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代贤臣祁寯藻:曾因房屋破烂无法容身

清代贤臣祁寯藻:曾因房屋破烂无法容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21 更新时间:2024/2/6 9:13:53

祁寯藻(1793-1866),寿阳县平舒人。21岁中进士,在清朝居官五十余年,曾任户、兵、礼部尚书、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当过道光咸丰同治的老师,世称“三代帝师”,也是晋人在清廷中居官最大最久者。

他一生忠清亮直,为政清廉,举贤荐能,刚直不阿,政绩卓著,有“半副銮驾”之誉。他的施政主张,多被皇帝采纳,对朝政颇有影响,皇帝称他为“贤臣”,民众称他为“清官”,历史官员中能二者兼得者,实为少数。

网络配图

为官多年清洁自廉

祁寯藻为官时,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难重重,民不聊生。不少官吏趁机大肆贪婪,人民苦不堪言。而祁寯藻却仍能做到清洁自廉,出淤泥而不染。他在朝辅政五十余年,将“清、慎、勤”三字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刻骨铭心,一生践行。

祁寯藻一生节俭,所得俸禄,不是接济亲戚,就是为友人刻书。咸丰年间,因为资助友人刻书较多,造成家用开支拮据,他就将原来租用的公房转租给别人, 这样就节省了开支。他到紫禁城值班,原本是坐轿的,只因轿夫工钱太高,便改为骑马。他有一名学生叫牛树梅,当听到老师在京师生活困难时,即写信慰问老师说 “十年宰相,其穷至此,可为将来史册佳话也”。

原祁寯藻研究会副会长刘长海认为最能体现廉洁的是,祁寯藻作为一名大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把故居修建成一座豪华的相府,是符合封建官吏仕途得 志、光宗耀祖的一贯做法的。但是祁寯藻并没有这样做,以至于咸丰十年,告病回老家寿阳平舒,却因家中房屋破烂,无法容身,只好到方山寺院暂住。有诗曰:息 翁当日起平舒,世代清门重读书。伟烈丰功满天下,相府惟留一草庐。“回顾历史,能做到如此节约的官吏,有几个人呢?这种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对我们现在的 人来说是颇有迪的。”刘长海感叹道。

祁寯藻一生担任过很多次乡试考官和阅卷大臣,他的门生故吏遍天下,送礼的人很多。但他却不受贿赂,不结党派,不同流合污。刘长海表示,正是因为这一 点使得道光帝很信任祁寯藻。因此他才得以在当时许多重大问题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提出的很多主张都被皇帝所采纳,政绩卓著,办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情。

网络配图

主张禁烟抵抗侵略

祁寯藻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遭遇了西方列强用鸦片和船舰猛烈冲击的时代,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侵略。

道光十八年(1838)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帝呈递了一份《严塞堵漏以陪国本疏》,主张采取严厉措施禁烟,限期让吸食鸦片者戒除,过期不戒,就处以死刑。于是道光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禁烟运动。

此时祁寯藻正在江苏学政任上,他积极支持禁烟运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主张。同时,他还写了宣传禁烟的《新乐府》诗三章,刊布江苏各处教导民众,劝诫百姓要珍爱生命,远离鸦片。

在刘长海看来,在禁烟运动中,祁寯藻确实是有过贡献的。“我认为,在鸦片战争中,祁寯藻是处于领导层的一个人物,是可以参与决策的,他向朝廷提出的 很多建议都被采纳了。关于禁烟之事,他曾经在一年之内向道光帝上了18次奏折,由于他当时任学政,主管学校的学生,因此也就学生吸食鸦片专门上过奏折,并 提出处理办法。”刘长海说。

道光十九年(1839)底,祁寯藻受朝廷派遣,与黄爵滋赴福建和浙江会同闽浙总督邓廷祯查办禁烟和海防事宜。与此同时,鸦片战争开始了。作为一个爱国朝廷大员,祁寯藻又积极投入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中。

刘长海表示,在晚清腐败的社会背景下,祁寯藻能做到自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尊严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这种实干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尽管最终清王朝并没有因为有祁寯藻这样的汉族官僚知识分子来挽救而逃脱最终灭亡的命运,但他为即将坠毁的封建朝廷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留给后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网络配图

整顿盐政改革漕运

祁寯藻任户部尚书期间,政绩卓著,堪称官场楷模。在刘长海多年的研究中了解到,还有两件关乎国策的大事,祁寯藻也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那就是盐政和漕运,这两件事都是户部管理的。

盐税是清朝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道光年间因财政败坏,盐税亏空高达6000余万两,相当于全国当时一年半的税务总收入。

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祁寯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奉旨,前往天津查长芦历任盐政运司挪拨动垫盐税的实情。经过两个月的侦查,澄清了事实,呈请皇帝撤销了历 任动垫之运司、盐政的职名,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特别是河东盐政,祁寯藻尤为关注,道光二十九年,他从甘肃查案路经河东时,发现河东盐务仍积弊甚多,回京 后奏请皇帝派人查办,革浮费、禁摊派、定池价、促畅销,晋、陕、豫三省商民得益甚多,河东盐务有了进一步发展。祁寯藻还从实践中提出了“票盐法”,在全国 广泛推行,不仅扭转了国家盐税收入的颓势,而且使盐业呈现了活力,扩大了盐税税源,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

