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他的权谋不但体现了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性

姚崇:他的权谋不但体现了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4/1/27 16:17:24

姚崇,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任三朝宰相,是开元盛世的奠基者,是一位优秀的封建士大夫,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封建士大夫,大都是仁义与道德的楷模,可以智慧超群,可以大义凛然,但与权谋却不怎么沾边。因为权谋是包裹真相之后的欺诈;是为达目的帅弄阴谋与手段,充满了不择手段的意味,这怎么能与姚崇这样的好人挂上钩呢。

其实权谋并不是小人的专利,君子也会。汉代刘向曾将这样评论:“夫权谋有正有邪。夫正者,其权谋公,故其为百姓尽心也。诚彼邪者,好私尚利,故其为百姓也诈。”而姚崇正是使用权谋为百姓尽心的人,比如他任内著名的消灭蝗虫事件。

开元之初,唐玄宗励精图治,一心实现大唐中兴,他用姚崇为相,决心在帝国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上天给他们君臣二人制造了很多障碍,不是水灾就是干旱,更为严重的开元三年(715),波及山东、河北、河南三个粮食主产区的蝗灾。

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人们无法对蝗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蝗虫的威力是巨大的,像乌云一样铺天盖地,所过之处,田野、青山顿时寸草不生,变成黄土、秃山。

面对这种情况,人民只能焚香祷告,祈求上苍保佑;封建士大夫则笃信天人感应之说,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需要皇帝反躬自省;皇帝则惴惴不安,查究政策上的偏失,要么罢免大臣,大赦天下。而一片片粮食果蔬则被蝗虫尽情的肆虐着,大量人民将面临饥饿与死亡的威胁。

面对这一切,姚崇上书玄宗,要求动员百姓们集体灭蝗。但玄宗却不敢轻易表态,存在很大的顾虑。因为蝗灾是上天对他的警示,一旦灭蝗不是在得罪上天吗!

而姚崇之所以由此提议,并非他有穿越的本领,掌握了科学知识。而是他并未将蝗灾归为天人感应一列,而是归为害虫一类,不消灭害虫,人民将颗粒无收,如果行动起来,是有希望的。

对玄宗的顾虑,姚崇体现了智慧的一面,他并没有发扬封建士大夫死谏的精神,要么拿辞官威胁,要么血溅朝堂。而是对玄宗提出了两点:

其一,《诗经》记载:“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是将害虫用火烧死;汉光武帝刘秀也曾下过命令,消灭蚕食庄家的害虫。这就为灭蝗提供了依据,天人感应是前人留下的理论,《诗经》更是儒家经典,是无可辩驳的。

其二、灭蝗一事,用宰相碟文下达命令,就算上天要惩罚,也与天子无关,百官要追问,也是宰相的事情。这便解决了玄宗的后顾之忧。

姚崇将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如此智慧,玄宗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然而,与姚崇同朝为相,一向对他俯首帖耳的宰相卢怀慎也提出了异议,认为杀死那么多的蝗虫,有伤人和。

可以看出,卢怀慎是一个心存慈悲的正直士大夫。对这类人,劝说只是多费口舌,姚崇果断采用了权谋之术,劝将不如激将。

姚崇说:“杀死蝗虫你于心不忍,难道饿死了人你就忍心?你如果怕灭蝗招来灾祸,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用你承担责任!”经姚崇这么一说,他卢怀慎反倒成了一个不知为民着想,自私自利之徒了。这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卢怀慎只得同意。

命令下达后,很多地方官员抵制,闹得最凶的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他说:“蝗灾是天灾,需要皇帝修得才能免祸。后汉皇帝刘聪也曾灭蝗,结果越灭越多。最终导致亡国,前车之鉴,宰相这样的命令我不能执行。”

姚崇对他毫不客气的说:“一,后汉刘聪是匈奴人,德不胜妖,而当今皇帝是圣主,妖不胜德,你怎么敢拿刘聪跟陛下比呢?你是怀疑陛下的德行吗?二、如果德高可以免祸,你也是个道德高尚之人,为何你的汴州也会有蝗虫呢?难道你的道德很鄙劣?”两顶帽子一顶比一顶大,倪若水噤若寒蝉,赶紧组织灭蝗。

就这样,姚崇几乎以宰相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朝堂。使蝗灾对人民造成的伤害降到了最低,并没有发生大面积饥荒与流民。

