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武宗修正朱元璋的错误:昏君优于雄主的奇怪定律

明武宗修正朱元璋的错误:昏君优于雄主的奇怪定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2/19 5:55:11

在历代的“昏君”系列中,明武宗是突出的一个。

明武宗此人,谈不上残暴,要害在荒嬉,其胡闹的程度,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他修了个“豹房”专供自己淫乐,喜欢全国各地到处巡游,也不太理政事,太监刘瑾就是在他手里一步步做大的,险些夺了他的皇位一个藩王造反,本来已被著名学者、政治家王守仁平息,藩王也被俘虏,武宗居然派亲信太监和王守仁商量,先把藩王放了,然后再由武宗亲自擒拿以显典赫赫武功,好歹在众臣的劝谏下,武宗才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这样一个主儿,从朱氏家族的角度看,简直就是败坏祖宗基业的一个不肖子孙。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明武宗这个朱家的孽子,对他的老祖宗、被公认为雄主的朱元璋却也不乏“修正”的。

网络配图

朱元璋辣手治国,他的王朝当然是坚如磐石,可这对治下的百姓来说却未必都是福音。以江南为例,由于明初的歧视政策。江南经济和文化全面凋敝,直到明武宗时期,随着政治上的松动和经济上的发展,萧奈已久的江浙地区才重新恢复了活力,一本叫《寓圃杂记》的笔记记载:“吴中自号繁华,自张氏之据,虽不被屠戮。人民迁徙实三都、戍远方者相继,……邑里萧然,生计鲜薄,过者增感正统、天顺间,余尝八城,成谓稍复其旧,然犹未盛也造成化间,余恒三、四年一入,则见其迥若异境,以至于今,愈益繁盛。……人性益巧而物产益多,至于人才辈出,尤为冠绝。”在这里,江南城市的演变轨迹是一清二楚的:吴中本来就是繁华之地;朱元璋建国后,“邑里萧然,生计鲜薄”;朱元璋后的正统、天顺两朝,略有恢复;而到了明武宗统治的正德年间,才“愈益繁盛”作者还特别提到,随着经济的复兴,江南“人才辈出,尤为冠绝”。是的,人才无代无之。关键在于统治者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不是在朱元璋手里,也不是在第二代雄主明成祖朱棣手里,偏偏是在荒淫的明武宗的治下,江南经济和文化才又得到了恢复性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吊诡的现象?是武宗采取了什么特别得当的措施吗?并非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明中叶以后,朱氏皇权的控制力已经无法恢复到他们的祖宗朱元璋的水平,所以,整个社会反倒能够迸发出洪武朝无法想象的活力。与其说是明武宗的措施多么得当,毋宁说根源正在于他们几乎没有采取什么强有力的措施。统治者控制力的削弱,对一个企图代代相传的专制王朝可能是个坏消息,但于激发民智和社会进步却是充分利好。

网络配图

明武宗对明太祖的“修正”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朱元璋重视教育,国子监(今之国立大学)的学生饮食由朝廷免费提供,但他又强令学生对饭菜质量不得有任何不满的表示。这就很奇怪了,饭菜既是给人食用,就应达到起码的水准,如果当事者不认真不精心,草草供应,学生却连私下议论的资格都没有,不仅不近人情,而且可能助长那些敷衍塞责者的气焰。果然,后来就闹出了乱子。国子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今之大学校长)宋讷对学生单靠严厉立威,伙食很差,动不动就处罚,甚至出现学生饿死的惨状。一个叫赵麟的学生受不了虐待,在学校里贴出一张壁报抗议。按照校规,这是“毁辱师长罪”,应该打一百大板充军,但朱元璋听说此事后,却认为学生向师长抗议,此风不可长。竞法外用刑。把赵杀了,并且在学校立了一根长竿,将赵麟的头挂起来吓唬其他学生!说来好笑,这个血淋淋的竿子一直竖在那儿,居然要等到明武宗出场,才被下令撤去。史籍上说,明武宗南巡,到了南京的国子监,看见这个竿子感到奇怪,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教员回答是挂学生脑袋的,武宗大不以为然。说了一句很朴实的“名言”:学校岂是刑场!撤掉吧,从朱元璋树竿子到明武宗撤竿子,这根血淋淋的竿子一共竖了一百二十六年。

历代史家都在赞颂明太祖怒斥明武宗,但对于一个只希望过安稳日子的平民百姓采说,如果硬要他在所谓洪武“盛世”和正德“衰世”中选择其一,他的选择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吧

所谓“君无戏言”,明武宗(正德皇帝)却是个例外,他的一生都在和大臣“开玩笑”。

明武宗是明孝宗朱祜樘的独生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争宠,加上明孝宗早亡,武宗15岁未满就继承大位。所以,对这个轻易得来的皇位,他根本不在意。

网络配图

明武宗先把为皇帝上课的“经筵”免了,后来索性早朝也不上了。即使在大臣的坚持下他被迫上早朝,也要等快到正午时分,后来竟发生早朝在夜间举行的怪事。大臣们连篇累牍地控诉,可明武宗不予理会。据傅维麟《明书》记载,大臣劝谏过于频繁时,他常常把刀横在脖子上,以自杀要挟臣下。