漕运是关系清朝京师稳定的又一件大事,每年都需400万担粮食由数千艘粮船经大运河运至京师,作为官俸和军饷。道光初年,因黄河水患严重,运河塞 梗,直接威胁到朝廷的粮食供给。不少督抚上奏,请求皇帝将官办河运改为招商海运,于道光六年开始海运,因各种因素的干扰,道光七年又停运。道光二十七年因 东南河决,漕运受阻,祁寯藻时任户部尚书,他总结了道光六年海运创办的经验教训,向道光帝提出海河并运的良策,道光帝接受了祁寯藻的建议,经过一年的筹 备,于道光二十八年又复通了海运,解决了京城供养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采取招商的办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及近代海航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开创海运是道光皇帝的一大功绩,祁寯藻对复通海运,可谓有功之臣。

网络配图

刘长海认为,在这两件事上,祁寯藻都是参与者,不是决策者,但他在朝里又是上层,怎么决策他可以参与。“历史上的高官,既能进入决策层,还能对皇帝 起一定作用,是非常了不起的。可见,祁寯藻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皇帝之所以能接受他的观点,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奉献的是儒家思想。当时清代分了汉 儒和宋儒两派,而祁寯藻所提倡的是汉儒宋儒相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说话的分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芈氏起源:屈原竟为“芈氏”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部《芈月传》成为了大家的新宠,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芈月自身也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女子。今天小编不讲芈月,来讲讲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屈原竟然也姓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而且屈原是个忠臣,即使被楚国的君王流放却也不忘报忠祖国,尽管屈原的历史结局以投河而死

  • 令人震惊:慈禧太后临终遗言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每一个皇帝临死前都会留下遗嘱,有的是交代一下皇位人选,有的则是说一下未了的心愿。慈禧太后作为一个拥有皇权的女子,她在临终之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忠告,那这个遗言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慈禧太后郑重地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

  • 揭真实的芈月:秦始皇嬴政的曾祖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很多人争议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其实,芈月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秦宣太后为原型。剧中除了宫斗,更多的是对芈月这个人物以及与她存在关系的人物进行解读。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芈月又是什么样?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网络配图在秦国后宫等级低并非楚国公主在昨晚

  • 伴君如伴虎:洪武年间被杀的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一不小心人头就落地了。其实血淋淋的历史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昔日里共同的奋斗的兄弟很多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杀害了。那在洪武年间究竟多少开国功臣被杀害了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末年的一段故事。越王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

  • 汉武帝是穷兵黩武的暴君 还是雄才大略的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在位55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随着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刘彻在位之时西汉王朝的各项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归结而言即从“无为”到“有为”。网络配图刘彻不仅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同时高度集中皇权,对外征战屡战屡胜,自此把中国建立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居住在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间?这就要从刘备在荆州说起,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刘表一直是很忌惮刘备的,其实碍于汉室宗亲的面子对刘备采取的是“不重用不放弃”的政策,这使得刘备就很彷徨,郁郁寡欢不得志。在荆州这7年应该是算是刘备的一个低谷期,有一种“龙卧浅滩遭鱼戏”的无奈,但刘备又是一个很隐忍的人,不便发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逆臣华丽转身成大明一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位23年(1402~1424)。朱棣的称帝之路十分坎坷,称帝之后的诸多创造性举措让历史记住了这位历史上唯一藩王作乱得逞的皇帝。网络配图1、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曾分封诸子为王。诸王之中,分封于北方边塞的九位亲王被称为“塞王”,负责镇守明朝边疆,塞王麾下精兵猛将如云,兵力雄厚。由于朱元璋生

  • 三国哪个人物反复无常 让孙权50多岁阴沟翻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和曹操、刘备交手多年都没有吃大亏。没想到50多岁了还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无赖耍了,他在宫殿内暴跳如雷,对群臣说:鼠子公孙渊,令人“气涌如山”,朕要坐船亲征辽东,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扔到海里,朕都没脸君临天下。5年后公孙渊要重续旧情只要头脑中没有贵恙的人都知道这太不靠谱,路途遥远,

  • 名将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不循规则 否定圈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他自持胆量过人和射技超群,频繁与敌作战,他以为越打越能接近目标,结果却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网络配图汉代,侯爵是人臣的最高待遇、最高荣耀,也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凡是进入仕途的人,无不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然而,封侯又是一件说不明白的事情,有的人顺风顺水,轻易地实现了目标,还有的人拼了一辈子

  • 朱元璋上得朝堂下得厨房 是“酸梅汤”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朱元璋,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他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其实,这位明太祖不仅上得朝堂,而且还下得厨房。如今,我们身边的许多饮食都与这位皇帝有关。网络配图朱元璋出身布衣,小时候生活非常贫苦,被迫出家当了和尚。有一次,他的家乡闹饥荒,他接连三天都没有吃饭,眼看就快饿死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递给了他一碗汤,朱元