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乞丐皇帝朱元璋采取什么手段把天下管起来

乞丐皇帝朱元璋采取什么手段把天下管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3/12/8 7:58:55

以前是被人管,现在是管别人。被人管时不自在,不免心怀怒气,现在管人了,而且权力至高无上,就能由自己的性吗?朱元璋发现,古来那一套管人的方法还是挺不错的,还得用,不过,在这方面他也有一些发明创造。

要丞相还是不要丞相

明朝建立之初,各级官僚机构还沿用元朝的制度。早在朱元璋做吴王的时候,他就着手在自己的辖区建立行政机构,设立了行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这时百官礼仪以右为上。到了吴元年(1367年),改为以左为上,李善长改为左相国,徐达改为右相国。到了洪武元年,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中书省长官就改为左、右丞相了(正一品)。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先后担任过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有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

网络配图

中书省内的办事机构:

左、右司,

有郎中(正五品)、

员外郎(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

有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官(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正八品)。

都镇抚司,

有都镇抚(正五品)。

考功所,

有考功郎(正七品)。

中书省统领百官,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事务,中书左丞相极为崇高,权力极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洪武初,徐达常在军旅,中书省由丞相李善长掌握权力。洪武四年,李善长罢相,又以汪广洋为丞相,洪武六年汪广洋罢相,又任命胡惟庸为丞相。

但是胡惟庸专权骄横,终于引起朱元璋不满,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兴胡惟庸之狱,胡惟庸被处死,不再设立丞相,连中书省也废除了。从此,皇帝以外再也不可能出现另一个权力中心,皇帝以外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与他争夺权力的人。

丞相被废后,由皇帝直接统率六部,可说大权独揽。但是,皇帝精力有限,必须借助于办事机构处理政务,于是就设立了春、夏、秋、冬四辅官,后来四辅官被废除,翰林院、左右春坊的官员成了皇帝身边的办事员。

网络配图

元朝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后,曾经自领江南行中书省。以后每攻占一地,就设立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的官员,自平章政事以下与中书省相同。后来,各地废除了行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行政。

在中央,都察院负责监察,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监察司法。元朝的行省权力很大,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朝的布政使司,权力就小多了。

天下兵马谁掌握

朱元璋以武功起家,控制军队对他来说十分重要。元朝中央的军事机构是枢密院,朱元璋占领集庆(今南京)后就建立了行枢密院,后又设立了诸翼统军元帅府。不久,枢密院被废,改设大都督府,其长官为大都督,朱元璋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大都督府地位很重要,有权节制京师和各地的军事。大都督之下设有司马、参军、经历、都事等官。

到吴元年(1367年)后,大都督府不再设大都督,而设左右都督(正一品)为长官,以下设同知都督(从一品)、副都督(正二品)、佥都督(从二品),其下设有参议(正四品)、经历、断事官(从五品)、都事(正七品)、照磨(从七品)等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被处死,中书省被撤销,不再设丞相,与此同时大都督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个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佥都督(正二品),其下设有经历司,有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等官。

五军都督府分别统领京师和全国各地的卫所军队。但是锦衣卫和其他皇帝的亲军不归五军都督府管。

明朝的军队有京军和地方的卫所军。京军又分卫所军和负有特殊任务的锦衣卫等保卫皇帝的亲军。洪武四年(1371年)京军达二十万七千八百人。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编制,所谓“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概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

网络配图

在各省设有都指挥使司,与地方布政使司、按察司并称为“三司”。洪武年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百二十九个卫,还有一个留守司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

明朝的卫所士兵都是世袭的,军户世世代代当兵。每个士兵除承担军事任务外,都有一份土地,征战守卫之余耕种土地,是军饷的来源之一。所以,朱元璋曾经夸口说:“我京师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朝的军事制度错综复杂,每当有征讨,要由皇帝任命总兵官,调各卫所军归其指挥。打完仗以后,将领交还印信,军队又回到各个卫所。

在中央政府机构的六部中还有一个兵部。兵部是干什么的呢?兵部设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等官。兵部的职责是“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也就是说,负责选拔、任命全国都司卫所的军官,军队的训练,包括各地军队的部署、军队装备的管理等等。

