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但为何不愿意杀他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但为何不愿意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1/28 2:11:06

汉元帝时,中国出了一位超级算命先生,也是一位学者,名叫京房。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在占卜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先前那套占卜之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五行、干支运算法则,把易占从一门哲学变成一门数学,极大地降低了易占的门槛,普通百姓也很容易接受,从而开创了今文《易》学之“京氏学”,令人耳目一新,故驰名于中国学术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占卜,京房还善于观察天象,并巧妙地把灾异与政治联系起来,从而制造影响、忽悠皇帝,达到干政的目的。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三十三岁的京房开始走上仕途。不久,“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京房趁此机会,“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悦之”(《汉书•京房传》)。通过讲灾变,京房很快就获得了元帝的信任。

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身体也不好,不能经常上朝理事,熟稔事务、精通法律、精明能干,又善于揣摩元帝的心意的宦官石显很快受到元帝赏识,后被提拔为中书令,掌握机要文献。石显的权力欲望很强,为此,他排除异己,逼死肖望之,气死周堪,害死张猛,免掉刘向,笼络党羽,把持朝政,左右皇帝,“中书令石显颛权”(《汉书•京房传》),一时间西汉王朝成了石显的天下,而元帝却把石显当成大大的忠臣。

一天,元帝请京房吃饭,京房趁机向元帝提出一连串发问,做了一次深入透彻的进谏。

京房问元帝:“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危亡?任用的又是什么人?”

元帝回答说:“国君不贤明,任用的人又花言巧语巴结奉承。”

京房问:“知道他们是那样而又用他们,莫非认为是贤才?”

元帝说:“大概当时认为他们是贤才啰!”

京房又问:“现在根据什么知道他们不是有道德有才能的呢?”

元帝说:“根据那个时代的混乱和国君的危亡而知道的。”

京房又问:“像这样,任用贤人时政治一定清明,任用不正派的人政治一定混乱,这是必然的道理了。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不觉醒而改求贤才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上说:“面临危亡的国君自己都以为自己的臣子就是贤臣,假如都能觉醒,天下怎么会有危亡的国君呢?”

京房又问:“齐桓公秦二世一定听说过这两个危亡之君,并且讥笑过他们,但是自己却任用竖刁赵高,政治一天天混乱,盗贼满山,为什么不以周幽王、周厉王来估量一下自己而觉醒呢?”

元帝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凭借往事推知未来啊!”

京房这时干脆脱下帽子叩头又问:“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倒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草木春凋秋荣,陨霜不败,水旱螟虫,人民饥饿,盗贼不止,刑人满市,陛下看今天的政治是清明还是混乱呢?”

皇上说:“混乱到极点了。”

京房又问:“现在任用的人是什么人?”

元帝说:“然而今天的灾异及政治比往日还是好一些,再说,也不是由任用的人造成的。”

其实,话问到这里,元帝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京房一连串问话的意思,只是碍于面子,不想承认自己所用非人而已。过了好一会儿,元帝故作糊涂地问:“今日作乱的是谁呀?”

京房回答说:“明君应当自己知道是谁。”

元帝问:“如果知道是谁,又为什么用他呢?”

京房说:“陛下最信任的,参与运筹帷幄决定国家大事的士,就是这种人了。”

很明显,京房指的就是石显,元帝也知道京房指的谁,于是对京房说:“我现在已经明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帝虽然明白了石显是奸臣,但又离不开他,故对石显一直纵容不管,信任石显一如既往。其实,京房也不是善类,为了干政,他一直想找机会扳倒石显,借元帝之手除掉他。不料,强中更有强中手,京房没除掉政敌,自己就先被政敌给收拾了。后来,石显等人撺掇元帝派京房外出,去做魏郡太守,实际就是将他排挤出政权中心。京房离开长安后,石显借机罗织罪名,先将其召回关进监狱,后将其杀害,年仅四十一岁。

京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善于占卜,却没能算准自己的死期,成了一个历史笑柄。京房早年跟老师焦延寿学习易占,焦延寿见其野心勃勃,早就察觉出京房将来会以易干政,免不了为此丢掉性命,曾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结果一语说中,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乾隆为何被后人评为“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后期为什么就衰落了,乾隆真的是汉人吗,乾隆后人祭祖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终年八十九岁,年寿之高是任何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再说他执政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年号为嘉庆,那是出于无可奈何,因为乾隆皇帝登基时就宣称: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对他万分器重,为表示他要报答祖父的恩德,自己在位年数一定不能超过祖父在

