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明朝时期的太监是什么样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上明朝时期的太监是什么样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4/1/22 2:06:24

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极端产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朱元璋曾经明确下令宦官不得干政,并且在宫里立了一个牌子,宦官干政者立死,并且严禁太监读书写字。

朱元璋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尤其是不让读书这一条,直接限制了太监的发展,一个文盲的破坏力是有限的,可惜老朱家这些子孙们,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明朝反倒是成了中国太监最盛的时代。

但一提到太监,人们的基本印象都是龙门客栈里雨化田那种阴险狡诈的角色,感觉这太监天天啥也不干,就在那里迫害忠良。

这种印象,纯粹是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添油加醋造成的,事实上除了少数的确是很坏的太监之外,明朝的大部分太监还都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跟官僚制度一样,明朝实际上形成了一套庞大稳定的太监体系,成了大明帝国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明朝太监可以做监军,可以出使,可以带兵,可以代替皇帝盖玉玺,在明朝的政治中,内阁和司礼监太监相互牵制,成了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

但是看着权势如此之大的太监,朝廷的官僚开始不爽了,明清是科举最终走向沉闷僵化的时代,每个读书人要想当官,苦读几十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不容易熬出来,却还要一步步从头做起。

但是太监只不过是割了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就能轻轻松松享受和官员一样的权力,这是太监一直受到文人集团攻击的主要原因,跟太监自身的道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要你是个有权力的太监,作为文官我天然的就认为你是个坏蛋。

当然了,文人骂太监的时候,用的都是冠冕堂皇的道德词汇,什么对比起祖宗呀,不是个完整的人之类的话。

但不管怎么骂,明朝的太监权势反而是越来越大,而且到了后期,太监反倒是比儒家士大夫更能了解这个社会,甚至还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儒家士大夫那种陈旧的观念,反倒是阻碍的社会的发展。

在公司呆过,尤其是大公司呆过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公司跨部门之间的合作非常复杂和艰难,有时候明明公司内部有资源,却宁可花公司的钱去外部找资源,都不愿意和公司跨部门合作。

公司越大,这种情况越明显,因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部门利益和小算盘,这种情况,在古代的朝廷上也非常的明显,各个部门之间,那也是盘根错节的利益。

这个时候,太监出面组织协调,反倒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太监是代表皇帝的,又没有那么多的部门利益纠葛,更没有地方上的羁绊,所以在处理一些复杂事情的时候,太监要比官员好用的多。

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黄河决堤百姓遭殃,皇帝派官员下去赈灾,先是派工部侍郎陈政去把河堤封住,结果陈政还没完成任务,就死在了任上。

结果皇帝就又派了一个叫刘大夏的官员去治理黄河,这个刘大夏也是个好官,尤其是面对受灾的时候,实实在在一线干事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洪水的无情和百姓的辛苦,京官下来的尤其如此。

但这个刘大夏却发现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力协调地方上各部门,地方上每个官员都有小心思,刘大夏干着急没办法,最后皇帝派了一个叫李兴的宦官去担任抗洪抢险的总指挥。

这个李兴可是直接代表皇帝下来的,你们这些人听不听话看着办吧,反正太监道德约束少,人家关系简单,不好好办事的官员,随时可能会被革职查办。

最终在李兴的统筹之下,朝廷投入了12万的工人,并且调拨了河南和山东一带的粮食,用于赈灾,这次洪灾很快得到缓解,受灾的百姓对李兴这个宦官非常感激,甚至把他视为再生父母。

这事在明朝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古代的中国,你只要是个官,你就有数不清的关系,明的暗的,能说的不能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党争那更是经历,朝臣之间相互攻击那是常有的事,真要办起事来,太监这种在部门之上,没有关系网络的身份可以说十分方便,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一直细化和用太监的原因。

还有一件事,是太监优于大臣的地方,这就是搞钱,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士大夫,是耻于谈钱的,长期熏陶下来,他们基本上对财政知识一无所知,整天之乎者也以为自己搞搞在上,看不起那些钻到钱眼里的人。

但偏偏大家都喜欢钱,尤其是皇帝喜欢钱,明代的皇帝经常派太监到地方上给自己搞钱,南方的制造局就是个例子,这就是由太监负责的,养蚕织布让后出口挣钱,明朝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成的商业链条,盈利能力非常强大。

