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能和诸葛亮齐名 庞统到底有什么功绩

庞统能和诸葛亮齐名 庞统到底有什么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72 更新时间:2024/1/14 12:50:5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和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前言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他们分别被称为:卧龙(伏龙)、凤雏、幼麟与冢虎,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就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更深,毕竟我们不仅在学校里学过《出师表》,还在生活中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如果让我们来对他们进行评价,我们大部分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诸葛亮更厉害啊。然而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却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在史书中,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众所周知想要安定天下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然而这里却说得两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因此不难看出两人的厉害之处。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可以说诸葛亮功绩无数,为蜀国可以说是立功无数,就是说蜀国因有诸葛亮而立足于世也不为过,然而庞统可以说没有什么功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呢?这究竟是事实还是夸大其词呢?

一、英年早逝的庞统

庞统,被人称之为凤雏,凤雏即为小凤凰,等长大后定能翱翔于九天,清鸣于高空。庞统在早年时期便有此称号,由此不难知道他很早便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才能,并在荆州与诸葛亮齐名。

在赤壁之战之后,庞统本来想要投奔孙权的,但是孙权认为庞统看不起自己最喜欢的手下——周瑜,于是便不用庞统。之后庞统便在鲁肃的推荐下去投奔刘奋,但是可能运气太背,也未得到重用,仅仅只做了一个小县令,因其在任不理政事,治理不佳,于是便被刘奋罢免了。不过好在诸葛亮和鲁肃均知道庞统的才能,于是便都向刘备力荐庞统,刘备得知此人便是有凤雏之称的庞统之后便召见了庞统,并与之探讨军政要事,从这不难看出刘奋对庞统重视之意,于是便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之后又被任命为和诸葛亮一样的官职:即军师中郎将。

而刘备对庞统如此器重,仅仅只是因为自己部下诸葛亮与鲁肃的推荐吗?自然不是,众所周知刘奋是成大事者,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因自己部下之人而随便重用于某一个人,因此庞统能够得到重用与他自身的才干、能力是分不开的。

庞统在跟随周瑜之时,在赤壁之战中为其献连环计:火烧曹军,这个计谋使得其在赤壁之战中获得了胜利。庞统在与刘备一同入川后,在刘备和刘璋决裂之时,为刘备出了上、中、下三条主意,在之后为刘备制定了入蜀计划,使得"隆中对"的计划变成现实:三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然而令人惋惜无比事情出现了:庞统早早地在落凤坡死去了,死时年仅36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

在庞统死后,刘奋十分伤心难过,据《三国志》所记载:"先主痛惜,为之流涕。"自古有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更何况据史书记载刘备一生并没哭过几回,然而刘备一想起庞统总是流泪不止。有一次刘备手下的人说庞统不好,刘备十分的生气并将其赶了出去。从这些不难看出,刘备对于庞统的死真的很惋惜。而刘奋为什么会如此难过呢?这其实与庞统的才能是分不开的,庞统一死,刘奋又少了一名能力非凡的军师。

尽管如此,庞统仍然无法和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所相提并论,然而无论是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还是在史书《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与庞统被评之为齐名,一来是由于庞统自身的才能,二来则是由于庞统升华了刘奋。

二、献计征蜀

在建安十六年,刘璋派手下法正去请刘备到益州共同对抗张鲁,法正在到荆州的期间曾私下找刘备,并向刘备提议让其趁机夺下益州,但是刘备十分的犹豫,拿不定主意。而让刘备犹豫不决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实力不足与口碑问题。

即便刘备在占取荆州之后得到了刘表的军队,但加起来也就才3万多军队,而刘璋在益州却拥有十万军队,如此差别使得刘备不得不去衡量,如果成功了,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但倘若失败了呢?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还有可能会失去荆州地,因此刘备不敢轻易做出选择。再有便是刘奋从始至终是要以仁义面对世人的,在他看来当时能够与之争夺的便是曹操,而曹操是一个急、暴、谲的人,那自己便要做一个:宽、仁、忠的人,这样才能够让世人支持自己,自己才能取胜,倘若自己此次用了法正的建议,那么自己就毁了自己的人设,如此因小失大,在刘备看来是不值得的。这两个问题加起来更是使得刘备难以作出决定。

此时庞统找到刘备,并劝刘备采取法正的建议,并说了一句改变了刘备想法的话,可以说这句话改变了刘备的一生。"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看过史书《三国志》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庞统此人可以说是一个钢铁直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庞统总是有一说一并不会因为对方是谁而改变自己说的话或说话的语气,就像上面庞统说的话大概意思就是:你(指刘备)要根据所面临的事情而变化,不能总是墨守成规,就像在这次夺取益州上,你不能再把你的仁义拿出来,如果你此时仍然犹豫不决,那么益州就会被别人所夺取,到那时想后悔也不行。从这不难看出庞统说的很直白,但就是这一句很直白的话使得刘备改变了他传统的道德观与思维方式,变得既现实又功利,也许会有人说刘备变成这样也不好啊?但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无毒不丈夫。刘备如果没有变成这样,那么怎么能在三国那样个乱世中取得成功呢?

