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东坡写《贾谊论》调侃贾谊 称其人气量太小

苏东坡写《贾谊论》调侃贾谊 称其人气量太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37 更新时间:2023/12/30 8:56:35

苏东坡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贾谊论》,来探讨贾谊的非正常死亡。认为贾谊之死并非仅仅是因为梁怀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气量太小。

《梦溪笔谈》曾记载安徽省宁国县有一种蛇,叫做“枳首蛇”。据沈括所言,此蛇长得像蚯蚓,身体两端皆有头,往往几十条群居在一个洞穴里。可是,今人认为,蛇有双头,在自然界虽存在,但那是基因变异的结果,不可能是群体性共有的特征。不独蛇类,其他一切动物,包括人类,也有这种特殊存在的个体。

照今人看来,枳首蛇根本就不是双头蛇,只是其尾部的“造型”像一个蛇头而已。但枳首蛇的确俗称“双头蛇”,一般无毒,属于游蛇科。而游蛇科是蛇类的“第一大宗”,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蛇属于此科。

沈括一笔带过的双头蛇,乃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一个“恶兽”,只要见过它的人,非死即伤。西汉初期的大文豪贾谊,就在其《新书》里,讲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与双头蛇的传闻。说有一天,年幼的孙叔敖外出旅游,回来后却很郁闷。原来他在路上遇到一条双头蛇。常言道,见双头蛇者必死。他的母亲却只是问他蛇怎么样了。他说因为怕其他人再次碰见这种恶蛇,便当机立断,将其杀之。母亲便坚持认为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乃积阴德之举,上天不仅不会降灾于孙叔敖,反而会眷顾他。

孙叔敖这才释然。贾谊写孙叔敖儿童时代的这个故事,有怎样的微言大义呢?人与一般的蛇相遇,在古典文献的很多记载中,有时是福,有时是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反复复,莫衷一是。但碰见双头蛇,则结论很肯定,绝对是摊上大事了。可孙叔敖是一个特例,他不仅遇见,还灭之,反而一点事都没有,长大了还做了楚国的丞相。

要知道,古人杀蛇,造成家破人亡的记录非常之多,更何况孙叔敖杀的可是传说中的双头蛇。足可见,上天的确是对他相当垂青。也难怪,小小的一个孩子,既能深谙杀双头蛇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又能反其道而行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民除害。

贾谊写双头蛇,恐怕是在深深地钦羡孙叔敖的传奇。亚圣孟子所言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举了很多由屌丝变为“大师”的例子,其中一位曾“举于海”的牛人,便是他。当年的海边,可不是今天先富起来的沿海地区,反而相当于是偏远贫困山区。孟子是否有所夸张,孙叔敖是否就真的曾惨到这个地步,这都不重要了。关键是,这位小时候就有杀双头蛇壮举的同志,被楚庄王慧眼识英才,提拔做了国相。君臣相得益彰,千载难逢。孙叔敖是当年诸侯各国搞民生工作的第一高手,而雄才大略的楚庄王,有了他的辅佐,真的就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反观贾谊,就非常悲催了。他生活在汉文帝时期,当时汉代的统治思想,依然延续着黄老无为而治的路数。虽然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有儒家学者想要扭转乾坤,搞儒家那一套,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贾谊也是儒门人士,他坚持认为无为而治让很多人都“无法无天”了,必须大彰孔孟之道。汉文帝虽赞同贾谊的主张,两人的交情也颇深,但汉文帝做不了楚庄王,贾谊也做不成孙叔敖。

汉初,黄老哲学的地位相当稳固,而汉文帝也不是一个有魄力的霸主,他只是一个守成之君而已。汉文帝待贾谊不薄,让他做了小儿子梁怀王的老师。梁怀王刘胜是汉文帝最疼爱的幼子,可偏偏在做贾谊的学生时,骑马摔死。贾谊自责万端,竟也跟着郁闷而死。后来北宋的苏东坡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贾谊论》,来探讨贾谊的非正常死亡。苏大才子认为,贾谊之死,并非仅仅是因为梁怀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气量太小,愤怒过大,不死才怪。

苏东坡还说,贾谊其实没必要如此,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被欣赏并委以重任,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终身怀才不遇,那也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有问题,而不是人才有问题。既如此,就没有必要闹情绪了,可以慢慢等待机会。即便到死都没等来“戈多”,那也是天命如此,该喝酒吃肉,照样吃喝不误。

