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为什么会被废?他是什么结局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为什么会被废?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65 更新时间:2023/12/25 7:51:3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爱新觉罗·胤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康熙以前,清朝并没有立太子的先例。他们通常会由儿子们充分参与政事,到临终时再由辅政大臣们决定,一般是强者胜出。这样的做法,可以确保由能力强的人当上皇帝,但缺陷是容易引起动乱,也容易引起政治纷争。

其实从皇太极的即位时就充满了斗争,只不过皇太极实力很强,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没有引起大的动乱而已。但是到了顺治那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和他的弟弟阿济格争夺皇位,双方都几乎兵戎相见,最后在各方利益的平衡下,顺治才算捡了一个皇位,其中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孝庄。

康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几乎兼各家之长,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知之甚深,他抛弃他先辈们的方法,而是采取汉族的先立太子的做法。汉族是立嫡长子,但他立的太子却是老二爱新觉罗·胤礽。而胤礽之所以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的嫡长子承祜早夭以及康熙对其母皇后赫舍里氏的喜爱。

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康熙立刚满周岁的胤礽为皇太子。来看当时立太子的诏书,“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还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朕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看出来了吗?诏书中重要的一条是“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这才是关键。也就是说立太子是孝庄出的主意,而孝庄也不是无缘无故出的这样主意,是为当时的情形所逼出的一种策略。因为立太子的时候正是三藩之乱后的第二年,当时康熙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这样的情况下立太子对于稳定朝局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成为太子后的胤礽也受到了普天之下最好的教育。加之胤礽本身天赋不凡,自幼即聪慧好学,他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

康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从稳定朝局的角度设立了太子。但是康熙在此后一系列的斗争中都取得了胜利,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王者,没有出现“国一日无君”的局面,所以太子的重要性就不能够体现出来,相反地,随着太子年龄的增长以及权力和欲望的增长,就与大权在握的皇帝产生了矛盾。

皇帝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在皇权的权威下没有感情一说,也不能容忍别人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个有能力的帝王而言,他对于太子的判断又不一样,他既不能容忍太子的昏庸无道,也不能容忍太子表现得太出类拔萃,风头盖过自己,更不能有自己的小集团。不幸的是,胤礽成了第二种人,他形成了自己的集团,并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这样一来,父子感情自然就放在了一边,变成了对皇权的争夺。一来二去,矛盾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于是悲剧就产生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四日,康熙帝巡视塞外返京途中,在布尔哈苏台地方,召集诸王、大臣、流泪宣布废除胤礽太子位。自从废皇太子胤礽之后,诸皇子争谋皇太子位,众大臣结党依附,康熙帝愧愤郁疾。

在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中,太子被废的理由就是先和父亲的妃子通奸,奸情败露后再要发生兵变,于是康熙果断地废太子。那么真实的历史到底如何呢?到底有没有奸情一说呢,不知道。因为这在《清史稿》中没有记载。但这件事无论是有或是没有,都构不成废太子的理由,康熙英明,断不会因为一个妃子去废掉一个自己栽培几十年的太子的。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太子集团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至于有没有武装冲突?估计明目张胆的武装冲突是没有的,无论如何,太子当时的各方面远不如康熙,只不过有一些人事与兵力布局方面的冲突,但康熙在发现不能容忍之后,便采取了手段,而造成在局部地方的骚乱是有可能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发生了冲突。

康熙果断地采取了手段,对太子集团进行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不惜耗费自己几十年对太子的教育,采取了废掉太子的办法进行釜底抽薪。可是,冷静下来的康熙又有些后悔,这从他后来的一些行为也可以看出。康熙也许是盛怒之下而为,也许是偶尔糊涂而为,但废掉太子实际上是为了巩固皇权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在感情上康熙也感到痛苦,但感情上的痛苦相较于皇权而言就微不足道了,虽然难免事后会后悔,作为父亲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点,但对于皇权而言,康熙别无选择。在废掉太子后,康熙还有一连串的动作:九月乙亥,上驻布尔哈苏台。丁丑,召集廷臣行宫,宣示皇太子胤礽罪状,命拘执之,送京幽禁。己丑,上还京。丁酉,废皇太子胤礽,颁示天下。

冬十月甲辰,削贝勒胤禩爵。乙卯,以王掞为工部尚书,张鹏翮为刑部尚书。辛酉,上幸南苑行围。以辛泰为蒙古都统。十一月癸酉朔,削直郡王胤禔爵,幽之。己卯,致仕大学士张英卒,予祭葬,谥文端。辛巳,副都御史劳之辨奏保废太子,夺职杖之。丙戌,召集廷臣议建储贰。事实上,这些动作就是为了打击太子党,以不形成朋党势力。

