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潘濬是什么人?归降后的他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潘濬是什么人?归降后的他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05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1:54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在关羽被杀后,他在荆州的手下,基本上都归降了东吴,成为孙权的部下。不过,对于这些文臣武将,大多没能在东吴获得重用和信任。当然,其中就有一个例外。

对此,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表示:“郝普、麋芳、傅士仁之在吴,未有所闻也,而潘濬所以自见者,与陆逊、诸葛瑾班,识者当于此而观人。”对于本文所要说的潘濬来说,原本是关羽麾下的一个普通小官,在归降孙权后平步青云,甚至一度还和陆逊平起平坐。

首先,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濬留下,继续担任荆州治中从事,以此辅佐关羽管理荆州事务。不过,潘濬在荆州时,与荆州守将关羽不和。对此,在笔者看来,潘濬和关羽之间不和,很可能主要还是关羽的原因。因为就关羽这位武将,性格高傲,一向轻视士大夫,这和尊敬士大夫的张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趁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派遣吕蒙等人袭杀关羽,从而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郡县,在关羽的手下基本上归降孙权的背景下,潘濬却称疾不见,也即其一开始不愿意背叛关羽和刘备。对此,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最终,在孙权多次诚恳的劝降之下,潘濬才选择归降东吴,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自此之后,潘濬在东吴可谓平步青云。

夷陵之战期间,武陵从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对此,孙权派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平定樊胄。后升迁为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其中,就太常来说,是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在三公九卿之下,太常距离地位最高的三公,无疑只有一步之遥了。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归降孙权,潘濬的官职可谓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籍籍无名的辅军中郎将,最终成为九卿之首的太常,这说明潘濬的才能获得了孙权的认可。对此,东吴重臣步骘表示:“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由此,在东吴大臣心目中,潘濬可以和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相提并论,都被称之为“社稷之臣”。一定程度上,这说明在关羽手下时,潘濬显然没能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在来到东吴后,他如同诸葛亮遇到刘备一样,也获得了赏识自己的主公。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孙权授予潘濬符节,命其与吕岱督军五万讨伐五溪蛮夷。

黄龙六年(234年)十一月,潘濬回到武昌。在此期间,他长期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也即此时的潘濬,已经和东吴名将陆逊平起平坐,共同执掌荆州这一重镇。嘉禾四年(235年),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东吴官吏传言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对此,孙权不仅完全不相信这一传言,还把上奏的官吏给免职了。而这,无疑凸显出孙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

最后,公元236年(嘉禾五年),获得孙权宠信的吕壹诬陷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二人下狱。在此背景下,虽然明知吕壹获得了孙权的宠信,但是,潘濬却坚持趁着每次近见孙权的时候,大力陈述吕壹的奸险,因此吕壹受到的宠幸逐渐衰微,最后被诛杀。在此基础上,孙权引咎责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在诏书中一方面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之前推脱责任,另一方面则称赞了陆逊和潘濬直言劝谏,忧心为国,可谓东吴的社稷之臣。

公元239年(赤乌二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袭爵。总的来说,潘濬作为关羽手下的一个普通小官,在归降东吴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并因为孙权的器重和信任,逐渐成为可以和陆逊相提并论的社稷之臣。对此,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经表示:“潘濬方严疾恶,义形于色,梗梗有大节,有吴之栋石也。”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潘濬归降东吴,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如果这位人才可以一直留在蜀汉,显然很有可能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郭威之所以将皇位传给柴荣,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郭威于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称帝,国号为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郭威是五代十国里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建立者,往往大人物的爱情故事更容易打动我们,因为大人物面临的困难大选择多,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更能打动人。五代十国是个军阀割据的乱世,这种乱象从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了,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

  • 历史上刘备和孙策是如何托孤成功的?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帝在临终之前,如果继承人还没有成年的话,通常会采取托孤的方式来确保皇位能够顺利传承。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和孙权都是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一个建立了蜀汉政权,一个割据江东,奠定了孙吴政权。在创业途中就中道崩殂的情况下,如何托孤就成了一门学问,显然无论是孙策,还是

  • 历史上明朝时期的太监是什么样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极端产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曾经明确下令宦官不得干政,并且在宫里立了一个牌子,宦官干政者立死,并且严禁太监读书写字。朱元璋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尤其是不让读书这一条,直接限制了太监的发展,一个文盲的破坏力是有限的,可惜老朱家这些子孙们

  • 战国时期李信率20万秦军灭是什么结果?事后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李信,字有成,槐里,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

  • 费诗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费诗字公举,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魏文帝曹丕所害,于是群臣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开始不答应,诸葛亮就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刘备同意后,于221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国

  • 唐末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为何能与霸王项羽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孝,唐末著名武将,山西灵丘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华夏这片大地,自古就是战乱频繁,这也为诸多王侯将相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多如牛毛的浩瀚人群中,王侯将相也是数不胜数,而这其中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名传千古的西楚霸王项羽,武力第一帝王的名号被现在的人所熟知,但民间流传

  • 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群雄崛起,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其中更是涌现出许多名将,比如吕布、关羽、张飞、夏侯氏兄弟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然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为何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却要降蜀?夏侯霸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而夏侯渊则是在定军山之战中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因此,夏侯霸也就与

  • 历史上曹操与曹丕在对待司马懿一事上,态度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晋泰始二年(266),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失国,根源就在曹操对司马懿的征辟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为什么明知司马懿不愿屈就于自己,曹操还是执意要招揽司马懿?曹丕又

  • 历史上刘备选择定居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这一生过得非常不容易,虽然成大事的人,没有谁是容易的,但刘备是那种,一开始看着就不像成大事的人,最后硬是逆天改命,让自己创立了让后世议论千年的功业。三国时期人物的评价很复杂,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现出

  • 历史上郝普是什么人?他一生的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郝普,字子太,三国时期人,义阳(今治今湖北枣阳东南)人。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