正所谓,得之我幸,不得我亦不哀。如果一千多年前的贾谊听到苏东坡这番教诲,肯定要反唇相讥:你姓苏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苏东坡活着的时候就是享誉九州的大文豪,死后更是被推为古典全能型才子第一人。你要别人等,你自己等等,看是个什么滋味。苏东坡是后来人,不知他是否杀过双头蛇,反正贾谊只能拿更早的孙叔敖作为偶像。大抵贾谊连单头蛇都没有杀过。要不,他怎么会满腹经纶,却抑郁而亡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宋神宗赵顼:励精图治却将北宋送上灭亡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可以说是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当上皇帝。年轻的时候因为是皇长子,早就是太子人选,皇帝的位置就像煮熟的鸭子,注定是他的。加上本人也比较争气,不用整天的把心思放在抢夺皇位上。历史上多少皇帝是通过不好的手段当上皇帝的,小编就不细说了。而宋神宗本人又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所以在继位后,才会提出那些在保守派看

  • 揭秘:北宋科学家沈括:一个历史上文理通吃的学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北宋时期,还是在后朝后代大批科学家当中,沈括一直是最优秀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沈括可以说是个全才,天文、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物理……似乎每一门都非常擅长,要是放在当今那就是一个文理通吃的学神级人物。而且沈括还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出色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对

  • 历史上陆抗对东吴都有哪些作为?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紧接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这意味着曹魏的大权已经被司马懿家族彻底控制了。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

  • 乾隆年间和珅给灾民发放的粥里掺泥沙,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钮祜禄氏,乾隆皇帝宠信名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们的印象中,和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他这一辈子贪污的东西,据后人考证可达到900亿元,可就是这样一个贪官,乾隆皇帝却一直对他睁只眼、闭只眼,这当然与和珅出众的才华脱不开干系,和珅做一些事情总是

  • 三国时期担任过奋威将军这一官职的人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奋威将军,将军名号。西汉时期设立,为杂号将军。三国魏、两晋,南朝宋沿置,皆四品。南朝宋与建威,振威、扬威、广威将军合称五威将军。北魏从四品。在汉朝时期,重号将军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

  • 都说“王与马共天下”,但王敦为什么会对司马睿发起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西晋经历八王之乱以后,终至晋愍帝遇害而灭亡。随后西晋皇族司马睿在王导与王敦的帮助之下,于建康为都城,建立了东晋王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都说“王与马共天下”,但王敦为什么会对司马睿发起叛乱?在司马睿决定来建康建立东晋时,江东的各大家族是看不起他这个落寞皇室宗亲的,是王

  • 探索章怀太子李贤的一生,他被卷入政治斗争无法逃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讽刺骨肉至亲之间互相残杀的古诗词中,有两首被奉为经典,一首是曹植的《七步诗》,另一首则是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的《黄台瓜辞》。与曹植相同,李贤也出生于皇家贵族,他生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中,这也注定了他必将一生都被裹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而无法逃脱。下面就来说一说李贤的故事。李贤是在唐高宗李治

  • 海瑞公正廉洁却一生都未得到重用,到底是什么因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海瑞是明朝清官的典范,一生刚正不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海瑞不但在明代独树一帜,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著名的清官典范。但诡异的是,在明朝当时都已经很有名气的海瑞,一生都没有被朝廷重用,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公正廉洁,但他本人一直得不到重用。甚至是到了锐意改革的张居正时

  • 咸丰皇帝为什么31岁就英年早逝了 究竟是死于慢性自杀还是因为不良习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咸丰皇帝为什么三十一岁就死了?咸丰皇帝短命的原因是什么?所谓慢性自杀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古代人寿命大都很短,除了生活不好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医术不先进,很多病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身子很差,老得也快。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咸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咸丰在位时期,重用汉臣励精图治,使有能力者都能得到重用,而

  • 历史上魏忠贤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掌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魏忠贤是有名的宦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太监是伴随是皇权产生的,甚至比帝制存在的时间还要长,如此长的时间里,太监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好。尽管太监中也有好人,但是2000多年以来,太监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好,因为大部分人寒窗苦读,逢迎拍马才能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