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心计有谋略:关羽的头颅为何吓傻曹操?

有心计有谋略:关羽的头颅为何吓傻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4 更新时间:2024/1/23 11:26:16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尊敬别人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历史上关于礼仪的故事也很多。传统上的礼仪,主要是一种道德风尚的体现,如“孔融让梨”,讲的是长幼之礼;“举案齐眉”,讲的是夫妻礼仪;“曾子避席”,讲的是尊师之礼。

除了体现道德风尚之外,礼仪很多时候被当做是一种处世技巧。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礼仪的“礼”字与道理的“理”字读音相同,稍一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奇妙的关联:我们做事讲求“先礼后兵”,这“礼”字当先,自然就能以有理者的姿态作出进一步的举动。有心计有谋略的人就善于在“礼”字上做文章,使自己摆脱不利局面。

网络配图

三国时期,诸侯间征战不休。孙权擒杀关羽之后,却欢喜不起来。他知道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曾誓同生死,现在杀死了关羽,刘备必然会发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刘备拥有两川之兵,再加上诸葛亮的谋略,张飞赵云等将领的英勇,东吴肯定难于抵御。

孙权的谋士张昭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派使者把关羽的头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里,嫁祸于曹操。

曹操何许人也,他心计颇深,长于谋略。很快,曹操便识破了东吴的伎俩。他收下木匣,并命工匠雕刻了一具香木躯体,与关羽头颅配在一起。出殡那天,曹操率领文武百官,以王侯之礼为关羽送葬。曹操还亲自在灵前拜祭,并追赠关羽为荆王,之后还派专门官员为关羽守墓。这种葬礼,在当时可以说绝无仅有,以曹操的身份,对关羽的尊崇礼敬,也可以说无以复加。

刘备闻知后,果然只恨东吴,发誓要倾国出动为关羽报仇,与东吴不共戴天。魏国因此避免了一场大战。

曹操不愧为一代枭雄,在被栽赃嫁祸之后,可以自导自演一场盛大隆重的“礼仪”秀,与刘备化干戈为玉帛。如此的心计和手段,让人佩服。

在生活中,彬彬有礼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支持。这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计和智慧。有时候礼的作用不可估量,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能力和学识都重要,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有这样一个故事:

网络配图

王芸在一家公司的公关部试用,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过后可以申请转正。同时试用的有三个人,但只有一个人可以转正。三人平时工作都非常努力,业绩也都非常出色,能力难分高下。

三个月之后,他们都向公司递交了转正申请。公司人事经理收到申请后让他们回家等候通知,说是领导层协商后才能作出决定。第二天,王芸接到了人事经理的短信:“很遗憾,虽然我们很欣赏你的学识、气质,但是名额有限,你的转正申请没有通过。你很优秀,公司以后如果有招聘名额一定会优先通知你的。”虽然当时王芸很难受,但是转念一想,公司或许有自己的理由,而且短信上说的也很真诚有礼,她就礼貌地回复了信息。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个星期后,人事经理给她打来电话,说经过经理层会议讨论决定,她的转正申请已通过,可以转为正式员工。原来,那则短信只是一项考核内容,其他两个人都没有回复,王芸的礼貌和气度符合公司的要求,因此,她被正式聘用了。

有礼貌懂礼仪的人受人欢迎,容易获得机会取得成功。相对的,在细节上不注意礼节、鲁莽无礼的人会由于礼仪上的缺失而遇到不必要的阻力,甚至失去难得的机会。

他在求职时曾向一家著名的外企投过简历,经过严格的筛选,这家公司通知他去面试。面试总共三轮,张诩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机智的应答闯过了前两轮。

第三轮面试是由总经理亲自面试。那天,张诩由于前一天晚上用功准备资料,出发得有点晚。在挤公交车的时候他比较急,踩到了一个人的脚,这个人没有恼怒,只是看着张诩,似乎在等他道歉。张诩瞟了那人一眼,什么也没说。

