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不支持张浚北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岳飞不支持张浚北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1/15 21:22:57

岳飞是抗金名将,南宋重用的武将,他也有北伐恢复中原的意志,可是在南宋名臣张浚大举北伐的时候,被张浚看重的岳飞却坚持认为不可以用兵,也是惹得张浚很不爽。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那么为何岳飞会极力反对张浚的北伐计划呢?个人认为,岳飞心中有难以言明的顾虑。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七十七》先是,张浚欲征刘豫,会四大将於龟山……惟岳飞独以为不可用兵。浚再三问之,飞坚执不可之说。浚以飞为玩寇,议不协而罢。

首先要说一下,如何对付伪齐,岳飞是有自己的北伐之策的。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飞谓豫不足平,要当以十万众横截金境,使敌不能援,势孤自败,则中原可复。张浚不以为然。

简单来看,岳飞的意图是集中一支10余万众的部队,横亘在伪齐和金国之间,切断伪齐和金国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话,伪齐自灭,不过和岳飞不支持张浚一样,张浚也不支持岳飞。

不是说岳飞的战略不好,而是说实行起来,是有高风险的,负责深入伪齐和金国连接处的宋军必然是精锐,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需要多么庞大的后勤部队支撑,除非宋军可以实现就地筹粮。

再者,这支宋军又要坚持一段相对长的时间,不然伪齐也不会直接投降,因此这么打是存在风险的,想当年东晋名臣刘裕,率领大军一路北伐,攻入了关中,最后也是落败了,虽然南宋面对的局势没有那个时代混乱,可是毕竟是大军深入,危机还是存在的。

话说回来,岳飞不支持张浚的北伐计划,根本原因是南宋没有能力组织那么庞大的北伐行动。

张浚是有大志向,可是在绍兴六年,即1136年,他就组织过一次大规模北伐,目标就是征讨伪齐。

《宋史.张浚传》浚以敌势未衰,而叛臣刘豫复据中原,六年,会诸将议事江上,榜豫僭逆之罪。命韩世忠据承、楚以图淮阳;命刘光世屯合肥以招北军;命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命杨沂中领精兵为后翼以佐俊;命岳飞进屯襄阳以窥中原。浚渡江,遍抚淮上诸戍。

可以看到,张浚是集结了南宋长江中游以及两淮之地的所有兵力,这是南宋和金国多年交战中,积累起来的精锐部队,这就是冲着要了伪齐的命去的,这样才可以收复故土。

同时从战略上看,两淮战区是重中之重,是北伐的主攻方向。

被后世看轻的宋高宗赵构也是硬气了一把。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六年八月)甲辰,诏谕将士将亲征……辛亥,奉神主发临安。

宋高宗可是下诏亲征,从临安北上,奔着建康去,赵构摆出了姿态,那就是要和伪齐打决战的,就是要收复故土的。

因此张浚力主的这次北伐,声势不可不谓浩大,南宋的决心,不可不够坚决,只是说这次北伐并未成功。

当时韩世忠所部的确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张俊和刘光世并不想过于参战。

《宋史.高宗本纪》沂中至濠州,刘光世已弃庐州而南,浚遣人督还,光世不得已驻兵应沂中。

《宋史.张浚传》俊、光世皆张大敌势......刘麟逼合肥,张俊请益兵,刘光世欲退师,赵鼎及签书折彦质欲召岳飞兵东下。御书付浚,令俊、光世、沂中等还保江。

也就是在伪齐大军南下的时候,张俊和刘光世都在夸大敌情,一个请求增兵,一个不战而退,这对整体战局影响是很大的,毕竟两路兵马都不想用力,都做好跑路的准备,韩世忠怎么独自支撑局面呢?

当时岳飞也是奉命东下,去驰援东线战场,要不是杨沂中所部击败伪齐军,打出了藕塘大捷,局势还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

从这次北伐未成的行动中,可以看到,在大规模北伐的过程中,张浚虽然执掌军务,可是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统领全军,像张浚,刘光世这样的武将,他们都有各自的兵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张浚对他们的掌控力并不强。

换句话说,南宋各部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这样的局面是不支持大规模北伐的,这或许也就是岳飞的担忧,也是岳飞不支持张浚北伐的原因。

对于南宋来说,如果想要灭掉伪齐,乃至和金国交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一次整军,从各部武将手中收拢兵权,切实掌握宋军精锐,只有保证这一前提,张浚的北伐机会才有实现的可能。

不然的话,即便宋军在局部打出优势,当面对伪齐乃至金军反扑的时候,像张俊、刘光世这样的人,仍然会处于个人利益,而匆匆撤军避战,这也必然会引起全局的混乱,到那个时候,宋军陷得越深,自然也就会败的越惨。

