了很多,武则天和李治一起携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后来因为李治的身体不好,他们家族应该有遗传的高血压之类的病,于是李治只能把部分批阅奏章的权力,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武则天手里。

而这种政治能力,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早期同这些顾命大臣的斗争中,武则天获得了第一手的政治斗争法则,有了第一部后面武则天的势头,已经是猛人阻挡了,并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严嵩的仕途之路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权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为何一直能把朝政牢牢控制手上,这和他制衡术玩到出神入化不无关系。嘉靖帝把大臣放置于天平两边,今天左边加点砝码,明天右边也增加的重量,手下的大臣虽然手握大权,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嘉靖仍然能

  • 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皇后(?-724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后来被废,废后被赐死。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哪怕是普通人家休妻重娶,都不是件容易事情,更何况是备受瞩目的皇室,尤其是在明清以前,大多数皇后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政治势力,每次废后的背后其实都伴随着血腥的政治博弈。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

  • 南宋右丞相梁克家简介:编撰完成了福建地理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刘晔身为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他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晔,他可是曹操账下顶级谋士之一,其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很透彻,常常能一语说中要害。他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是当时曹魏的一个著名战略家。当然,郭嘉也是曹操账

  •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简介:编成了《三朝北盟会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董昭对曹魏的建设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有五子良将与曹魏宗室,就文臣谋士来说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谋士之中,董昭虽然人气比不上这些人,但他却是曹操取代汉室建立曹魏政权的首席功臣。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

  • 明宣宗朱瞻基在出生时有何异象?朱棣为何那么偏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的神话传说中,天象异变必然会发生大事或贵人出生。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大明朝的第五任皇帝,其在任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用,使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史学界将他和他的父亲朱高炽在位的时期称为“仁宣之治”,与历史上的“成康之治”、“文景之

  • 韩信死了对萧何有何好处?他为何要帮助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96年,汉丞相府,此时的萧何内心翻腾,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尽管他这一生做过无数大事,就连汉帝国建立这种大事,他都是功劳第一。但今天他要做的大事不一般,他要去杀韩信,当然他不会亲自动手,他是要去把韩信

  • 明知汉室难复,诸葛亮还一直殚精竭虑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辅佐蜀汉两帝。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当时魏蜀吴三足鼎立,蜀汉势力弱小,诸葛亮虽自知天命难以光复汉室,但他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诸葛亮难能

  •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都是哪些人?他们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中原诸国为了抵制强秦的侵越以形成了很多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为自己君王尽力的贵族团体。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周平王东迁伊始,周王室无力掌控分封诸侯,尽管东周初年尚有部分诸侯继续拱卫周天子,然时过境迁,百余诸侯不再甘心受命于周王室,于是纷纷征伐诘难。在历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