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曾国藩打了大胜仗为何遭咸丰大骂?

揭秘:曾国藩打了大胜仗为何遭咸丰大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93 更新时间:2023/12/6 20:37:14

长沙方面对曾国藩已无可指摘,反而渐渐萌生敬重之心。但中央政府方面却给了曾国藩几记响亮的耳光。

湘潭大捷后,骆秉章要上报朝廷,曾国藩阻止。他说:“你报湘潭大捷,那就要报靖港之败,不能只报喜不报忧。”骆秉章慌忙把这个差事推给曾国藩说:“那你来报吧,况且仗也是你打的。”

曾国藩这一招叫暗度陈仓,骆秉章是湖南巡抚,在湖南发生的任事只有他有权力上报,特别是战事。曾国藩现在是把上报的权力悄无声息地夺到了自己手上,他以为这次能垄断上汇报的信息渠道,但是他想错了。

网络配图

曾国藩向咸丰上书说:“这次在湖南的两场恶战,可谓惊心动魄,实在让我大感意外。湘潭之战完败长贼,可恨的是靖港之战却颗粒无收,我深知有罪,请皇上治我罪。”

咸丰皇帝拿到曾国藩的上书,皱眉不解。他有点看不明白,于是问身边的人:“曾国藩向来标榜诚意,你们觉得他这字里行间是真情实意吗?”

有人站出来说:“前段时间风传,曾国藩以一在籍绅士,短短时间就凑齐了一支军队,可见能力强大,志气也不小。如今他打了这样大一个胜仗,咱们要小心啊。”

咸丰皇帝“呸”了那人一口:“你这种人真是犯贱,羡慕嫉妒恨,搬弄是非,见不得别人好。曾国藩能有什么别的心?不过他这封信倒是很不诚意,他是否有罪,我做皇帝的说了算。他凭什么耍这种小聪明?!”

咸丰耍起小聪明来比曾国藩厉害十倍,所以他采取“大棒加胡萝卜”来对付曾国藩。他必须要让曾国藩知道,在他面前耍小聪明是自寻死路。做他咸丰的臣子,无论你有多能耐,老实本分、以诚为本是基础。

第一大棒:下旨训斥曾国藩,你是不是昏头了?你的罪固然很大,总要听朕的处分,岂有自己给自己定罪的道理?我觉得你有这种想法时肯定是心如飘萍,漫无定见也。

第二大棒:你既然有自知之明,说自己有罪,那我就革了你的礼部侍郎职务,赶紧戴罪立功,剿灭叛匪。

第三大棒,最严厉。咸丰把曾国藩的手下塔齐布升为湖南提督,统辖湖南全省军队,这无疑是把塔齐布凌驾到了曾国藩之上。

网络配图

庆幸的是,塔齐布从无二心,始终听命于曾国藩。

揍了曾国藩三大棒后,咸丰又给了曾国藩一根胡萝卜:朕赏你独立奏事的权力,你要珍惜,不可等闲视之。

事到如此,曾国藩哪里还敢等闲视之。他上奏疏说,自己感激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发誓必歼太平军,保卫大清江山万年不倒。

和咸丰皇帝过招之后,曾国藩把注意力集中到湘军上。他认真总结了岳州、靖港和湘潭三次战役的经验教训,最终认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功罪不清、赏罚不明。要扭转这种情况,必须从明晰赏罚、严肃军纪做起。

曾国藩一想到在靖港之战中,那些士兵不顾其命令冲过令旗的场景时就气得浑身发抖。这种士兵在湘军中不胜枚举,无组织无纪律,心中只有自己的狗命,根本没有统帅的军令。他根据各营在这几次战斗中的表现,把一些没有奋勇向前的士兵全部解职。

留下来的都是敢打敢拼的士兵,曾国藩又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知道世上的确有军纪这回事。如果你不拿军纪当回事,那我曾国藩就不把你们的命当回事。你们既然想在湘军中闯出一片天下,那就必须唯我曾国藩马首是瞻。要想追随我曾国藩升官发财的,必须为我卖命,不允许任何人滥竽充数。