可问题是,貌似张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整军,去收拢兵权。

因为重创南宋两淮防区的淮西兵变,就和张浚有脱不开的关系。

《宋史.张浚传》刘光世在淮西,军无纪律,浚奏罢光世,以其兵属督府,命参谋兵部尚书吕祉往庐州节制。而枢密院以督府握兵为嫌,乞置武帅,乃以王德为都统制,即军中取郦琼副之。浚奏其不当,琼亦与德有宿怨,列状诉御史台,乃命张俊为宣抚使,杨沂中、刘锜为制置判官以抚之。未至,琼等举军叛,执吕祉以归刘豫。祉不行,詈琼等,碎齿折首而死。

《宋史.刘光世传》初,光世麾下多降盗,素无纪律;至是,督府命吕祉节制其军。郦琼杀祉,驱诸军降刘豫。

张浚也是意识到,想要实现北伐大业,势必要加强对宋军的掌控能力,因此罢免了刘光世,收拢他的兵权,可结果是,刘光世旧部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监军官吕祉等人,率4万余种,裹挟着10余万百姓北上投靠伪齐。

这致使南宋的江淮防线洞开啊,而这恰恰是张浚在整军过程中,处置不当所导致的。

因此,岳飞当时不支持张浚的北伐计划,也就可以理解了,以当时宋军内部的复杂情况,不进行彻底的整军,不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指挥体系,就贸然进行大规模北伐,结果未必会如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曹爽在尚可抵抗的前提之下,选择了投降,一句“我不失作富家翁”被后世嘲讽至今。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曹爽的确投降得太快了,但凡对峙一下,看看局势发展如何也可以啊,南下许都,整合兵力和司马懿再战也是有机会的,不过

  • 刘邦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她为何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死后,吕后逐渐掌权,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不可否认的是,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是浸入骨髓的,不然不会下这么狠的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戚夫人的结局,除了吕后的心狠手辣之外,也不排除戚夫人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的行为,引起了吕后的疯狂报复,毕竟如果刘如意顺利继位,那么吕后的下场

  • 她为65岁的康熙生下一子,一生得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在位时后宫妃子是有很多的,记载下来的妃子就有六十七个。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在八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帝的位置,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亲政了,69岁的之后就离世了,这要是算下来的话已经是长达六十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么多年中,我们都有一定的计算,他的妃子可能已经是远远的超过了上百位

  • 他是清初著名摄政王,为何把孩子给吴三桂抚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清朝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摄政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摄政王是大清响亮的人物,这个人是一个善战的人,很有英雄气魄,为了大清立下了很多大功,于是就奠定了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只是他的运气不是很好,他有帝王的才能,但是连续错过了两次皇位,一心都辅佐顺治,最后还受到了顺治

  • 萧淑妃被武则天虐杀之死 萧淑妃是怎么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萧淑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淑妃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最大的不幸就是遇上了武则天。当然历史上比较狠心的女人不只有武则天一个,还有一个吕后,但是最狠心的就是武则天了。吕后虽然狠心,但是她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只有武则天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孩子,只剩下了一

  • 诸葛亮手里总是扇子不离手 这个扇子到底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扇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中国的历史书籍里边,我们总是能看到诸葛亮手上有一把羽扇,而且他对这把羽扇非常喜爱,不管做什么,总是带着它。特别是在电视剧中,他的形象也因为这把羽扇变得神秘、高大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刘备军队遭

  • 妃子生孩子后乾隆赏赐两根黄瓜 妃子见到为什么非常激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乾隆赏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后宫里,一向是母凭子贵,如果哪个妃子生了皇子或者是公主,那就是非常大的事儿,因为这个是龙种,而且在皇帝百年之后,这个妃子也算是有了着落,跟儿子的跟儿子,跟闺女的跟闺女,而无儿无女的妃子一般都是比较惨了。今天咱们要说的是

  • 太子刘启当初为什么要杀人 这事后来是怎么引发七国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景帝刘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刘启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因为杀人造成轰动一时的奇闻,而这桩命案也埋下了一粒仇恨的种子。在汉景帝即位后,种子开始发芽,最终冲破泥土,为汉景帝带来了大麻烦。数位诸侯王居然联合举兵叛乱,直接威胁到汉景帝和西汉王朝的命运。那么汉景

  • 汉景帝刘启死后 他的子孙后代为什么没有给他庙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汉景帝无庙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先不说庙号,汉景帝的“景”,也只是一个“美谥”,而不是“上谥”。在礼法的安排中,“上谥”是最高等级的谥号,意味着对帝王的最高评价,譬如汉朝的太祖刘邦,谥号乃是“高皇帝”,但因为他是开国之君,本身就不会差,所以刘邦的也

  • 历史上的刘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贺真的是昏庸无道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朝刘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刘贺人们给他下的标签往往是昏庸之类的,说他在位期间正事儿不干荒唐的事儿倒是干了不老少。从来也不管百姓的疾苦,只要是自己能够贪图享乐就可以了。为了能够让自己快乐,什么没有底线的事儿他都能够做得出来。人们对他的印象一向都是这个样子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