总而言之,刘奋正是因为庞统的这句话而决定采取法正的建议,当然荆州是最根本的地方,因此刘备将赵云、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等均留在了荆州以守卫荆州之地,自己带着庞统入川,在入川后,庞统便向刘备提议将刘璋抓了,这样便能获取荆州,可想而知这个提议太不靠谱了,蜀中有能力者如此之多,抓一个刘璋是很容易,但是抓了之后呢?会被所有蜀地人士所知道,这会使得打草惊蛇,最后定然成功不了。好在等到了葭萌关之后,庞统为刘备想出"上、中、下三条建议"可以说这三条建议是十分实用的,刘备采取了三条建议中的中建议,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庞统向刘备提出的三个策略分别是:上策:直接去偷袭成都;中策:用回荆州的法子将白守关的守卫者杨怀与高沛两个人骗过来,并把两人抓起来,趁机将白守关夺取下来,然后再策划攻打成都;下册:不打了,直接回荆州。刘备听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计,当然就谁来选择估计都会选择第二条策略吧。然而这不由让我们思考:既然我们都知道选择中计,那自小便有凤雏之称的庞统会不知道吗?想当然庞统也是清楚地知道的,但庞统为了顾全刘备的面子,因此说出了三条供刘备挑选,假若庞统只说了第二条,刘备又选择采纳,那么若是取得成功,那所有的功劳可以说都是庞统的,但庞统说出了三条,若刘备采取其中一条并成功了,那成功也与刘备的选择有关。由此不能不佩服庞统的细心。

虽然刘备选择了中计,但问题又来了镇守白守关的杨怀与高沛两人并没有什么错啊,这让刘备又下不去手了,这怎么办呢?于是庞统再次找了刘备,刘备便又一次突破了他的道德防线,至于庞统是怎么做到的,又是如何劝说刘奋的,这点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只能靠想像了。我们常说:一回生,二回熟。因此刘奋经过庞统这两次的话而突破自己的道德防线而使得之后的刘备真正成为了一代枭雄。

总结

如果单单只从诸葛亮与庞统两人所立的功绩来看,庞统的确是比不过诸葛亮的,毕竟庞统死时才30多岁,而且还没有追随刘备多长时间。但是我们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与庞统两人能够齐名所言非假,就在刘备征蜀过程中,庞统可以说一次一次地打破了刘备的道德防线,从而使得刘备成为一代枭雄,准确地说便是庞统使得刘备得到了升华,这点是诸葛亮无论如何所做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面对荆州问题 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意见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庞统的本意并不是说荆州是累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关于庞统对荆州的评价,主要出现在《九州春秋》。原文: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

  • 庞统临死前遗言是什么意思 庞统为什么说诸葛亮骗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统遗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无人不知,卧龙凤雏也因此成了天下闻名的传奇人物。然而,纵观全书,作者对二者的态度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在描述诸葛亮时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而在写庞统的时候便成了孙权见了“心中不喜”,刘备见了也是“心中亦不悦”。这为后来他身

  • 蜀汉国力那么的弱小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蜀汉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高人,在世人眼中,他通天晓地,精通军事,运筹帷幄,是一个智慧超卓入圣的完美人物。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什么屡次北伐不成功,还要坚持北伐呢?难道他没有算过帐,每次出兵都是大规模出动,“蜀道难于上青天”要消耗多

  • 曹操手下的谋士那么多 曹操最离不开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狼烟四起,军阀混战,而曹操入许都,以天子名号,笼络了各路人才,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一个阵营。曹操非常注重笼络各方人才,帐下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谋士方面,最为出名的就是五谋臣: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还有最终背叛曹魏

  • 王允对吕布和董卓说貂蝉是女儿和家妓身份 这两种身份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貂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的大奸贼董卓是死于他的义子吕布之手的,而设下这个连环计的人则是司徒王允。相信很多人都对此连环计耳熟能详了。不过,其中的细节还是值得我们推敲的。例如为什么王允跟吕布说貂蝉是他的女儿,跟董卓却说是家伎呢?这两种身份有何区别?对他

  • 貂蝉作为三国时期的美女 王允为何没有占为己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允和貂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董卓的死,主要是因为和义子吕布发生了反目,而两人之所以反目,主要就是因为貂蝉。实际上,这一切都是王允的谋划,很多人会好奇,貂蝉既然这么漂亮,能够使得见惯了美女的董卓和吕布不惜反目,那么王允在将貂蝉献给董卓前,有没有可

  • 被忽略的三国名将黄忠:年轻的时候没得到成名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不过细心的网友一定会发现,三国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人就是黄忠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

  • 元朝元文宗的登基之路:曲折婉转的皇帝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登基,都要发布一份登基诏书,说是老皇帝说我又红又专让我接着干,以后都听我的。这样的诏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并不涉及这个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其实,皇帝也没有必要向天下世人解释一下他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朕受命于天,是天子,关尔等什么事?!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觉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还专门下诏解释说

  • 料事如神的第一谋士郭嘉:死后多年依旧影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谋士——郭嘉郭奉孝。郭嘉好比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

  • 诗人韩愈的另一面: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