如此复杂的军事系统,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以保证全部军事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并不喜欢宠妃李夫人的儿子刘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形容汉武帝李妃子的词语

    昌邑哀王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李夫人。不过历史上对刘髆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在哪年出生的都不得而知。但他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舅舅,一个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髆在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侯王生

  • 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偷渡客被边防军人私放出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僧是偷渡取经的吗,唐僧怎么从印度回来的,唐僧换成法海取经会怎样

    玄奘决心往西方取经,并没有获得唐太宗的同意,私自前行。他一路风餐路宿,前后经历无数磨难,最终取得真经回国,得到了大唐举国上下的热情欢迎。网络配图唐朝建立之初,西部疆界极不安宁,朝廷下令禁止国民越境。可偏有位高僧执意前往遥远的西方取经并取得其经,他就是玄奘和尚,也被称作唐僧或三藏法师。玄奘出自名门望族

  • 项羽被困垓下时,虞姬说“大王意气尽”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姬为什么死在了项羽面前,项羽从垓下突围路线,项羽为什么被困在垓下

    你们知道项羽被困垓下,虞姬为何要说“大王意气尽”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

  • 正史中刘备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没人没有人质疑他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真实刘备是怎么样的人,刘备真实身份,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外宣称自己身份的时候,总是说自己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当时的人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刘备的话。事实上,即便在历史上,刘备的身份也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让人费解的是,中山靖王乃是西汉人士,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是

  • 汉成帝刘骜后宫的宫殿有何特色?死在温柔乡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的宫殿在哪里,汉武帝修建了什么宫殿,汉成帝和班婕妤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成帝刘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文学名家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女士因与王小波的婚恋为人所熟知。但你可知,李银河作为一名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长久以来让人“谈之色变”的性,更包括至今为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同性恋文化?在《同性恋与乱伦的区别》一文中,李银河女士对汉

  • 光绪是位很有抱负的皇帝,为何没能成就大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光绪改革成功会怎么样,清朝的几位皇帝,光绪过后还有几位皇帝

    光绪帝继位的时候,正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本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但却被慈禧处处掣肘,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的死亡也充满了被慈禧毒杀的谜团。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历史上被称为清德宗或者光绪皇帝,出生于北京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同治皇帝去世后,载湉被立为皇帝,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 刘备临终前到底对诸葛亮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什么,诸葛亮在临死前说了什么,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

    三国是我国东汉末年一段硝烟四起的历史,在那段峥嵘岁月中,诸侯混战,逐鹿中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不知是刘备想为自己的二弟报仇,还是想收回荆州,他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尽起蜀汉大军征讨东吴。可惜刘备最后兵败夷陵,

  • 赵丽妃:从出身卑微的歌女到唐玄宗宠妃,最后失宠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明皇赵丽妃的舞蹈,中国有哪些出身卑微的名人,身份卑微却成功的名人

    从出身卑微的歌女到唐玄宗宠妃,她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此人究竟是谁呢?她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赵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丽妃,本是潞州的歌女,出身十分卑微。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出任潞州别驾,偶然见到歌女赵氏,她美貌动人、能歌善舞,唐玄宗被她深深吸引,随即纳为侧室,盛宠一时。

  • 皇帝也妃子也不好当,古代妃子大多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古代妃嫔不长寿,重生之朕为皇帝,龙王妃子不好当漫画免费阅读

    我国女性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大部分时间都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历史上出现一个女人侍奉多代皇帝的情况并不罕见。只不过下面要说的这位妃子,命运实在是凄惨。受封建伦理“从一而终”的影响,一般女性出嫁后,不管夫妻有无感情,都不敢提出离婚;即使丈夫去世,宁可守寡终身,也不能随意再嫁。然而,在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候,

  • 张遂被迫出家为僧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雅斯出家原因,谈谈自己出家的原因,出家为僧需要什么条件

    张遂被迫出家为僧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和尚是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包罗万象,不仅接纳食不果腹的穷人,还接纳看破红尘的贵族。一行便是唐代最有名气的和尚,原名张遂,他之所以成为和尚,是为躲避武三思。后来他又被唐玄宗请进宫里成了帝师,一行和尚为唐朝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