同时,曾国藩注意到了自己的弱点,那就是优于谋划,拙于指挥。所以他在指挥系统上做了很大的改革。从前,湘军的编制最高一级为营,曾国藩直接指挥营。现在,营以上设立统领,统帅两营或数营。这些统领就是团长、旅长。有了这样的编制,使得湘军的兵力更容易集中,容易适应战阵形势的变化。

网络配图

最后,曾国藩花大价钱购买了更多的西洋炮。在湘潭之战中,正是因为西洋炮的威力才取得了胜利,曾国藩自此后深深地迷恋上了大炮,这也是湘军后来能击败太平军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

经过一番翻天覆地的整顿后,曾国藩的湘军脱胎换骨,这就是长沙整军,它是湘军货真价实成为一支军队的开始,也是曾国藩逐梦的开始。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曾国藩,非和他作对不可,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他咬牙切齿找不到北。

曾国藩接下来的命运,坎坷得使人忍不住要为他哭尽一生的泪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大唐高阳公主的坎坷情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高阳公主的情路坎坷,最终还是痛失爱人,孤独终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唐美丽的高阳公主最早“倾心”辩机和尚,恐怕也只是香闺寂寞、所托非人,才寄情于佛道消遣,却无意间邂逅了一段旷世奇恋。原本,作为唐太宗十分心爱的女儿,特意将公主嫁到国之重臣房玄龄家中,许配给房家次子房遗爱。可惜这房遗爱没有半点老房

  • 历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皇帝的后宫多是佳丽三千,数不甚数,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也不例外,不过却只有太子元懿这么一个儿子,更为可惜的是这太子又是个短命之人,还不到三岁就夭折了。这让赵构很是痛心疾首,但最为不幸的还是他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结果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如此一来南宋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寻找宗

  • 慕容冲为何会由养尊处优的皇子变为他人娈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断弦》慕容冲担任男主角,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前秦时期,苻坚和慕容冲之间同性恋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兵攻打前燕,前秦告捷,昔日养尊处优的皇子由此沦落为他人的娈童。图片来源于网络《断弦》慕容冲和他的姐姐清河公主因长相俊美,皮肤白皙,在俘虏中显得尤为出众。被苻坚留下来在后宫做侍宠。慕

  • 人无完人,岳飞手中也曾沾满了南宋人民的鲜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政治上绝对是属于昏庸无能之辈,整日所想的不是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讨好金国,向其纳贡称臣,苟且偷生。在这样一位主子的手下办事,注定是进退两难,忠或不忠,都会引起后人的一系列评说。我们都知道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他对昏君赵构又是愚忠的。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

  • 被世人误会了!扶不起的阿斗没那么懦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但有一个被形容成「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就「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网络配图人说虎父无犬子,刘禅作为一代枭雄刘

  • 三国名相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网络配图历史上,诸葛

  • 项羽选择自刎乌江而不东山再起是怕丢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壮举,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情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项羽他为什么会不肯过江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西

  • 蜀汉重臣诸葛亮为何不能成为千古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其实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诸葛亮身上的问题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正鞠躬尽瘁,死

  • 崇祯与李自成互挖祖坟,结果让另外一个人捡了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期,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队攻陷北京,在这场战役中,崇祯帝上吊自杀,从而李自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李自成也没有一帆风顺,在后面的战争中,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起义军被清朝夹击而亡,自己也就死于非命了。后来有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讨论到说这个人两败俱伤的原因是互

  • 白袍将军陈庆之从书童到战神之路走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名将众多,但是,要说到毫无败绩的少之又少,项羽勇武盖世,最终却自刎乌江。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书童,却百战毫无败绩,立下不世之功,堪称一代战神,他是谁?陈庆之的传奇人生南北朝时期,洛阳街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意思是,任凭多么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