  • 史上哪位皇帝拱手让江山后主李煜为何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李煜是怎么一个皇帝,李煜为什么叫李后主,李煜小周后

    他是才子,是词人,亦是帝王。这位帝王的失败成就了他的喜与悲。如果没有作为帝王,作为亡国之君的历程也许只是金子中的一粒,就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词中之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李煜,本名从嘉,其父祖为显宦。他出生于七月七日,是为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文采斐然,却无意争权,但历史的戏剧性令他由老六转为老大,也是如此

  • 揭秘:道光皇帝为什么一脚踢死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踢了儿子一脚跪下了,清朝皇帝踢死儿子,胸被孩子踢了一脚

    道光皇帝,既非开国之主,又非亡国之君,但这个平庸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他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千年,他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简言之,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定。网络配图道光晚年,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清政府岌岌可危,这时还发生了一起严重

  • 揭秘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启继位不同说法原因,历史上两个严嵩父子,严嵩父子下场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

  • 明朝后期皇帝寿命不长:因永乐帝有遗传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代皇帝列表,永乐皇帝之后的皇帝是谁,明朝皇帝短命的原因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除了太祖、成祖超过六十周岁,其他均不长寿,嘉靖达到六十虚岁,万历达到五十八虚岁,已经算其中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启,只有二十三虚岁,正德也只有三十一虚岁,中国古代寿命大多不长,但如此短命也实属少见。明清官员超过六七十岁的,一抓就是一大把,明朝内阁官员入

  • 明朝军力最强盛时期竟爆发了如此震撼的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最惨的一场战役,明朝后期军事实力,明朝最悲壮的战役

    朱棣时代,堪称是明朝的“大有为”时代:征蒙古,通西域,下西洋,开运河,迁国都,修大典。累累功业,至今让国人引以为豪。但是有一个问题却终无法回避----耗费巨大。虽有永乐朝第一理财能臣夏元吉从中协助,数年以来精心维持,但劳民伤财却终无法避免。当永乐君臣正着力创建“不世之功”时,明王朝建国后第一场农民起

  • 他重演第二次“靖难之役”可结局却是反过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双重生这一次再也不放开你的手,许果是谁演的,没有第二次机会韩剧演员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消除威胁进行削藩政策,朱棣作为燕王不得已打起“清君侧”的口号,向朱允炆发动进攻,这场叔侄之争最终以叔叔朱棣的胜利告终。然而就在朱棣死后,他的孙子朱瞻基和他的儿子朱高煦也上演了一场叔侄之争。图片来源于网络永乐二年(1404),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

  • 揭秘明朝亡国前为什么文武百官大开城门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瞻基平定汉王之乱,朱祁镇为何能夺门成功,夺门之变是哪个门

    明朝末年,官员之间讲究排场,风气之盛,一时无两。当时的官员,互相拜访必定先派一个仆人,名曰“长班”,拿着一张“知单”,骑上骏马,穿戴整齐,提前飞马奔驰,送给被拜访的一方。后面,主人才八抬大轿,仆从喝道,煌煌而来。那种气势,那种派头,实为历朝罕见。至于“知单”的样子,也很讲究的,据《流寇长编》记载,是

  • 明朝还没有灭亡祖墓就被李自成给刨了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自成后悔推翻明朝吗,青城李自成墓发掘,李自成为什么能灭了明朝

    车厢峡突围后,李自成的实力大为膨胀,他成为了高迎祥麾下的实力派人物。手中拥有了数万军队,这一年恰是河南大旱,大批饥民加入农民军,河南当地的农民军总数一下破了四十万。但河南是中原腹地,正好方便明军围困。崇祯立刻调集了十万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齐向河南压来,再次施行铁壁合围战略。在明军的连续打击下,各

  • 曾国藩是朝中重臣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晚清重臣曾国藩的贡献,曾国藩的历史评价,清朝曾国藩是什么官

    在清朝的官场,八抬大轿相当于现在的宝马防弹车的级别,是当时等级森严社会之身份标志。曾国藩是朝中重臣,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