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死了对萧何有何好处?他为何要帮助吕雉?

韩信死了对萧何有何好处?他为何要帮助吕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3/12/25 3:59:05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6年,汉丞相府,此时的萧何内心翻腾,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尽管他这一生做过无数大事,就连汉帝国建立这种大事,他都是功劳第一。

但今天他要做的大事不一般,他要去杀韩信,当然他不会亲自动手,他是要去把韩信骗到长信宫去,执行计划的是吕雉

而此时的刘邦,并不在长安,吕雉知道刘邦已经下不了决定杀韩信,于是就找来萧何商议,决心要把韩信杀掉,然而面对曾经的战友,萧何的内心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那个起兵反秦的时刻。

刘邦的上级

那年萧何在沛县做主吏掾,属于秦朝基层政权的具体实施者,实施上秦朝实行郡县制,跟后世所有的朝代一样,一把手都是朝廷委派的,其他人一般都是从当地人中挑选。

萧何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几年前还曾经被上司推荐,差点到秦朝中央任职,但被萧何推辞了,或许那个时候,萧何已经隐约感觉到这局势有些不对劲。

当时萧何很看重一个年轻人,他叫刘邦,一个乡的亭长,最底层的官吏,甚至都不是中央委派的官吏,而是从地方上选拔而来的。

萧何很看好刘邦,那年刘邦要去咸阳服徭役,同事们都来送行,给了刘邦很多红包,大部分同事给的都是三百钱,而萧何给了刘邦五百钱,这几乎等于刘邦两个月的工资。

萧何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可能就是觉得刘邦与众不同的,而不久后的天下大乱,印证了萧何的看法,刘邦开始腾飞。

陈胜吴广的一声怒吼,天下纷纷响应,沛县的县长就算是想反,当地百姓也不会认可他,因为他是外来的,此时的沛县需要一个当地人来领导大家反秦。

论职位,萧何最合适,但显然萧何认为刘邦最合适,尽管这个时候,刘邦在芒砀山逃亡,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断过。

在萧何和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刘邦做了沛公,成了反秦武装的一分子,而萧何也死了心跟着刘邦,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其他人跟着刘邦,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刘邦的小弟,都是无业游民,引车卖浆杀狗屠猪之辈,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但萧何不一样,他可是秦朝正经的官吏,而这一反,从此萧何的身份就变了,从统治者变成了造反者,从此之后,萧何的心里跟着刘邦的心一直未曾动摇,这一点很重要,可以看清后来萧何的许多行为。

刘邦的后盾

萧何是刘邦核心集团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也是行政能力最强的一个,刘邦年轻的时候做过游侠,江湖气非常重,最信任的人都是从沛县出来的兄弟,而他的这帮兄弟里,只有萧何有行政能力。

造反不是容易的事,刘邦的最大的优势是遇到了好时候,对付秦朝的时候,他跟着打酱油,最终居然先到了咸阳。

刘邦在咸阳的皇宫的胡天胡地的时候,萧何冲击府库,找到了天下的图册,那里记录着各地的人口地貌山川等数据,只要萧何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萧何对于刘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是刘邦最大的后盾,刘邦打仗是真的不行,尤其是跟项羽比起来,简直不堪一击,但有了萧何在后方的经营,刘邦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食,这才是刘邦能够笑到最后的原因。

当年刘邦被项羽追着屁股跑,连孩子都不要了,硬是往车下推,要不是夏侯婴几次都把孩子捡回来,中国的历史可就要改写了。

刘邦为什么要拼命逃跑,怕死是一方面,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因为,刘邦知道,他只要能跑得掉,萧何咋后方就一定能再给他提供粮食和士兵,有希望才会去逃。

对比一下项羽,他其实就缺少韩信,百战百胜,也抵不过一次的失败,本可以逃走,但对他来说,逃回去也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自刎乌江也是情理之中。

这就是萧何,刘邦最大的王牌,而萧何最大的功绩是发现了韩信,这一点比他所有的功绩加起来还要大。

古代文武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萧何有眼光去秦皇宫里找图册,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而他发现韩信的价值,不仅仅是个刘邦,也是给中国历史创造了奇迹。

前面说过刘邦的个性,如果没有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什么叫极力推荐,韩信可是逃兵呀,他觉得跟着刘邦没前途,硬是被萧何追了回来。

萧何说韩信是个人才,刘邦怒气刚消,因为毕竟韩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被“抓”回来的,刘邦说我升他的官。

萧何又说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非常难得的人才,刘邦说我升他做将军就可以了吧,此时的韩信如果做了将军,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萧何又说,韩信是大将之才,必须重用,刘邦能得天下,不得不说他这个人也是敢信萧何的话,见萧何如此有信心,刘邦最终决定,封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统帅所有兵马,作为三军司令。

而此时的韩信,还只是个最低级的小武官,之前也没什么战绩,就这样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竟然成了刘邦集团的军事统帅,这件事萧何是首功,是超级伯乐。

韩信也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但韩信最厉害的不是打败了项羽,尽管打败了项羽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历史白云苍狗,伟大的战将很多,胜利或者失败很快会化为尘土。

韩信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是后世几千年来,唯一一个从汉中打到关中的人,自此后的无数岁月里,多少人想要重复这条路,但都苦于山路险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萧何与吕雉

萧何不仅在战争年代,成为刘邦的后盾,在建立汉帝国之后,萧何还营造了都城,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气势宏伟的未央宫。

刘邦是个实在人,他很懂得享乐,但就是这样,他都觉得,国家刚建立,弄这么宏大的宫殿太浪费了,但萧何看得更远,他营造宫殿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大汉帝国,为了让人们来朝拜的时候,更能产生敬畏之心。

