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为何错过解决朱棣的最好时机?

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为何错过解决朱棣的最好时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3/12/6 2:13:44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七月,朱元璋选人员轮流到文华殿侍奉十六岁皇太孙朱允炆。八九月,三十三岁的四皇子燕王朱棣与其他兄弟王爷陆续来朝。在见所谓皇太孙时,心里不服,但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的行了礼。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皇太孙朱允炆十九岁。二月份,三十六岁的燕王朱棣率军巡视大宁(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三月份,又在彻彻儿山打败敌人,径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才返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二十一岁,不得不再面对至亲离世,而燕王朱棣三十八岁。闰五月八日,朱元璋病情突然恶化,看来也快到时候了。果然两天后,便在西宫蹬腿走了,活了七十一岁。很明显,没活过。可时间不给机会了,给朱允炆留的时间也不多了,甚至给朱标这支血脉的时间也不多了。

网络配图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了一道最后诏书:“朕当皇帝三十一年,忧心天下出路,才日夜操劳,希望天下百姓都获得看得见的好处。只可惜,出身卑微(临死前,说大实话了),没前人的头脑与眼光,惩恶扬善还做得远远不够。现在就要离开这世界了,没什么可悲哀与惋惜的,因为这是顺应上天的结果。只放心不下大孙子。他宅心仁厚,有能有才,受广大百姓拥护,理所应当做国家的新皇帝。不管是内臣,还是外臣,都要齐心辅佐,让这刚刚稳定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朕走后,祭祀丧礼所用之物,不要铺张浪费,尤要禁用金银器皿。孝陵(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坟墓)的风水原貌要保持下去。天下所有臣民哀悼三天后,一概脱下孝服,不要影响老百姓大红喜事。驻守外地的各藩王就不要回来了,干好本职即可(潜台词,不给造反的机会)。剩余的事情,如果没想到的,就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吧。”十六日,朱元璋被葬在孝陵,与深爱的女人——大脚马皇后沉睡在一起。经过中央协商,被追封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唯一可依赖的亲爷爷走了。刚成年的朱允炆不得不独立面对大风大浪。朱棣这下兴奋了,终于等到翻盘机会。朱允炆小小年纪便彻底成了心灵上的孤儿,在一帮好心官员帮助下,大赦天下,规定明年(1399年)为建文元年(被后人称为建文帝的由来)。下诏行三年国丧后,正式治理国家。第一步招纳人才。五月二十一日,规定五品及其以上文官与各地方官员推荐有才的草根。六月,第二步精简州县。并同时开始第三步裁掉冗官、第四步重用大臣。齐泰从兵部侍郎跃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从翰林院修撰升为太常卿,都直接参与国政,成为其左膀右臂。

秋七月,明朝著名文人——方孝孺登上历史舞台。朱允炆让他这个汉中府教授(在古代是学官名,非今大学教师职称)做翰林院侍讲(主要从事文史类修撰,有点类似今文史编辑,不过只为国家做事)。还推行宽松政策,赦罪犯,免不少百姓所欠赋税,为自己争取民心。八月,五大爷周王朱橚(sù)因有罪被废,迁云南,标志着朱允炆开始削藩(朱棣就此警惕起来)。还命兴州、营州、开平各卫(明军级别的一种)中,但凡全家当兵的,一人回家;并要求天下卫所(明军形式)中,凡独生子的,也都回去。不仅争取了民心,也鼓动更多百姓积极参与农事,发展经济。冬十一月,朱允炆因知不是省油的灯,便正式盯上朱棣,安排心腹到北平(今北京)做官,暗中监视一举一动。还再次下诏求贤,寻那些躲在山沟或树林里的貌不惊人却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草根。

网络配图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十二月,免明年(建文元年)国内一半田租,释放被刺字的士兵与罪犯回家。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三十九岁。大年初二,二十二岁的朱允炆接受百官朝贺,但因爷爷刚去世,没奏乐。大年初九,在南郊祭天地,并悼爷爷。大正月里,还让人开始修爷爷的《太祖实录》。二月,朱允炆追尊逝者,老爹朱标为孝康皇帝,母亲常氏(正妻)为孝康皇后;再封活者,亲妈吕氏为皇太后,妃子马氏为皇后。

为维稳,开始采取分封弟弟们做藩王,立长子朱文奎为太子,网罗天下人才,给民间高寿者生活物资,以官方名义赡养弱势群体(类似今敬老院)等系列措施。之后,又限制各藩王,要求不得干涉官员给朝廷做事,并改革中央、地方官制。三月,举行隆重仪式,祭文人偶像——孔子。出于巩固国防,间接警告藩王大爷们(尤北平的朱棣),朱允炆派都督宋忠(谐音送终?)等率军驻扎开平、临清、山海关,调北平、永清的军队到彰德、顺德两地。还安排由二十四名中央官员担任采访使(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这里偏指各藩王)组成的中央巡视小组四处明察暗访。朱棣此时肯定恨得牙根痒痒,我的好侄子,你竟然防四大爷我。夏四月,十二大爷湘王朱柏自焚而死(直接原因被人告谋反)。七大爷齐王朱榑(fú)、十三大爷代王朱桂也因有罪被废。

