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辅佐曹操的忠臣荀彧为何要自杀?

揭秘辅佐曹操的忠臣荀彧为何要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1/17 1:55:05

何颙曾经评价荀彧是“王佐才也”,而曹操说荀彧是自己的子房,即将荀彧比喻为张良。张良大家都知道,他是刘邦手下的智多星,屡次将陷于僵局和不利境地的刘邦解救出来,而荀彧比张良有过之而无不及,荀彧喜爱熏香,这个风雅从容的男子,被称作“荀令君”,谦谦君子谈笑间竟能消散千军万马,百炼钢也能绕指柔。荀彧,就是这么一个有魅力的人,他用他的智慧和仁义,给纷乱的三国留下了一抹清香。“只有香如故”荀彧,字文若。

网络配图

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荀彧出生并不差,他的祖父很出名,他的父亲曾任济南相,当时宦官当权,其父忌惮宦官,因此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的才华和名气,才避免了遭人非议。永汉元年,被举孝廉,当此之时,奸臣董卓主宰朝政,荀彧弃官归乡,为了躲避战乱又举家迁往冀州。遇到了袁绍,跟着袁绍混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袁绍不靠谱,于是转而投靠曹操,从此便在曹操的麾下。那么荀攸是何人?荀彧与荀攸又是何种关系?

荀彧和荀攸的关系

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彧是荀攸的叔叔,但荀攸比荀彧年长5岁。两个人虽然关系很近,政治观念却完全不同,少帝即位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到,拜黄门侍郎。后关东兵起,董卓祸乱京城,当时天下人都对董卓恨之入骨,群雄起兵征伐董卓,荀攸也是一个勇士,他号召众人刺杀董卓,事情败露入狱,与他一同入狱的何颙,忧惧自杀,但是荀攸一点都不畏惧,言语饮食自若,董卓见到荀攸有着大丈夫的气概,便免去他一死。

网络配图

196年,曹操迎天子至许昌,曹操素闻荀攸之名,做书招荀攸,升荀攸为汝南太守,曹操得到了荀攸之后非常高兴,他跟荀彧说:得到了荀攸,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为了曹操的军师。汉末三国以来,有能够称得上大贤,称得上真正的君子的只有两位,那就是荀彧和荀攸两叔侄。而荀彧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仁德。后方有荀彧坐镇,曹操感到很有安全感,而荀彧能够以仁德行事,选拔人才公平公正,对曹操能够直言进谏,不阿谀奉承,面对危急情况出谋划策应对得当。曹操常年在外领兵,常年跟随他征战的就是是荀攸。

《三国志》记载:“是时荀攸常为谋主。”这里指的是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时,曹操身边的首席谋士就是荀攸。荀攸来到曹操的身边比较晚,比他叔荀彧还晚,这时曹操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他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曹操一点点打下江山。此时,南方有张绣刘表,东方有吕布、刘备,两淮的袁术也虎视眈眈。征战初期,曹操还不怎么采纳荀攸的建议,到后来荀攸的建议竟然也屡屡适用,这让曹操一下子大败张绣刘表追兵又拿下了吕布。等到河北彻底平定之后,曹操大封功臣,在表彰会上曹操说,军师荀攸,自从辅佐曹操前后没有哪一次出征没有跟随,前后无数次击败敌人,“皆攸之谋也”,那都是荀攸的功劳啊。可见荀攸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勇士,他跟荀彧不同,荀彧更擅长大局的谋划,更擅长于政局的掌控,荀攸的强项在作战上,指挥战斗是他的拿手戏。

王佐之才荀彧之死

但是,千百年来一直有一个疑问萦绕在大家的心头,既然荀彧和荀攸都这么能干,对曹操又忠心耿耿,就拿荀彧说吧,为什么要把辅佐了自己很多年的忠臣给杀掉了?是因为他太强了,曹操嫉妒他而要杀了他吗?不会。曹操是一个重用贤才的人,就是因为当初荀彧看中了曹操身上王者的气质,才决定跟随他的,。曹操也看中他,相信他,重用他,因为荀彧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曹操夺取了很多地盘,又消灭掉了大的军阀,如袁绍、吕布、刘表之类的。毫不夸张地说,曹操的半壁江山都是靠着荀彧打下的,所以,曹操不会因为他能力太强而害死他。关键是他提出的建议损害了曹操的利益,而且是对曹操来讲很重要的利益,不然,他不会为此而害死对他忠心耿耿的荀彧。不管怎么说,荀彧的死很蹊跷。

建安十七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死。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荀彧的死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性格决定人生,此言不虚。大家都知道,荀彧是个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人,不但谋略绝世,品行更是皓如初雪。当天下崩乱,汉道凌迟,当“兴复汉室”变成不怀好意的口号,当仁义道德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当人们的信仰只剩下力量与权谋时,荀彧依旧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和使命,站在汉室和黎民的立场上,忠心辅佐君主救济苍天,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就是荀彧的理想。