这样更有利于帝国的统治,跟秦始皇当年做的事一样,看来萧何这个秦朝故吏可是没白当,宫殿建成后,刘邦享受群臣的三拜九叩,这才感受到当了皇帝之后的威风和好处。

汉帝国建立之后,萧何的担子也没轻,因为刘邦开始马不停蹄地剪除异姓王,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好多次都是刘邦亲自带兵出去评判。

萧何还是跟以前一样,坐镇后方,但这一次一些微妙的东西,开始发生了变化,那就是萧何和吕雉的关系。

这里当然不是说他们两个有私情,而是萧何常年坐镇后方,而萧何同样也是在后方运筹,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萧何的天平自然也就慢慢的倾向于吕后。

吕雉最出名的是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但这属于民间的各种夸张和想象,还有对一个恶毒女人最大的猜测,吕雉的确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她最狠心的地方是趁着刘邦不在,杀死了韩信。

韩信被刘邦软禁在长安已经第六个年头了,他始终没有杀韩信,刘邦游侠出身,骨子里还是讲义气的,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杀韩信,多等一年刘邦也死了,或许韩信就不会死了。

但吕雉不一样,她有自己的考虑,她要杀了韩信,这属于权力的一部分,事实上在长安城吕雉的权力已经很大了,绝不是在刘邦死后,突然控制了国家权力的。

吕雉找来了萧何商量,本来韩信已经是称病在家了,萧何骗韩信说刘邦得胜归来,要他进宫朝贺,面对自己的恩人,韩信选择了相信。

骗人的话术有很多,为什么偏要说刘邦回来的呢,因为连韩信都觉得,刘邦是不会杀他的,但谁也没想到,此时的萧何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夜下追韩信的爱才之人了,此刻的大汉帝国,也没有那么需要韩信了。

刘邦被吕后杀死于长信宫,顺便说一句,所谓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是为了突出吕后的诡计多端,不管怎样,韩信就这样死于妇人之手,萧何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萧何没有变,从起兵的那一刻,他就一直跟刘邦站在一起,帝国建立后,他也是全心为帝国着想。

刘邦是往事不忘、恩怨必报的人。游侠时代,大嫂洗锅使坏,不让刘邦与兄弟伙们混饭,刘邦终身耿耿于怀,做了皇帝以后,他迟迟不封大哥家,实在是挨不过太公的说情,怏怏封大哥的儿子做了羹颉侯。

而刘邦对萧何也是很仗义,为了当年比别人多的500钱,刘邦给萧何的封地俸禄是最高的,萧何也是投桃报李,用生命捍卫刘氏江山,临死前也是推荐自己的继承人曹岑,为汉帝国的建立和保持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知汉室难复,诸葛亮还一直殚精竭虑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辅佐蜀汉两帝。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当时魏蜀吴三足鼎立,蜀汉势力弱小,诸葛亮虽自知天命难以光复汉室,但他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诸葛亮难能

  •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都是哪些人?他们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中原诸国为了抵制强秦的侵越以形成了很多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为自己君王尽力的贵族团体。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周平王东迁伊始,周王室无力掌控分封诸侯,尽管东周初年尚有部分诸侯继续拱卫周天子,然时过境迁,百余诸侯不再甘心受命于周王室,于是纷纷征伐诘难。在历经三

  • 盘点七位死于宫廷刺杀的权臣,他们为何会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有不少权臣死于宫廷刺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权臣,自古以来都不缺少,前有伊尹、霍光和王莽。后有梁冀、董卓、宇文护。他们有的趁主少国疑而把持朝政,有的拥军无数接管朝局,有的凭借家族优势鹤立鸡群。每朝每代都有着权臣的影子,而权臣自然也根据其为人做派,以分好坏。伊尹霍光虽然

  • 夏侯婴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婴是刘邦少年的玩伴,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如果没有刘邦,汉初的绝大部分功臣,尤其是沛县核心集团这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碌碌无为的市井小民,他们本就不高的出身,在古代社会基本上没有向上攀爬的可能性。但刘邦改变了这一切,让这些底层的兄弟们都过上了荣

  • 朱棣将太子之位传给朱高炽是因为什么?有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

  • 明知道乱我家者,太子也,汉宣帝为何毫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汉宣帝的太子,也就是汉元帝刘奭。刘奭是汉宣帝刘病已和许平君之子。虽然汉元帝刘奭多才多艺,其精通音律、善知史书,但他却仁厚有余而过于柔懦。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因宠信官宦,从而朝政混乱,导致他父亲汉宣帝好不容治理的汉朝巅峰国

  • 历史上创业时期曹操总是会亲自出征,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到曹操,大家并不陌生。可能由于《三国演义》的因素,让人觉得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之人。当然在历史上,曹操也是一位一手遮天的权臣。不过,就以当时的情势而言,曹操虽然欺压天子,但他确实对汉朝有功。东汉

  • 历史上东吴是如何灭亡的?此战中功劳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晋灭吴之战,可以说是自秦代以来最迅疾的统一战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势力。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在继位后的首要之事便是稳定朝政、打击政敌,而“八爷党”就是雍正的最大目标。“八爷党”们的地位就此急剧下滑,除了党魁八阿哥胤禩被狠狠的整治之外,胤禩最得力的拥护者九阿

  • 历史上和珅是如何发迹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算陌生。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如果没有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历史上,我们很难讲纪晓岚和和珅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个人虽然为官经历上有交集,但跟电视剧演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和遭遇。都知道和珅是大清第一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