其实康熙对太子形成朋党势力早有察觉,康熙三十五、三十六年,康熙两次亲征噶尔丹,命皇太子居守。此时,不断有太子不仁的流言传到康熙帝耳中。返回京师后,康熙帝处理了允礽近侍卧僚,大学士索额图也以助胤礽潜谋帝位等罪幽禁而死。

长期的养尊处优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使胤礽贤德不再,开始表现得过于急燥了,当然离不开围绕他的那些官员以及他的舅爷索额图的推波助澜,但是他们太低估对手康熙帝了。康熙从废太子一事,感情上是受到了打击,但是他的处理办法并没有出现慌乱,并且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就是说这本就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在废太子之后,康熙又走出了一步棋,就是宣布举荐太子。这或许是康熙本来就准备好的一招棋,或者说白了就是一个圈套,他就是想通过此举一是打击太子党,另外就是揪出另外的朋党。事实上他已经觉察出朝廷已经不是一两股势力,所以通过再举荐来观察这样的势力是否到底存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乾隆赐大臣猪肘子有什么讲究?那些肉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福康安和乾隆是什么关系,肘子上面的肉叫什么,皇上赐大臣叫什么

    乾隆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在电视剧中会看到,乾隆皇帝赐给大臣猪肉,那么这些猪肉有什么讲究呢?有人说,大臣们出宫就把猪肉丢掉?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 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够得到赏赐的,仅限于心腹大臣。大臣不可能一出宫门就扔掉,而是带回家想办法吃掉。所谓的“猪

  • 宋朝武将家族折家是中什么样的存在?200年为国而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大家族有哪些,唐朝武将排名,宋朝有名的家族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武将家族折家是中什么样的存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朝时期,演义小说盛行,由“秦淮墨客”和“烟波钓叟”二人写成的长篇小说《杨家府演义》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到了明朝末年,“杨家将”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在历史上,杨家将大部分故事是虚构的。而宋朝真正牛

  • 宋江谎称栾廷玉死了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宋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水浒中,三打祝家庄是宋江上梁山之后的第一次指挥的大型战役。也正是这次战役,让宋江的威望直线上升。但宋江在打祝家庄的时候,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前后后打了三次。在祝家庄中,最出彩的并不是祝家三兄弟,而是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栾廷玉的能力不弱,甚至能够在20

  • 宋仁宗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史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北宋亡于王安石变法

    这是一段文言文,讲述的是宋仁宗,唐介,王安石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宋仁宗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及能力想要重用王安石,但是受到了唐介的劝阻,最终宋仁宗还是重用了王安石封其为副宰相,还同意了其变法的提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引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

  • 揭秘:皇太极有何能耐能成为四大贝勒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努尔哈赤大贝勒,皇太极是八子为什么叫四贝勒,皇太极四大亲王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亲是赫纳拉氏,名孟古,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他取了“皇太极”这个尊贵的名字。由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生母孟古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所以皇太极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在皇太极十二岁

  • 只知道喝酒的他 竟然能成为一代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喝酒必须的理由,喝酒喝死的明星,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就变了个人

    《汉书》里说,萧何刚死,远在齐国做郡丞的曹参就让属下赶快整理行李,称马上就要任丞相了。不久,果然得到了委任令。这也看出来曹参是朝廷的内定人选,更看出来萧何临死前和惠帝一番人事讨论的虚伪之处。曹参与萧何、刘邦是沛县老乡,军功出身,一直在齐国做丞相。在那里,他先学儒术,后来向高人学习道家无为而治,其实也

  •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死后为何被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死,诸葛亮死亡之谜,姜维死在哪里

    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养

  • 为什么民族英雄岳飞的长子岳云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据记载,岳云为岳飞长子,其出生于公元前1119年7月14日,可惜,这位真的就是少年将军,因为岳云仅活了23年,这是什么概念这在现代也就是刚出大学,可是岳云就已经走完了他的一生,想知道岳云是怎么死为何英年早逝吗?岳飞长子岳云的事迹岳云生于钦宗年间,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嫡长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七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并非粗人:精通谋略懂兵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从来不缺少勇将猛士,张飞张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飞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特别善于用兵。且不说别的,单是从“据水断桥、义释严颜、瓦口关智取张郃”等战斗经历看,就足以见得张飞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那么,张飞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我想,这不能纯粹地解释为是在

  • 隋文帝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历来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哪有被女人逼得哭哭啼啼、“离家出走”的道理?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历史总有无限可能,翻开正史,这种千古奇闻竟然真的存在!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被老婆骑着脖子拉屎的惨剧,就发生在隋文帝——杨坚的身上。由于管束甚严,隋文帝长期“惧内”,他终于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