朱棣为自保,只好让三个儿子到北平找他们的哥哥朱允炆,实为被软禁。建文帝这才得以平复躁动的心,暂时将最大“炸弹”丢一边,去修理其他大爷,却错过一弄死他的绝好机会。结合后来七月正式造反推断,在冷兵器时代,朱棣此时早已偷偷练兵,筹备物资,在地下建兵工厂造兵器,在地上建养鸡场与养鸭场遮人耳目。六月,十八大爷岷王朱楩(pián)也因所谓有罪被废,迁漳州。十日,有燕山基层官员上报中央,说当地发生了叛乱。很快暴露的叛军就被消灭了。建文帝朱允炆及其团队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燕山隶属朱棣的驻守区,可知他也难保干净,随时可能叛乱。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边公开呵斥四大爷不靠谱,一边逮捕燕王府官僚。很快,北平都指挥张信便率军正式投靠朱棣。而为拖延,燕王装病。此时在朱允炆看来,他反不反都已是叛军了。

网络配图

明成祖朱棣,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很多专家学者,像阎崇年乃至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都说起义前,朱棣为迷惑朱允炆,装疯卖傻,甚至还吃面做的大便。可笔者考据,认为此说靠不住。因相关最有名的记载出自清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距离朱棣时代太远)。秋七月五日,燕王朱棣正式起兵造反(和尚姚广孝扮演了重要角色,详见后面线索一)。至此,正式与朱允炆撕破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真实模样其实要比《三国演义》更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诸葛亮其实不厉害,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和真实的诸葛亮,三国诸葛亮真实历史

    你印象中的诸葛亮到底是啥模样的诸葛亮呢?是不是大部分形象事迹也大都来自《三国演义》的影视剧,世人一般形容诸葛亮都会用到这些词语:神机妙算,才华横溢、料事如神、鞠躬尽瘁。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啥模样呢?其实真实的诸葛亮模样,要比影视剧、史料及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还是比较强悍的。网络配图1,

  •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的要把江山给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帝城托孤暗藏刀斧手,诸葛亮白帝城托孤的故事,白帝城托孤时间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都知道,把儿子阿斗连同江山一起交付给丞相诸葛亮照管。这一幕本为千古佳话,令无数后世君臣士子感怀。同时亦有许多人以己度人,认为刘备并非真心,甚至以为一旁埋藏了多少刀斧手,称诸葛亮一个应对不好,便要人头落地云云。其实,这不免是以庸人之心,而度英雄之腹了。刘备原是立志匡扶汉室江山的英雄

  • 为何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的故事,伯夷叔齐翻译,伯夷叔齐采薇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作。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因而周国举兵讨伐商朝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径,伯夷叔齐因此对此事件极为抨击。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

  • 三国疑问:曹操为何无法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三国后谁一统天下,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曹操一身武韬武略,如此这样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何没能够统一天下的呢?曹操从二十多岁讨伐黄巾军开始,在之后的四十多年中几乎是年年出征,加上其本身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何却没能一统天下呢?在笔者看来,有军事、政治多个层面的原因,今天就先说说军事方面。在笔者看来,统一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天时,强求不得。事实上,曹操

  • 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谁的能力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与诸葛亮并称凤雏是,庞统与诸葛亮谁厉害,庞统凤雏司马懿外号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众所周知,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那么,凤雏是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详细介绍了凤雏是谁。凤雏就是三国谋士庞统。了解庞统简介得知,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卒于214年,享年36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庞统是湖北襄阳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

  • 太史公的先祖司马错:春秋战国风云中的铁血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错和张仪,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何驸马,虎牢关之战三英战吕布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在战国这么多将才中名气不大,可他的战略眼光却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此人就是太史公的先祖,秦国将领司马错。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

  • 刘备带兵500人打胜仗,带5万却吃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70万大军是真的吗,刘备带兵不如,刘备打过哪些胜仗

    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刘备曾经用区区的五百人马竟然击退的黄巾军的5万大军,简直不敢相信!刘备涿郡起事的时候,得到张大户资助共搜罗乡勇500人。刘、关、张带领这500人前去涿郡助战,这时候正好黄巾程远志率5万兵来犯,不知道太守刘焉是真没兵还是想让刘备前去送死,竟然不助一兵一卒,就让刘备引这500兵出战5

  • 明代痴情皇帝朱见深:为姐弟恋殉情的大明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明天子朱祁镇皇后,大明天子明孝宗活了多少岁,朱见深朱祁镇

    成化二十三年,紫禁城里的太医个个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朝臣从他们的表情可以判断出,皇帝恐怕撑不过这几天了。大明朝已经连续四代皇帝都不过45,现在记录又要扩大,真是够悲催的。病榻上,明宪宗正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病魔蚕食着他为数不多的时间,一切都将结束了,尽管知道这一天总是会来的,没想到这么快。虽

  • 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阿斗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不傻反而很聪明,刘禅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刘禅到底是不是昏庸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蜀汉刘备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三分势力的一家。可他的儿子却常常为人诟病,那么,刘禅究竟是个什么人呢?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过这样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于一位当皇帝的而言,这样的托孤遗言

  • 这个皇帝死的很特别 竟是被绿帽子焖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都知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整天担心仇人来暗杀,害怕兄弟儿女来篡位夺权。北魏的一个皇帝----孝文帝拓跋宏,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杀死的而是被他的妻子气死的!你们说该是一个多么嚣张的女人,敢气死皇帝!网络配图拓跋宏是个没妈的孩子,但是聪颖的他很小的的时候就已经懂得要孝顺父母了。有一次,他的老爸拓跋弘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