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何并不喜欢宠妃李夫人的儿子刘髆

汉武帝为何并不喜欢宠妃李夫人的儿子刘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3/12/4 18:38:21

昌邑哀王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李夫人。不过历史上对刘髆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在哪年出生的都不得而知。但他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舅舅,一个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髆在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侯王生涯。后来,刘髆的将军舅舅李广利野心勃勃,与当时的丞相、也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刘屈氂密谋策划,想立刘髆为太子,以便自己在幕后操纵大局,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英明的汉武帝识破了。事情败露后,丞相刘屈氂被处死,将军李广利转而投降了匈奴,但过了不久也被匈奴人所杀。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刘髆事先对这些谋划一点儿都不知情,所以他也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但想要继承皇位也是没有任何指望了。刘髆在昌邑王的位置上一共做了十一年死去,谥号为“哀”,所以历史上也称他为昌邑哀王。昌邑哀王刘髆的一生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在当侯爷期间也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但是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相比,最后他得以善终也算是人生很大的幸运了。这和汉武帝曾经很宠爱他的母亲李夫人似乎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昌邑哀王刘髆死后,他的儿子刘贺继承了昌邑王的王位,成为第二任昌邑王。刘贺就是后来的汉废帝。

汉武帝不喜欢刘髆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第五个儿子刘髆是他和李夫人所生。那么,汉武帝到底喜不喜欢刘髆呢?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似乎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后人对此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常理上来说,刘髆的母亲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心肝宝贝,很得汉武帝的宠幸。那么,“子凭母贵”,刘髆自然也会比较得宠。事实也正是如此,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家族很是照顾,封了他们的儿子刘髆为昌邑王,封刘髆的舅舅李广利为将军,地位和之前的卫青不相上下,可以说是无限恩宠了,这个时候要说汉武帝不喜欢刘髆那是非常牵强的。

但是后来就是刘髆的这个不怎么成器的舅舅李广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刘髆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形象,因为李广利想密谋让刘髆当太子。虽然刘髆本来并没有当皇帝的梦想,但是他的舅舅替他树立了这个梦想。这并不是说刘髆没有资格成为太子,而是当时的太子刘据刚死,汉武帝还在沉痛之中,更严重的是当时大臣们私下议论立谁为未来的君主是大逆不道,是要满门抄斩的。所以,当皇帝的梦想破灭了,汉武帝对刘髆的喜欢程度肯定也大打折扣了,即使刘髆是无辜的。

而且前面也说了,刘髆并没有当皇帝的理想,说明他没有野心,在一定程度也可以理解为胸无大志,不具备当皇帝的政治素质。而当时汉武帝正需要一个有远大理想、又性格谦厚的继承人来统治这个国家。所以后来汉武帝不喜欢刘髆也是很正常的反应。

刘髆怎么死的

昌邑哀王刘髆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在史料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刘髆怎么死的呢?关于他的死,史料中也是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他当了十一年的昌邑王之后去世,谥号为“哀”。按照这种说法,他可能是自然死亡,也有可能是病死的。

无论刘髆怎么死的,都比被处死的强。在那个皇位继承问题上斗争激烈的时代,作为皇子得以善终其实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刘髆的几个兄弟姐妹,有年轻时就病死的,有谋反被杀的,还有好几位死于巫蛊之祸的,他最小的弟弟刘弗陵即使当了皇帝最后也是暴病而亡。他们的结局不可谓不悲惨。

只有刘髆在昌邑王的位置上安稳地呆了很久,即使他的舅舅李广利密谋拥立他当太子,最后事情败露被杀,刘髆也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当然,这也很可能与她的母亲深受汉武帝宠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爱屋及乌,刘髆的母亲从一开始到死后很长时间,都在汉武帝的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么,对于李夫人和自己的亲生骨肉,不能说汉武帝有多喜欢刘髆,但是让这个儿子平安地度过一生似乎也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很多事情,从一方面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似乎又不是什么坏事。刘髆的死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偷渡客被边防军人私放出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僧是偷渡取经的吗,唐僧怎么从印度回来的,唐僧换成法海取经会怎样

