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向突厥族示弱?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向突厥族示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4/1/16 16:11:23

突厥族是我国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善于骑射,骁勇善战。唐代的时候,连战无不胜的唐太宗都不敢与之为敌,还俯首称臣向突厥族纳贡。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唐太宗时期的唐代可谓是国富兵强,但李世民却纳贡了十二年。

网络配图

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网络配图

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侯,隋朝政权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路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时机成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太原,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

网络配图

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

这件史实,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有所记载:“(突厥)又更强盛……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打通了突厥这一关,向突厥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突厥的居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为什么要冒充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中有一个情节值得琢磨: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此情节一眼即可看出是陈寿杜撰的。刘子敬的担心确在情理之中,因为平常百姓乘“羽葆盖车”属于谋反大罪,是要被灭门的,然而一个懵懂小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陈寿的杜撰

  • 宋朝哪位皇帝挨皇后打后竟向宰相告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时,皇后郭氏(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嫉妒成性,心胸狭窄,行为蛮横,而且立后九年依然无子。宋仁宗宠爱一位姓尚的美人,有废郭后之意。网络配图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议论郭皇后,刚好被郭皇后听见。郭皇后不胜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架。郭皇后一巴掌打过去指甲在宋仁宗脖子

  • 宋钦宗赵桓:历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揭秘孔融与曹操有何“宿怨”致其会家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冤案主角:孔融(公元153年~208年),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汉献帝即位后曾任北海相等职,在任期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宣扬儒术,时称孔北海。但因抨议时政,言辞激烈,触怒曹操,被曹操杀害,株连全家。冤案特点:身为孔子后人,孔融恃才傲物,言辞得罪当权

  • 揭秘三国名将赵子龙为何三次拒娶绝代佳人樊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为何三次拒娶绝代佳人樊氏?赵子龙在《三国演义》中,不仅被塑造为一位勇猛的战将,而且相对于关羽的倨傲、张飞的鲁莽,赵云更多的是谦和冷静,在人格上几乎无可挑剔。英雄常须美人配,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赵云已经出道20年,还是孑然一身,也没个红颜伴侣。网络配图

  • 揭秘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标签约束效应网络

  • 探秘威龙诸葛亮为何要隐居于襄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襄阳现如今为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诸葛亮本是山东人事,为何要隐居于襄阳呢?网络配图诸葛卧龙原籍山东。据说在原籍,原来有两支姓葛的名门望族。为了区别,诸葛亮的家族就改成了诸葛氏。首先,一个山东人被作为襄阳的标志,说明了这个山东人的成功。其次,诸葛卧龙的老婆黄秀英是襄阳人。虽然长得不太好,但是诸葛亮就是服

  • 史上最能装的人是谁?一装三十年 骗了天下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曾经篡夺汉家天下,亲手结束了西汉王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有赞扬,有贬低。网络配图王莽幼年生活坎坷,因为父兄先后去世,所以是叔父们养大的他。青年后,他是当世楷模。家族中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时,王莽依然坚持清贫,服侍母亲及寡嫂,尤其是对哥哥的儿子,更是管教严厉。这个王家的另类38岁时成为大

  • 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的顶级大太监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的历史功绩莫过于七次下西洋,先说一下,这里的七下西洋,有这么个误区,郑和在明成祖时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德六年,这里面有些小故事,不展开。在明成祖时,郑和曾被授予“钦差总兵太监”军衔,这在太监可能不是独一份的,可是郑和是个正儿八经的良将,随明成祖南征北战,早年当年驻地镇守北京,荣边塞王,郑和出谋

  •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徐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太祖朱元璋与徐达是老乡,两人情同手足,后朱元璋起义,徐达积极响应,并加入其队伍一起打天下,灭元朝、大败陈友谅、张士诚,最终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明朝,徐达成了开国元首,两家还联姻成了亲家。然而史料记载,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