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后代都是什么下场?待遇如何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后代都是什么下场?待遇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25 更新时间:2024/1/4 11:33:08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自古以来,对于皇位的争夺从来都是讲究一个成王败寇,胜利者登上皇位对于失败者予取予求,失败者只能任其宰割。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其长兄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之间关于皇位爆发的激烈斗争,最终演化为玄武门之变,当时还是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笑到了最后,成为了皇位争夺战中的胜利者,于是,作为失败者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仅死于李世民之手,两人的后代们也被李世民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两叔侄,也正好是这皇位争夺者的两方。而结果我们都知道,建文帝的四叔朱棣成为了这场斗争的胜利者,笑到了最后。那么,作为这场残酷的皇位之争的胜利者的他又是怎么对待身为失败者的侄儿建文帝的后代的呢?他是否也像唐太宗那样对自己的侄儿一脉赶尽杀绝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对建文帝家庭情况有一定的认识。由于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焚烧皇宫,导致大量的史书典籍遭到了焚毁,再加上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不承认建文帝继位的正统性,于是下令销毁了建文朝的史料,还前后三次修改明太祖实录。导致史书上本身对于建文帝的记载都称不上多,更不用说其亲属。

所以,在正史中,只有关于建文帝皇后马氏的记载,而其余妃嫔的情况则不详,也无法确定是否建文帝与这些妃嫔留有子嗣。而根据正史来看,建文帝与皇后的儿子共有两人,分别是长子朱文奎以及次子朱文圭。而建文帝是否生有女儿,这一点也不见正史记载。

我们先说长子朱文奎的情况,朱文奎是建文帝与皇后马氏的长子,据说他出生之时因为是晦日(一个月的月底),而这一天因为正好一个月的终结,据说朱元璋在其出生时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这话的真伪我们暂且不知。不过,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在建文帝即位之初的建文元年(1399),不到三岁的朱文奎还是被建文帝立为皇太子。

而他这太子确实也并没有当多久,因为在三年后的建文四年,他的父亲建文帝就在与四叔朱棣较量中落败,朱棣的燕军攻入了明朝当时的首都应天府。后来的事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过,建文帝见燕军入城,大势已去,于是下令焚毁皇宫。

这场火灾之后,其生母建文帝皇后马氏在大火中被烧死,但当时已经七岁的皇太子朱文奎和其父建文帝却下落不明,虽然朱棣在之后宣称在宫中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并为其举办了葬礼。但朱棣自己其实也不能确信建文帝父子是否真的死于大火当中。

所以在其登基称帝之后,一直对建文帝父子未死的消息不敢掉以轻心,每次有涉及到建文帝的消息的人或事他都会格外重视。不过,终其一生,甚至直到今天,关于建文帝父子是否真的在大火中死亡这一问题依然是历史上的悬案。

而另一位皇子朱文圭的遭遇可能更为凄惨。建文四年(1402),明成祖朱棣攻入应天府时,朱文圭才仅仅两岁。他的父亲与哥哥不知所踪,母亲在大火中自焚而死。而他自己,也从那以后就被明成祖一直禁锢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当时的中都凤阳广安宫。虽然朱棣或许是在意历史评价的原因没有杀掉他,但却将其贬为庶人,史称“建庶人”,与其叔父朱允熥的称呼“吴庶人”相似。(朱允熥曾为吴王)

朱文圭就这样一直被拘束着,一直到已经算是自己子侄辈的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即位。这时的“建庶人”已经被禁锢了五十余年之久,而之前也曾被景泰帝禁锢于南宫好几年的明英宗,深深地明白这种被禁锢而失去自由的痛苦,于是他对这位叔叔辈的“建庶人”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将它释放。

他和大学士李贤谈起了这件事,说道“亲亲之意,实不所忍”李贤则对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很高兴,并表示“舜存心不过如此”于是,明英宗在当天就马不停蹄地去奏请太后,太后同意了。但英宗身边的人们担心释放“建庶人”可能会出变故。但明英宗却表示“如果天命在他一方,那就由他去吧!”

之后明英宗下令为建庶人在凤阳修建房屋,任由其自由出入,还为建庶人安排婚事,并安排了婢妾十余人为其延续香火,还派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并派宦官牛玉前往凤阳通知建庶人这一消息。建庶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悲又喜,没有料到圣恩如此。但是,建庶人重获自由时,已经五十六、七岁了,由于长年被禁锢,与外界几乎从未接触过,释放之时居然连牛马都不认识。而不久以后,建庶人就死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三国时期,为何说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的结局是最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自魏文帝曹丕篡汉称帝之后,到末代皇帝曹奂被司马炎逼迫禅让,魏国的国祚只有45年。但却出现了三位傀儡皇帝,曹芳被废后幽禁而死,曹髦则是被成济弑杀,最后一位皇帝曹奂却被封为了陈留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三国时期,为何说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的结局是最好的?曹奂的本名为曹璜,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与魏明帝曹

  •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什么样的人?最后的下场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伶官传续》中所言,“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在辉煌之时,他曾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统中原地区;然而在落魄时,却是深陷四面楚歌惨境,死

  • 潘濬是什么人?归降后的他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

  • 郭威之所以将皇位传给柴荣,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郭威于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称帝,国号为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郭威是五代十国里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建立者,往往大人物的爱情故事更容易打动我们,因为大人物面临的困难大选择多,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更能打动人。五代十国是个军阀割据的乱世,这种乱象从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了,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

  • 历史上刘备和孙策是如何托孤成功的?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帝在临终之前,如果继承人还没有成年的话,通常会采取托孤的方式来确保皇位能够顺利传承。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和孙权都是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一个建立了蜀汉政权,一个割据江东,奠定了孙吴政权。在创业途中就中道崩殂的情况下,如何托孤就成了一门学问,显然无论是孙策,还是

  • 历史上明朝时期的太监是什么样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极端产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曾经明确下令宦官不得干政,并且在宫里立了一个牌子,宦官干政者立死,并且严禁太监读书写字。朱元璋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尤其是不让读书这一条,直接限制了太监的发展,一个文盲的破坏力是有限的,可惜老朱家这些子孙们

  • 战国时期李信率20万秦军灭是什么结果?事后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李信,字有成,槐里,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

  • 费诗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费诗字公举,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魏文帝曹丕所害,于是群臣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开始不答应,诸葛亮就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刘备同意后,于221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国

  • 唐末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为何能与霸王项羽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孝,唐末著名武将,山西灵丘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华夏这片大地,自古就是战乱频繁,这也为诸多王侯将相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多如牛毛的浩瀚人群中,王侯将相也是数不胜数,而这其中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名传千古的西楚霸王项羽,武力第一帝王的名号被现在的人所熟知,但民间流传

  • 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群雄崛起,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其中更是涌现出许多名将,比如吕布、关羽、张飞、夏侯氏兄弟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然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夏侯霸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而夏侯渊则是在定军山之战中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因此,夏侯霸也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