灭蝗这件事情上,姚崇的智慧反映在了他务实的精神与担当的勇气上。他知道民生是国家的根本,清醒地将蝗灾与天人感应划清界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将责任一力承担,显示出了大整治家的豪气与风范,是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智慧。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姚崇灵活地运用了权谋,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理,针对性地使用了对策,非常高效地解决了问题。

姚崇的权谋完全是建立在他的大智慧之上,不但体现了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性,所以,名相姚崇是权谋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皇后毫无保留的支持着唐玄宗,为什么会被废黜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玄宗最后的下场,李隆基王皇后的下场,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废后,因为无子和“符厌事件”被废为庶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皇后既是唐玄宗的发妻,又是发小。玄宗李隆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王爷,成长为雄姿英发的一代帝王,王皇后一直陪伴着他。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的偏支,父亲王仁皎时任晋州司兵,一个八品武官,官职虽

  • 张说成为宰相后,为开元盛世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开元盛世的宰相有哪些,张骞对我国历史做出了什么贡献,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后代

    张说,唐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为开元盛世的创立作出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元盛世是大唐开元年间,在玄宗李隆基与众多大臣共同努力下实现的。这一盛世的开创,是君明臣贤的典范,贤臣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名相姚崇与宋璟。他二人任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整顿

  • 三国时期曹魏的七位太尉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时,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其中,太尉名义上掌管天下的兵马,也因为权势过重,所以秦朝太尉一职一直空缺。东汉时期,以太尉、司空、司

  • 历史上真实的牛皋是什么实力?岳飞为何那么器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晁盖真实存在吗,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有多可怕,岳飞真有怎么厉害吗

    牛皋是抗金名将,身经百战之余,独冠三军之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形象;一种是文学形象;一种是民间形象,而最为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般都是文学形象,道理也简单,古典名著太深入人心了,一定程度上,已经遮盖了人物本来的面目。很多读者对历史人物的第一反应,都是根据古典小说

  •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抄家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是个名臣辈出的时代,在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之后,却出现了一个比宰相更难以驯服的权力怪兽,内阁首辅。明朝文官集团强大,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皇帝太懒,整个大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比较勤政之外,其他的皇帝

  • 甄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甄宓几岁死的,甄宓是什么人,历史上甄宓为什么赐死

    甄宓,生于东汉,死于三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曹植曾写过一篇《洛神赋》,其中赞美一位绝世佳人容貌倾城。三国时期美女如云,然而唯独她艳压群芳。可以说三国时期,唯有她引群雄垂涎,无数男人倾慕。她是一代佳人甄宓。乱世之中,她始终以仁厚之心善待世间事,面对纷争,她始

  • 何晏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三国时代虽然历史很短,但其精彩程度却是所有朝代中知名度最高的,只要你是个中国人,你或多或少都知道三国的人物或者故事。三国才是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妇孺皆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三国,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的乱象是从何进引董卓入洛阳开

  • 曹叡重用司马懿,他又是如何提防司马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睿压制司马懿,曹睿能否压制得住司马懿,司马懿怎么克制

    司马氏在曹魏的崛起,绝对离不开司马懿的经营,他也成了曹魏的掘墓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相对来说魏明帝曹叡是有机会避免曹魏被司马氏夺权的,但奈何,曹魏到最后也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匮乏期,因此曹叡只能即提防着司马懿,又重用司马懿,只是最后他也别无选择,让司马懿再一次成为辅政大臣

  • 李陵率5000将士击破8万匈奴大军,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匈奴逃跑路线,西汉三击匈奴,李陵给匈奴带过兵吗

    在汉武帝后期,大汉帝国和匈奴之间的战争,虽然一直在持续,但是汉军再也没有以卫青霍去病时期的辉煌战绩了,李广利这个将军的能力有限,估计汉武帝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下一个卫青,但是奈何其天花板不够高啊。在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还变相坑了李陵一下,当时是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三万骑兵,突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

  • 太史慈为什么没有位列江东十二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江东五柱,司马懿出使过东吴吗,为什么东吴的大都督命都不长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可以说乱世之中,打天下靠的就是人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武将人才上,曹氏有宗亲集团以及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而提到江东孙氏,相信大家都知道十二虎臣,而有意思的是,在这十二位江东虎臣的名单中,没有太史慈的名字。太史慈可是孙策崛起早期所降服的悍将,也为孙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