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亨将李泌贬出朝唐后,为何又要请他出山?

李亨将李泌贬出朝唐后,为何又要请他出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2/18 11:43:22

唐肃宗李亨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古代,宰相之位是文官一生的追求,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宁愿做一个乡间隐士,也不愿做宰相。皇帝三番五次挽留,他都以修仙之名一一拒绝,皇帝没办法只好强迫他娶妻让他落入俗世。

他在拒绝皇帝时说自己有五不可留,你可知是什么?

李泌是唐朝的四朝元老,年幼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被人称作“奇童”。《三字经》里 “泌七岁,能赋棋”便是说的李泌,他虽有治国之才却无治国之志,起初他因一篇文章被唐玄宗赏识,召进宫里做了太子属官。

他虽不愿干预朝政,却被太子的率真打动,太子与他相见恨晚,为表诚意称他为先生。李泌的出现让资质平庸的李亨大放异彩,杨国忠一党为摘除太子羽翼,设计陷害李泌,将李泌贬出了朝堂。

李泌被贬后,隐居大山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李泌被贬也是他的运气所在,他本就不喜爱勾心斗角之事,若夹在太子与杨国忠之间,早晚成为牺牲品。安史之乱爆发后,杨国忠在马嵬被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上皇位,为解决安史之乱,李亨派人去请李泌出山。

李泌虽无心朝政,可知道单凭唐肃宗,解决不了这样的祸乱,为保国家安定,他援引古今,为唐肃宗理清当今局势。唐肃宗对他颇为信任,事无巨细都向他请教,可当唐肃宗提出让李泌做宰相时,李泌却拒绝了。

收复长安后,唐肃宗好大喜功,无视李泌的意见,使战争无休止地持续了下去。此时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之际,外有叛军步步紧逼,内有宦官后宫干政,李泌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宦官李辅国嫉妒唐肃宗对李泌的信任,准备向李泌下杀手,李泌得知消息后,连夜回到了大山。凭李泌的才学难道对付不了区区宦官?有人解释说,李泌志不在朝廷,也不屑与这些蝇营狗苟的小人计较,他示弱而逃,不过是想根据自己意愿生活。

唐肃宗虽与李泌交好,却不懂李泌的真实想法,他回到京师后,又派人找李泌,让他出来为自己做事。李泌坦率地和他说自己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不可留而硬留,等于杀臣。”李泌言尽于此说下这五个不可留的理由,唐肃宗也不好再过勉强,只好放他离开。

唐代宗登上皇位后,感念李泌对自己的帮助,又将李泌召回宫里。唐代宗态度强横,不顾李泌意愿,让他放弃自己的信仰专心为自己做事,为堕其志,唐代宗说:“朕要你食酒肉,有家室,受禄位,为俗人。”

唐代宗又自作主张,强行为李泌娶了妻子,事已至此,李泌再违抗皇命,也只是自取其辱。入朝为官后李泌太过清流,被官场排斥,曾被两任宰相放任外地。

在外地经受磨练后,李泌又被唐德宗召回,这次的李泌被世俗洗刷,完全放弃了曾经的志向,成了扎扎实实的文官。在混乱的局势下李泌多次解救国家于危难,贞元三年李泌被拜为宰相。他做宰相时日不长,却帮助唐德宗解决了胡人,做出了千古政绩。

唐代宗逼迫李泌出山,虽辜负了李泌却保全了国家,李泌由一个闲云野鹤变成一个只手遮天的宰相,他的一生实在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向董卓献刀真相:难道是因为怕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但凡喜欢《三国演义》的人,大都对曹操刺董未遂报以遗憾或揶揄,对王允所献的连环计则赞不绝口。实际上,王允哪堪与曹操相比。图片来源于网络先来作两个假设:一是假如曹操不去刺董卓会怎样?毫无疑问,继续默默无闻做他的“骁骑校尉”;二是假如曹操行刺成功会怎样?也只会是舍身为王允、李傕、郭汜或袁绍等人清了王侧、做

  • 朱元璋驾崩之后,竟然恢复了殉葬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经过20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绘粉饰”,大明天下这座大厦的外表终于接近了朱元璋的蓝图: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业稳固。最主要的敌人蒙古已经被压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实力挑战皇权的豪强势族已被消灭,经济迅速恢复,社会日渐稳定。代价是朱元璋长年的超负荷运转,不间断的紧

  • 史上唯一被天打五雷轰的皇帝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网络配图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

  • 韩侂胄为收复失地主持北伐之战为何却被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宋年间,虽然基调是偏软的,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有志之士都非常渴望能够收复失地,恢复宋朝,在南宋中期的时候就有过这么一次大规模的北伐,那就是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这次北伐的失败对于南宋的北伐热情的打击是非常巨大,让不少支持北伐的大臣都受到了主和派的攻击。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宋宁宗的时候,当时的南宋宰相韩侂

  • 武王伐纣的内幕:是不是商国都城内有内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

  • 揭秘蜀国败亡全因诸葛亮选错了一个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姜维的素质,我基本上不持异议。前不久有个帖子议及姜维,我说没有女人会喜欢姜维,其实是从现代

  • 东吴孙权大帝:古今帝王挖坟掘墓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大名人,字仲谋,是吴国的开国皇帝,他还是古代帝王盗墓第一人,南越王墓第一盗!关于孙权的故事很多,凡是中国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但如果说到孙权盗墓,知道的人可能没有几个,不少人可能也不会相信。所以,未正式说孙权盗墓前,先得再说一下什么叫盗墓者。别以为自己亲自拿起“洛阳铲”,那才叫盗墓者,

  • 高平大战:后周赵匡胤杀敌勇 北汉狼狈脱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

  • 另类汉史:吕后“偷情”高手 刘邦十足淫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未当皇帝前的“性史”先来聊聊刘邦的后宫。多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的后宫是充满血腥味的。刘邦的正妻吕后,名雉,字娥姁,今山东单县人,迁居徐州沛县。吕后在中国众多的皇后中,算是心毒手狠、极有心计的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唐代的武则天,想来就数她最著名了。刘邦是徐州市沛县阳里村人(一说今丰县城西),本是一个

  • 雍正皇帝为何要处死对他忠心耿耿的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最终被雍正所杀。但是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年羹尧为何受宠 年氏受到雍正的宠幸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氏来京陛见以前,具体地说,在七月中旬以前,即平定西海叛乱以后。年氏手握重权,荣立青海大功,君臣之间,无猜无疑,如雍正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