网络配图

最终张诩准时到达公司,等了大约半个小时,面试就开始了。可是见到面试官的一刹那,张诩就明白自己不会被录用了。原来早上被他踩到脚的那个人,正是公司的总经理。

每次说起此事,张诩都后悔莫及:“我怎么知道公司总经理的车刚好坏了,居然还和我挤上了同一趟公交。要是当时礼貌地道歉就好了。”

教训很惨痛,但结果不难理解,每个公司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较高的素质,更懂得礼仪,因为只有这样,公司才会保持良好的形象。“无礼寸步难行”,一个没有礼貌,不懂得运用礼仪为自己形象加分的人,不仅不会受到企业的眷顾,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处处碰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拉坦汗大战明朝就只为了与明朝有商业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阿拉坦汗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是蒙古国的一位重要首领,同时也是蒙古国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的后代。在蒙古国,黄金家族就是出生于纯正血统的蒙古人,而阿拉坦汗就是纯正的蒙古国的后裔。阿拉坦汗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他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虽然有隔了十几氏,但是他确实是元太祖的直系后代。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阿拉坦汗是谁这个

  • 抠门皇帝宋仁宗竟然舍不得吃一碗羊肉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皇帝位置其实是捡来的。宋仁宗姓赵名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挂一块帘子——对,这就是垂帘听政。11年后,刘娥死了,赵祯才真正当家做了皇帝。网络配图现在来看赵祯的

  • 揭秘史上最传奇最成功的太监:北宋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号称北宋“六贼”之一。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网络配图长相英俊人们对

  • 是什么让曹操下决心杀了首屈一指的名将淳于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淳于琼,是一个有名声,有能力,也是有较深资历的名将。在灵帝末年,曾敕封八名校尉主掌禁军,由蹇硕统领。曹操和袁绍都曾是这八校尉之一,曹操是典军校尉,袁绍是中军校尉,淳于琼,也是这八名校尉之一。在袁绍军中,他是首屈一指的名将,根本没有什么贪杯误事的说法。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在官渡大战的前以段时间,袁绍就命令

  • 揭秘曾国藩弟弟照顾家族“不惜包揽贪名”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事实昭然若揭,那就是晚清时期湘军将领几乎个个肥得流油。王闿运在《湘军志·筹饷篇》中揭秘:“军兴不乏财,而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每破寇,所获金币、珍货不可胜计。复苏州时,主将所斥卖废锡器至二十万斤,他率以万万数。能战之军未有待饷者也。”曾国荃是湘军虎将,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 男权至上的古代姜子牙为什么会被媳妇赶出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太公生在今山东东部沿海,东夷之地。鉴于太公辅佐文武二王成立大周证监会后,被封在齐(今山东淄博),那么周武王让太公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可行性最大,也最合情理。既然大家都争得喋喋不休,又没有真凭实据,那就权且如此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公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日子,史料也没依惯例说当时有七色云彩,

  • 李鸿章曾痛恨大清制度 自嘲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等人在借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领略了铁甲洋炮的厉害,也看到了世界在变。“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的大变局也。”在李鸿章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

  • 朱元璋攻打到了元朝的首都但不杀元顺帝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元顺帝第三任皇后就是后来的元朝奇皇后。奇皇后本是高丽女子,因为父母被元朝丞相杀死,所以将自己进奉给元顺帝。起初在宫中只是一名小宫女,后来受到元顺帝的宠幸,一步步进化成为元顺帝第三任皇后。在到为元顺帝诞下太子,进阶成为元朝皇后。图片来源于网络元顺帝第三任皇后奇皇后是如何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的呢?奇皇后出

  • 神算刘伯温算得天下人为何无法给自己算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生于元末明初,是今天的浙江省文成县人。刘伯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天分,对于学习也是十分的热爱。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一目十行了。在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秀才,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刘伯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神童”。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刘伯温的过人之处还体现在他对于事情发展

  • 朱元璋治理官员:对洁癖画家施粪桶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