网络配图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为曹操请旨进魏公,加九锡,荀彧秉着对汉室的忠贞,苦心劝说董昭等人君子爱人以德,不应陷曹操于不义,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本就是曹操的野心。可以说这是荀彧与曹操世界观的背驰,曹操想要当魏王,而荀彧想匡扶汉室,这政治理想的冲突自然不言而喻,原本他希望能在他或者说他和曹操的努力下能够使汉朝的血脉得到延续和恢复。但是,聪明的荀彧却不明白历朝历代,不只是一个姓氏的天下,而天下也从来不属于一个人。他对汉室太忠心,当初说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的曹操,将天下收为囊中之物,荀彧很悲伤,却也无可奈何。

荀彧,他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想有朝一日,解开这乱世的结,拭去兵戈铁马和无情杀戮给这个王朝留下的血迹斑斑,拂去汉朝江山的灰尘,使天下重新回归太平,本想借助曹操的势力以图中兴汉室,结果更像是反被曹操利用了一盘,最后,怀着愤怒和忧虑郁郁而终。千载之下,让人唏嘘,或许荀彧是跟错了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走进真实的成吉思汗:生活中没有残酷和嗜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符拉基米尔佐夫是苏联的一位东方学家,尤其是一位世界最高权威的蒙古学家。他写成这部《成吉思汗传》,是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四五年间,他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既不是深奥得除自己外连任何人都看不懂的“古董”作品,也不是庸俗化的低级读物,却是一部既专门而又大众化的学术名著。在这本

  • 惊闻!秦始皇的这个决定最导致了秦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进而推行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又残暴酷吏,大兴土木焚书坑儒,使得人们怨声载道。然而秦始皇的一个错误,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灭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秦军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将他流放到湖北神农架的深山老林里,不到一年时间,赵王

  • 揭秘:康熙帝与宫女苏麻喇姑到底有啥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大清王朝让小编一直记着就是苏麻喇姑了,在小编很中时看的有关康熙电视剧中,她虽然是位宫女,但是她真的特别出彩,心灵手巧!在相关史籍中在清朝初她还参与了定冠服制度。但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她与康熙之间的爱情,但我们了解历史多从电视剧中,但到底是真是假,就请各位与小编一起来探解吧!我们从以下六点来分析:

  • 驸马犯死罪女儿顶罪 朱元璋将女儿驸马都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一次杀5000宫女,朱元璋杀驸马第几集,朱元璋杀女婿

    安庆公主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女,生母是马皇后,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之一。安庆公主到婚嫁年龄时,却迟迟未能出嫁,急坏了朱元璋。一次科举考试时,安庆公主看上了进士出身的欧阳伦。网络配图朱元璋的其他女婿出身都比欧阳伦要高,朱元璋起初根本瞧不上欧阳伦。但安庆公主却十分喜欢他,朱元璋出于对女儿的疼爱,又觉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向突厥族示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族是我国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善于骑射,骁勇善战。唐代的时候,连战无不胜的唐太宗都不敢与之为敌,还俯首称臣向突厥族纳贡。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唐太宗时期的唐代可谓是国富兵强,但李世民却纳贡了十二年。网络配图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

  • 揭秘刘备为什么要冒充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中有一个情节值得琢磨: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此情节一眼即可看出是陈寿杜撰的。刘子敬的担心确在情理之中,因为平常百姓乘“羽葆盖车”属于谋反大罪,是要被灭门的,然而一个懵懂小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陈寿的杜撰

  • 宋朝哪位皇帝挨皇后打后竟向宰相告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时,皇后郭氏(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嫉妒成性,心胸狭窄,行为蛮横,而且立后九年依然无子。宋仁宗宠爱一位姓尚的美人,有废郭后之意。网络配图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议论郭皇后,刚好被郭皇后听见。郭皇后不胜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架。郭皇后一巴掌打过去指甲在宋仁宗脖子

  • 宋钦宗赵桓:历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揭秘孔融与曹操有何“宿怨”致其会家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冤案主角:孔融(公元153年~208年),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汉献帝即位后曾任北海相等职,在任期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宣扬儒术,时称孔北海。但因抨议时政,言辞激烈,触怒曹操,被曹操杀害,株连全家。冤案特点:身为孔子后人,孔融恃才傲物,言辞得罪当权

  • 揭秘三国名将赵子龙为何三次拒娶绝代佳人樊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为何三次拒娶绝代佳人樊氏?赵子龙在《三国演义》中,不仅被塑造为一位勇猛的战将,而且相对于关羽的倨傲、张飞的鲁莽,赵云更多的是谦和冷静,在人格上几乎无可挑剔。英雄常须美人配,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赵云已经出道20年,还是孑然一身,也没个红颜伴侣。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