    玄奘决心往西方取经,并没有获得唐太宗的同意,私自前行。他一路风餐路宿,前后经历无数磨难,最终取得真经回国,得到了大唐举国上下的热情欢迎。网络配图唐朝建立之初,西部疆界极不安宁,朝廷下令禁止国民越境。可偏有位高僧执意前往遥远的西方取经并取得其经,他就是玄奘和尚,也被称作唐僧或三藏法师。玄奘出自名门望族

  • 项羽被困垓下时,虞姬说“大王意气尽”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姬为什么死在了项羽面前,项羽从垓下突围路线,项羽为什么被困在垓下

    你们知道项羽被困垓下,虞姬为何要说“大王意气尽”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

  • 正史中刘备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没人没有人质疑他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真实刘备是怎么样的人,刘备真实身份,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外宣称自己身份的时候,总是说自己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当时的人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刘备的话。事实上,即便在历史上,刘备的身份也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让人费解的是,中山靖王乃是西汉人士,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是

  • 汉成帝刘骜后宫的宫殿有何特色?死在温柔乡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的宫殿在哪里,汉武帝修建了什么宫殿,汉成帝和班婕妤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成帝刘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文学名家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女士因与王小波的婚恋为人所熟知。但你可知,李银河作为一名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长久以来让人“谈之色变”的性,更包括至今为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同性恋文化?在《同性恋与乱伦的区别》一文中,李银河女士对汉

  • 光绪是位很有抱负的皇帝,为何没能成就大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光绪改革成功会怎么样,清朝的几位皇帝,光绪过后还有几位皇帝

    光绪帝继位的时候,正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本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但却被慈禧处处掣肘,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的死亡也充满了被慈禧毒杀的谜团。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历史上被称为清德宗或者光绪皇帝,出生于北京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同治皇帝去世后,载湉被立为皇帝,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 刘备临终前到底对诸葛亮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什么,诸葛亮在临死前说了什么,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

    三国是我国东汉末年一段硝烟四起的历史,在那段峥嵘岁月中,诸侯混战,逐鹿中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不知是刘备想为自己的二弟报仇,还是想收回荆州,他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尽起蜀汉大军征讨东吴。可惜刘备最后兵败夷陵,

  • 赵丽妃:从出身卑微的歌女到唐玄宗宠妃,最后失宠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明皇赵丽妃的舞蹈,中国有哪些出身卑微的名人,身份卑微却成功的名人

    从出身卑微的歌女到唐玄宗宠妃,她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此人究竟是谁呢?她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赵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丽妃,本是潞州的歌女,出身十分卑微。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出任潞州别驾,偶然见到歌女赵氏,她美貌动人、能歌善舞,唐玄宗被她深深吸引,随即纳为侧室,盛宠一时。

  • 皇帝也妃子也不好当,古代妃子大多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古代妃嫔不长寿,重生之朕为皇帝,龙王妃子不好当漫画免费阅读

    我国女性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大部分时间都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历史上出现一个女人侍奉多代皇帝的情况并不罕见。只不过下面要说的这位妃子,命运实在是凄惨。受封建伦理“从一而终”的影响,一般女性出嫁后,不管夫妻有无感情,都不敢提出离婚;即使丈夫去世,宁可守寡终身,也不能随意再嫁。然而,在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候,

  • 张遂被迫出家为僧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雅斯出家原因,谈谈自己出家的原因,出家为僧需要什么条件

    张遂被迫出家为僧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和尚是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包罗万象,不仅接纳食不果腹的穷人,还接纳看破红尘的贵族。一行便是唐代最有名气的和尚,原名张遂,他之所以成为和尚,是为躲避武三思。后来他又被唐玄宗请进宫里成了帝师,一行和尚为唐朝做

  • 光绪皇帝死后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是光绪帝的儿子吗,载沣溥仪,末代皇帝溥仪和光绪皇帝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慈禧选继承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病逝,慈禧太后和众重臣逐渐商讨接任帝位的人选。自然而然,说到做到,真正正正定夺的就是慈禧太后了。然而清朝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内忧外患的时代了,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理当立一位老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