即位后不到3年,武宗在西苑另建了一个豹房,这里不仅有后宫佳丽,还遍采天下民女、歌女、寡妇,甚至还有孕妇、妓女等。他终日在此厮混,连皇宫都懒得回了。

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的公文一律写成威武大将军军帖,原名也不要了,改名为朱寿。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攻打明朝边境,明武宗亲自披挂上阵,取得所谓的“应州大捷”。实际上蒙古兵只死了16人,明军则伤亡几百人。

正德十四年六月,南方宁王朱宸濠造反,武宗再次下诏亲征。不巧的是,他刚出北京,平定叛乱的捷报已达御前。但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正德十五年七月,明武宗在南京上演一场闹剧。他身着戎装,将被俘的朱宸濠等人卸去枷锁置于万军之中,然后自己煞有介事地击鼓,向束手待毙的朱宸濠等人发起进攻,将平定朱宸濠的功绩揽到自己身上。

这次南巡的归途中,武宗独自驾驶小舟至江中垂钓,不慎船翻落水,几个月后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十大名将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手下大将排名,东吴二十四名将排名,明朝朱亮祖

    一、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十大回回将领之首。徐达从最开始参加起义就一直跟着朱元璋,他治军严整,军事战略上眼光深沉,多次率军为朱元璋打下难攻之地。是为朱元璋打下江山的第一功臣,死后追封中山王,徐达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二、胡大海,字通甫,安徽泗县人,祖籍波斯,为朱元璋十大回回名将之一,也是明朝开

  • 探索朱元璋的奋斗历程,他有哪些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对中国的贡献,朱元璋的创业史,为目标努力奋斗的句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太祖朱元璋算得上是历史中数一数二的君王。虽然他文化水平低、出身不好,但是他不骄傲啊。总观朱元璋前期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这个帝王的被迫得来的!朱元璋被迫起义过程朱元璋的童年可谓是悲惨至极啊!一个月之内连续丧父丧母丧兄弟,这种事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身上具备着完美男人的所有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真实复原图,周瑜简介,周瑜有多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周瑜是安庆人,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写天柱山时说到周瑜是安庆潜山人。在周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男人的优点:英俊、文雅、风流、大度、忠诚、仁义、智慧。看到这里是不是就有人要反驳我的观点?请等一等,因为我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周瑜,而并非演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命谁建的万里长城,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什么时候修建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全长一万两千多里,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它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象征,直到今天它的那种气势磅礴宏伟广阔的外表形象,震撼着每个来自世界各地去参观它的游览者。世人很难想象这么艰难的长城工程,那时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它的最终建成,无疑凝聚着太多中华儿

  • 被严重低估的人物:芈启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芈月削弱了还是增强了,芈启真实存在吗,芈月这个英雄厉害吗

    《大秦赋》中似乎有意忽略了楚系一派在秦国的影响,不仅低估了华阳太后的影响力,更严重低估了芈启的力量。事实上,从宣太后芈月开始,楚系一派在秦国能量巨大,华阳太后作为楚系一派的核心力量,对大秦朝堂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芈启则是直接实施这种影响力的关键人物之一。历史上,芈启可是平定嫪毐之乱的首要功臣,接

  • 郭圣通斗不过阴丽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子仪为什么可以善终,刘秀和阴丽华的孩子,刘秀喜欢阴丽华还是郭圣通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微贱之时的这一句感叹,与他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而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并不完美,他俩之间,始终隔了一个郭圣通。都说阴丽华是刘秀自己要娶的,而郭圣通是人家硬塞给他的,所以,阴丽华

  • 燕王哙为什么会产生禅位的想法?为什么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什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燕王为何禅让给子之,孔子堕三都失败反映了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王姬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11世纪,周代商而立。周武王分封天下,弟弟召公封于燕地,这就是燕国。在《史书》中,燕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出身高贵、血统纯正,但700年来几乎无人知晓,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直到第38任国君的时候,燕国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 武则天已经风烛残年,李显发动神龙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李显怕武则天,武则天传位给李隆基

    有些东西原本属于自己,但就是得不到,于是干脆理直气壮或心虚地去抢。皇位原本就是李显的,武则天也承认归还,只是迟迟不见行动,于是李显被裹挟着发动了神龙政变。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子,曾经于公元684年登上皇位,可是还没到两个月便歇了菜。将他拉下皇位的人正是老母武则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燕昭王的一生是怎样的?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有含义的两个字,两个字概括一个人,好词两个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昭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将燕哙庶出的儿子从韩国护送回燕国,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幼时被作为人质送往韩国,在动荡中长大的燕昭王恨透了齐国,他的人生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就是复仇。“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昭王励

  • 秦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入东胡的?他为燕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变法属于什么改革,秦国灭亡的时候秦军主力在干什么,魏国怎么被秦打败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却东胡取辽东的战功。历史资料有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史记.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