这种事,正常点的地方官都不愿意干,主要还是道德包袱重,毕竟孔老夫子说过,君子重义不重利,江南地区的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这些太监大力发展各种产业。

一旦形成了规模,外溢效应就非常明显,通过层层盘剥,名义上是进了皇帝的口袋,实际上也是个利益共同体,影响了当地的经济。

除了制造局,皇帝还有个很重要的财源,那就是采矿,这种事一般官员也干不了,不但他们不干,有时候还阻止太监干这个。

万历年间有一个叫陈奉的宦官,担任矿监,替万历去采矿,这事干得久了,陈奉慢慢地对另一件事发生了兴趣,那就是冶炼高碳钢。

所谓高碳钢指的就是在冶炼的时候,把特定把特定数量的碳粉与铁混合,能够提高钢铁的硬度,这样炼成的钢材更好,陈奉当时制定了一项生产计划,想要大批量生产高碳钢,如果这事儿做成了,中国可能会发生想象不到的变化。

但这个人做事比较鲁莽,曾经挖开唐朝宰相李林甫夫人的墓穴,去寻找黄金,在寻找矿石的过程中,经常和老百姓发生冲突,比如损坏老百姓的农田和墓地,这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难以饶恕的恶行。

于是士大夫们上书就要弹劾这个陈奉,面对来势汹涌的文官集团,万历皇帝也只好撤回了陈奉,这件事的问题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这帮士大夫搞掉了陈奉之后,炼钢这事就搁浅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更不关心这事,他的关心的是伟大高尚的道德有没有收到金钱的污染。

明朝中后期这种事情很多,贪财的皇帝要生财,除了盘剥百姓之外,工商业其实是个非常好的路子,但是带头做这些事的太监,经常被文官集团骂,骂来骂去大好的形势和机会就这样被骂没有了。

最后大家一起玩完,最后只会唱高调说忠义的大臣们,李自成来的时候,那是排着队去报效呀,我要当官。

很多事我们都不能笼统说,哪个群体就一定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很多制度性体系性的东西,不是个人善恶忠奸所能概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李信率20万秦军灭是什么结果?事后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李信,字有成,槐里,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

  • 费诗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费诗字公举,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魏文帝曹丕所害,于是群臣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开始不答应,诸葛亮就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刘备同意后,于221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国

  • 唐末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为何能与霸王项羽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孝,唐末著名武将,山西灵丘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华夏这片大地,自古就是战乱频繁,这也为诸多王侯将相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多如牛毛的浩瀚人群中,王侯将相也是数不胜数,而这其中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名传千古的西楚霸王项羽,武力第一帝王的名号被现在的人所熟知,但民间流传

  • 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群雄崛起,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其中更是涌现出许多名将,比如吕布、关羽、张飞、夏侯氏兄弟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然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夏侯霸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而夏侯渊则是在定军山之战中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因此,夏侯霸也就与

  • 历史上曹操与曹丕在对待司马懿一事上,态度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晋泰始二年(266),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失国,根源就在曹操对司马懿的征辟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为什么明知司马懿不愿屈就于自己,曹操还是执意要招揽司马懿?曹丕又

  • 历史上刘备选择定居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这一生过得非常不容易,虽然成大事的人,没有谁是容易的,但刘备是那种,一开始看着就不像成大事的人,最后硬是逆天改命,让自己创立了让后世议论千年的功业。三国时期人物的评价很复杂,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现出

  • 历史上郝普是什么人?他一生的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郝普,字子太,三国时期人,义阳(今治今湖北枣阳东南)人。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

  • 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

  • 关羽在三国时期是一名武将,为何会成为财神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长生东汉末年的名将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段,却为漫长的历史长河,贡献了波涛汹涌的一幕,短短的三国,涌现出大量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在中国三国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里面的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 在古代皇帝的驾驭之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提到忠臣,与之相对的就是奸臣。皇帝重用忠臣自然有利于朝政。若是皇帝重用奸臣,可能给人的感觉,皇帝就是昏君,虽然这没有错,但也并非全对。对于奸臣,不仅昏君、暴君重用,就连一些雄才大略的开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